中科大附一院獨創關節置換術:讓“臥床”老伯再次站立

三年前,江西吉安的李老伯出現了左側髖關節疼痛的症狀,起初他並未在意,直到今年疼痛感突然加重,幾乎無法行走,大部分時間都只能臥床休息。近日,李老伯在中科大附一院骨科關節外科接受了側臥位直接前方入路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第三天,李老伯已經可以下地行走,甚至可以自己穿襪子。他激動地告訴醫生,要把自己康復的消息帶回江西,讓更多的病友知道這裡的技術!

要坐八小時火車和兩小時的汽車

李老伯來自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這裡地處江西西部,是著名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也是“三灣改編”的所在地。李老伯說,他從紅色之鄉到安徽合肥,要坐兩個小時的汽車,再轉8個小時的火車,才能到合肥,路程近800公里。

是什麼原因讓李老伯跋山涉水,幾經周折,來到安徽就醫的呢?

據家人介紹,自從今年李老伯病情加重後,一直四處求醫,無奈當地醫院條件有限,無法開展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正當家人一籌莫展之時,在當地醫生的推薦下,家人得知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的骨科關節外科的尚希福教授和他的團隊在這項技術上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家人起初還有些將信將疑。通過互聯網查詢後發現,在這裡手術後的病友恢復快,效果好,在病友中有著極高的口碑。在看到網友對尚希福教授和他的團隊讚不絕口,家人們決定放下顧慮,帶李老伯來合肥接受手術。

中科大附一院独创关节置换术:让“卧床”老伯再次站立

“沒想到自己還能下床走路”

11月初,李老伯來到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骨科的診室。尚希福教授在認真詢問了李老伯的病情後,很快安排李老伯住進了病房。同時,治療和護理團隊聯合麻醉科、康復醫學科等科室為李老伯制定了包括手術方案、治療方案、圍手術期的護理及術後的康復等一系列計劃。李老伯的手術進行的非常順利,為了能讓李老伯儘快下地走路,麻醉清醒後康復醫學科的醫生立刻幫助李老伯進行康復訓練,在醫生和家人的幫助下,術後第三天,李老伯就可以不拄拐的情況下獨立行走,可以自己在床邊穿襪子。

他激動地告訴我們,自己從手術到下床行走只用了3天時間,在來合肥之前,他甚至沒想到自己還能下床走路,沒想到自己能康復的這麼快,這麼好。他說,要把尚希福教授的高尚醫德和專業技術告訴江西病友,讓更多人知道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

據瞭解,尚希福團隊為李老伯實施的手術採用的是側臥位下直接前方入路髖關節置換技術(LDAA)。這項技術採用髖關節直接前方入路,經過肌腱、神經的間隙進入,不損傷肌肉、術中出血少、不需要放置切口引流管且術後康復較快,疼痛輕,還能解決肌肉力量恢復和患肢長度恢復等問題,一般術後第二天就能下床輔助行走、自己上廁所,大部分病友術後一個月走動自如,甚至有病友術後出院就可以自己開車回家。

中科大附一院独创关节置换术:让“卧床”老伯再次站立

尚希福教授介紹說,以前的髖關節置換手術都是從臀後切口,醫學上稱為“後側入路”,這種術式要切斷“外旋肌群”,術後會導致髖關節後外側穩定性降低,雖然操作起來相對簡單方便,但術後的功能恢復相對延遲。術後一個月內,病人還要在兩腿間夾著一個枕墊,以防止雙腿做內收動作後新置換的髖關節脫落。而採用“前方入路”則完全可以避免這些問題。

據尚希福介紹,中科大附一院骨科的關節外科團隊對疑難的關節置換病人如複雜關節置換、人工關節置換失敗病人的翻修治療在全國居領先水平,手術檯次、手術效果位於全國領先水平,僅2017年除人工膝關節置換外,關節外科完成全髖關節置換手術952臺,髖膝關節置換翻修術226臺。

尚希福教授說,“要讓病人在我這裡接受最好的治療,要做最好的骨科醫生!”為此,他帶領團隊刻苦鑽研,大膽創新。LDAA技術受到了全國骨科同道的一致認可,中國骨科醫師協會主任委員王巖教授將其稱之為“尚氏入路”,這是當今骨科界公認的微創關節置換技術,目前國內乃至世界的骨科醫生都在研究和應用該技術。

尚希福教授和他的團隊還毫無保留的向全國各地普及這一自主創新技術。目前,已有除西藏外國內各省份知名醫院的骨科專家近百人來中科大附一院學習交流,團隊也曾多次前往全國各地講學,交流經驗分享心得。目前,已經有包括西藏、青海、四川、東北、廣西等地的數百位病友慕名來到合肥就診,此次為進行手術的李老伯,也是第一位來自江西的病友。

哪些情況下適合做人工髖關節置換

髖關節是一種球形的關節,包含一個股骨側的球形的股骨頭和一個骨盆側的似碗狀的髖臼,球狀表層及碗狀物內表層均由平滑的軟骨覆蓋,滑囊膜分泌粘液使摩擦降低至最小。髖關節作為主要的負重關節,病損的發生率很高。尚希福介紹,當髖關節因退化、病變或外傷導致疼痛、僵硬或變形,往往會限制功能,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當無法以藥物或其他治療方法緩解症狀時,人工髖關節置換就成為了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為越來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從而幫助他們恢復日常活動能力。

哪些情況下適合做人工髖關節置換?據尚希福介紹,一是保守治療無效的髖關節疼痛;二是X線確診的髖關節骨關節炎或股骨頭壞死;三是因髖關節疼痛無法工作、睡覺或活動;四是髖關節修復術後關節不穩;五是部分髖部骨折;六是髖關節腫瘤等。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已有30餘年的歷史,經過多年臨床應用及改進,已經具有了良好穩定的術後效果,一般10年優良率可達90%左右,20~30年的優良率仍在85%以上。(張曉琪 吳家煒)

專家介紹

尚希福:骨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教授,骨科科主任。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外科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委員,安徽省醫學會骨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常務委員,安徽省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外科學組組長,華裔骨科學會理事、關節組委員。主攻骨關節病和骨關節腫瘤的診斷和治療,骨科疑難雜症如股骨頭壞死的治療,擅長各種人工關節置換(髖關節、膝關節、肩關節和肘關節等)和骨腫瘤手術治療。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感染後脫位等複雜關節置換經驗豐富。對外翻型膝關節類型的分類和治療有獨到的見解,至今開展側臥位DAA手術約1500例,另外創造性開展股骨近端重建技術治療高位發育性髖關節脫位,至今開展約200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