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啤酒,失守燒烤圈

2013年是燕京啤酒的巔峰,營收137億元,淨利6.8億元。此後業績一路下滑,如今燕京已與前三有不小的差距。


文 ✎ 雷彥鵬


2012年情人節,啤酒圈一段流傳許久的“戀情”浮出水面。

港股上市的金威啤酒十分應景,在一份“欲遮還羞”的公告中宣佈,“已經開始與獨立第三者洽談”了。

金威變賣家產的消息早已滿城風雨,追求者眾,坊間心照不宣,所謂“第三方”,其實非京城啤酒一哥莫屬。

2013年初,戲劇性的結果出現了,最被看好的燕京與金威,沒能走到一起,而華潤雪花的母公司以將近54億元的“聘禮”,終得喜事。

多年以後,燕京或許會為這個結局感到懊悔。

因為,與金威“分手”的同時,它也與高速增長說了再見。

2013年是燕京啤酒的轉折之年,營收、淨利等指標均攀上頂峰,此後便一路下滑。

2018年,在國內最大的5個啤酒企業中,燕京雖排名第四,但是業內認為,這其實是一個“3+2”陣容,燕京與前三已拉開差距。

燕京為何不復當年勇?

01


轉折突現

南方球迷對金威應該不會陌生。

輝煌時,深圳人每喝掉的10瓶啤酒中,七八瓶都是來自金威。可惜,自2006年開始,金威威風不再,至2012年變賣家產時,半年已虧損了超1億港元。

在一個踉蹌都可能退賽的啤酒圈,金威這個表現,等於主動登上了對手的收購名單。

燕京啤酒,失守燒烤圈


▵ 金威啤酒


競得金威是2012年啤酒圈的盛事。

華潤、青島、百威英博等國內啤酒巨頭,都是啤酒“圈地運動”的老手,彼時,啤酒行業“大魚吃小魚”的遊戲持續多年,企業從600多家直線降到了100多家,收購名單上,難得遇到金威這樣一條“大魚”。

燕京與金威秋波暗送,不是瞎傳。

當時有消息,燕京啤酒的東家北京控股,在春節前就和粵海集團(金威大股東)“談妥了”,燕京也有足夠的誠意讓這段緋聞變成事實。因為金威在宣佈出售資產前,剛剛在天津、西安、成都和廣東大本營,一口氣建了6家工廠。

對於正在快速發展、急需擴充產能的燕京來說,不僅嶄新的生產線誘人,競得金威之後,燕京還可以將福建、廣西、廣東市場連成一片,並在西北、西南、廣東擴大地盤,可以迅速縮小與青島啤酒的差距。

燕京啤酒,失守燒烤圈


▵ 金威啤酒廠的啤酒發酵罐


形勢對燕京也非常有利。

第一輪報價超過50億元,青島啤酒感覺價格太貴,退群了;志在高端的百威英博,競購意願似乎並那麼強烈。從競爭角度看,貴為行業第一的華潤雪花,地位相對穩固,燕京啤酒的銷量當時僅為其一半,還難成實質性挑戰。

不過,華南的氣候和鉅額市場,向來是啤酒企業的必爭之地,金威無論和誰聯姻,國內啤酒江湖的格局都將震動。

02


名震京城

燕京啤酒於1980年誕生在順義。

當時的京城百姓,喝啤酒只認五星和北京。五星啤酒地處城西,北京啤酒位於城東,兩者以天安門國旗杆為界,將北京市場一分為二,井水不犯河水。

得風氣之先的首都人民太喜歡啤酒,但是產量太低了,北京市每天生產的啤酒只夠賣兩三個小時,有些飯館硬性搭售,“不點兩盤菜就不賣啤酒”。

1980年8月3日,《北京日報》刊登了一封讀者來信:希望批准建設順義縣啤酒廠。一個月後,燕京啤酒廠的前身順義啤酒廠,在市民熱切期待中破土動工。

燕京啤酒,失守燒烤圈


▵ 燕京啤酒廠


剛剛面世的燕京啤酒並沒有引起城內同行們的重視。當時北京二環才通了一半,在30公里外的順義生產的燕京啤酒,對於皇城根兒的經銷單位來說,那不是“農民啤酒”麼?

同行們想象不到,諸多商業成功的案例,都是從農村包圍城市的。

燕京啤酒投產兩年後,產量就達到了2萬噸。當時的順義縣政府還頗具改革意識,不僅減稅幫助燕京啤酒廠擴產,還有靈活的政策:副廠長以下幹部,都由一把手任命。

在燕京啤酒迅速起步後,國內的啤酒消費已經迸發,不僅北京人想喝啤酒,全國人民都想喝。

1984年,國家制定了《1982~2000年全國食品工業發展綱要》,要求2000年啤酒產量要比1980年增長15倍以上,一項被稱為“啤酒專項工程”也迅速上馬,全國一下子湧出800多家啤酒廠,每個省市都有自己的本地品牌,光北京就有十來家。

1988年下半年,國內啤酒突然成了“疲酒”,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局面消失了。燕京啤酒最重要的人物——李福成,就是這時候出現的。

李福成,初中畢業,曾在順義大孫各莊鎮當過兩年村宣傳委員,後去了順義化肥廠,並升到了化肥廠黨總支副書記。1983年調到順義啤酒廠時,李福成官職沒變,仍是黨總支副書記。啤酒銷售形勢嚴峻,1989年3月,年僅35歲的李福成臨危受命,出任廠長。

在此之前,與其他企業一樣,燕京啤酒也是按計劃經濟的模式運作——只管生產、不問銷售,產品由糖業菸酒公司統一包銷。“您把生產盯住,我出去跑市場。”剛剛擔任廠長的李福成對前任廠長蔣賡說。

燕京啤酒,失守燒烤圈


▵ 李福成


燕京啤酒率先打破了專營,組織車隊每天給北京城區的經銷商送貨上門。同時,廠領導和業務員扎進大街小巷,到處開闢個體批發網點,以此為基地,配置了2600輛平板三輪車,讓小商小販蹬著三輪車走街串巷吆喝著賣,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買到啤酒。

當時,“家家喝燕京”成了“北京第九景兒”。

“衚衕戰略”加速了燕京啤酒的產銷量。1993年,燕京啤酒產量達到18.5萬噸,位居全國第三;兩年後,燕京與“牌子最響”的青島啤酒並列第一;1996年,燕京啤酒在全國率先突破50萬噸,拿到首個單項冠軍。

北京人愛喝燕京,燕京為身在北京而自豪。

1997年,由北京燕京啤酒集團、西單商場、牛欄山酒廠三個北京企業,共同發起的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港股、A股上市。僅僅3年後,燕京啤酒產量達到了100萬噸。從一個小酒廠,一躍成為大型啤酒集團。

03


資本壓境

燕京啤酒上市時,全國一共有600多家啤酒廠。

可以說,國家“啤酒專項行動”起作用了,但更多還是市場需求大迸發的結果。那些多如星星的啤酒廠,為年輕一代貢獻了諸多回憶,也為中國啤酒行業此後20年發展確定了主題:收購、整合。

收購不僅意味著最快地獲取生產線、資源,縮短了自建廠房的時間成本,同時也意味著搶佔龐大的區域市場。

幾乎所有的大啤酒廠,都意識到了“圈地運動”的重要性,而資本則在背後扮演了一個最重要的角色。

燕京啤酒,失守燒烤圈


▵ 青島啤酒


對此,青島啤酒感同身受。1993年,過慣了“苦日子”的青啤在滬港兩地上市後,募集資金16億元,突然有這麼多錢,不知道該往哪花,便老老實實存進了銀行。

香港股民說:“我們買青啤的股票,是讓你們搞發展的,要是存銀行,我們自己存好了。”

迫於股民的壓力,1994年,青島啤酒首次斥資8000萬元收購了揚州啤酒廠,結果一敗塗地。不過,失敗沒有阻止青啤的腳步,此後,青啤在全國相繼收購了30多家啤酒企業,延續了七八十年代的領跑優勢。

燕京啤酒豈能在這場盛宴中缺席?

之前的快速擴張,清爽燕京已名聲在外,香港、深圳上市後,燕京募集了13億元人民幣,正好為其擴張提供了相對充裕的資本。

在燕京等國內大型啤酒廠紛紛備好資金糧草之時,經驗更為老道的國際啤酒品牌,也攜帶著巨資悄悄屯兵國內,各路大兵壓境。

中國的啤酒市場之大,一直讓國際啤酒巨頭垂涎三尺,在1992至1998年間,中國這一杯啤酒,吸引了國外一共60多個啤酒品牌大舉進入,以青島為首的國內啤酒業,通過啤酒保衛戰,曾勉強擊退了國際資本的第一輪進攻。

如果不迅速通過收購做大、做強,命運只有一個。擺在李福成面前的,是一場逆水行舟的存亡之戰。

與青島啤酒在山東“抓小老鼠”的擴張模式不同,燕京啤酒選擇了強強聯合的道路。

2000年,燕京啤酒以收購雪鹿啤酒廠開始,佔領了內蒙古的啤酒市場;2001年,控股了山東的無名和三孔啤酒廠,加上此前控股萊州啤酒廠,燕京用了2.95億元,整合了山東85萬噸啤酒生產能力和50萬噸市場份額,約為山東市場的1/4;2002年,燕京啤酒又出手桂林漓泉,從此在廣西站穩了腳跟;2003年,與上市公司惠泉啤酒牽手。

李福成最愛看《動物世界》,常常從中受到啟發。兔子一見到老鷹就先膽怯、哆嗦了,所以才輕易被捉走,“如果在市場上誰先哆嗦和膽怯,誰就會被別人打敗。”

燕京啤酒,失守燒烤圈


燕京一直對標青啤,雙方彼此爭得難解難分。此時,從未喝過啤酒的華潤也來了,這支從斜刺裡殺出的新軍,從瀋陽開始了全國的擴張之路,業內曾認為它“永遠做不大”,但是這個1993年底進入的新人,到2002年,已開始佈局全國,併為燕京日後重要的一次收購失利,埋下伏筆。

決定啤酒江湖地位的人是誰?華潤雪花給出了最好的答案,資本才是王道。華潤從一開始就選擇了與國際啤酒巨頭SAB實現合資,然後開始大肆擴張。那幾年,在國際啤酒市場上,資本也潮起潮湧,SAB收購了Miller公司,組成了SABMiller;英博收購了A-B,成立了百威英博。當時,這是全球兩家超級啤酒巨頭。

第一輪進入中國失利的國際啤酒巨頭,此時也都改變了策略:以溫和、隱蔽的合資形式進軍國內。

當所有國內啤酒上市企業都有外資注入的時候,只有燕京是個例外。並不是外資不想進入燕京,而是李福成拒絕。據統計,李福成一共將30多撥外資擋在了門外。

有一家新西蘭啤酒廠的老闆找到李福成,“外商很快會瓜分完中國市場,你跟我們合作吧!”李福成淡淡一笑:“但願你們成功。”

對於外界盛傳的“燕京堅決不合資”的說法,李福成後來解釋:燕京從來沒拒絕過合資,但必須符合我們的合資原則,即合資不失控股權、不合資不失市場。

李福成一直暗暗和外資較勁。“燕京啤酒已有自己的拳頭產品,有廣闊的市場,而且有比較好的經濟效益。從投入的資金看,銀行又比較支持我們,為什麼不爭創一個名牌,非要把牌子給別人呢?”

燕京啤酒,失守燒烤圈


▵ 華潤雪花


“內不聯營,外不合資,走自己的路,發展民族工業。”李福成情懷令人敬佩,但也被一些分析視為敗筆。

有行業分析認為,對比其他上市啤酒公司,燕京啤酒是唯一一家沒有引入外資的上市啤酒巨頭,內部缺乏活水,這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燕京啤酒的發展腳步。

2006年,華潤雪花超越青啤,一舉成為銷量冠軍。

04

燕京掉隊

2013年初,當華潤雪花宣佈以53.84億元的價格喝下金威時,正值燕京啤酒輝煌的頂峰。此後,燕京啤酒在擴張上,再無大動作。

失去金威的那一年,也成為燕京的轉折年。

市界統計,2013年,燕京啤酒營收137億元,這是其高光時刻,此後,業績開始下滑。2014年,營收135.04億元,同比下滑了1.78%,2015年,下滑了7.15%,2016年下滑7.70%,2017年下滑3.26%,至111.86億元。

2014年,燕京啤酒淨利潤為7.26億,同比增長了6.68%;2015年淨利潤為5.88億,同比下滑19.07%;2016年淨利潤下滑46.90%,2017年,淨利潤下滑48.30%至1.61億元,扣非淨利潤甚至首次出現虧損,為-3716萬元。

有行業分析師指出,由於多年來燕京啤酒沒有大的整合和併購動作,仍定位在北京、內蒙古、廣西、福建等區域市場,隨著啤酒市場被瓜分完畢,想要逆勢擴張更加不易,自身的強勢市場又在被其他巨頭蠶食,業績自然不如從前。

燕京啤酒,失守燒烤圈


2016年,第一梯隊的五家企業市佔率達到了73%以上,但分化很明顯。其中,華潤佔25.6%,青島佔17.2%,百威英博佔16.2%,燕京佔9.3%,嘉士伯佔5.0%,其他諸多品牌佔據其餘26.7%的市場。燕京與第三名市場份額差了近一倍。

多年來,燕京啤酒採取“1+3”的品牌戰略,即以“燕京”為主品牌,“漓泉”“惠泉”“雪鹿”為區域品牌。年報顯示,2016年主品牌燕京啤酒銷量333.03萬千升,同比下降6.2%;2017年主品牌的銷量312.93萬千升,同比下降6.0%。

如果將時間線拉長,該公司在2017年淨利潤為1.61億元,這個數字一夜回到了20年前——1997年,也就是上市的第一年,燕京啤酒的淨利潤達到了1.87億元,這也是上市之後淨利潤最低的一年。

2018是世界盃年,球迷的狂歡節,本是啤酒的熱賣季,燕京銷量卻十分冰爽。

燕京啤酒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業收入38.58億元,同比微增0.10%;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04億元,同比下滑12.21%。雖然在前五大啤酒廠中依然排名第四,但是相比前三名選手,燕京營收增速已經墊底。

華潤啤酒第三季度財報尚未公佈,但上半年營收增長就已達到了11.4%。前三季度,第二梯隊的重慶啤酒和珠江啤酒分別增長8.81%、6.91%;排名第二的青島啤酒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09%,較差;但燕京更差,同比僅增長0.39%。

05


危機四伏

燕京啤酒一定比喜歡它的人更急。

2015年5月,燕京易帥,郭振江接替了執掌燕京帥印近30年的李福成。兩年後,2017年5月16日,第14次順義區政府常務會議決定:免去郭振江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董事長職務,趙曉東任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董事長。

甫一上任,趙曉東就發出公告:全球海選總經理。

燕京啤酒,失守燒烤圈


▵ 趙曉東


有行業觀察者們指出,燕京啤酒從巔峰期走到今日的“衰落”,其深層次的問題逐漸顯現。燕京啤酒“轉型緩慢,機構臃腫”,主要體現在執行力保守被動、營銷策略變化慢、人員冗雜效率低、研發能力弱等方面。

觀察者提供了一堆數據。

市界對比了燕京啤酒、青島啤酒兩家上市公2017年的年報發現,燕京員工人數為37003人,青啤員工人數為40810人,但是燕京啤酒和青島啤酒的人均營業收入分別為30.27萬元、69.30萬元。

同樣是2017年,燕京啤酒的管理費用是12.69億元,青島啤酒的管理費用是12.44億元,雖然燕京啤酒的管理費比青島啤酒的沒多出多少,但是,燕京啤酒總資產比青島啤酒的總資產少129億元。

燕京啤酒在研發投入與產出效率上也遠不及青島。

從2015年到2017年,燕京啤酒的研發投入為2.99億、2.99億、2.52億元,投入的人員數量分別為1221人、1228人、1369人。而青島啤酒在這三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287.9萬元、1461.3萬元、1868.9萬元,投入的人員數量分別為49人、48人、51人。在這三年裡,青島啤酒申請到45項專利,而燕京啤酒只拿到了19項專利。

燕京與第一梯隊的效率不在一個量級。截至發稿前,燕京啤酒對市界的存疑未給予回應。

近兩年,啤酒市場再次發生變革:低端啤酒開始觸及天花板,所有啤酒企業開始向高端集結。啤酒戰場形勢發生了變化。據2017年年報,燕京啤酒的戰線也全面告急,華北、華東、華南和華中地區都面臨失守,其中華中下滑高達10.37%。最重要的大本營華北地區,竟然也下滑了0.58%,


燕京啤酒,失守燒烤圈


華潤、青島、百威已經開始上演“三國演義”了,曾贊助了中國足球、乒乓球,甚至在探月工程、神州發射都有貢獻的燕京啤酒,能否跟上節奏,讓人擔心。

在《動物世界》中,快速奔跑及膽量,都是生存的本領,兇險的啤酒圈亦是如此。2012年情人節,就在燕京欲收購金威時,有業內分析人士預言,市場上的小魚、中魚基本吃完了,啤酒市場將進入吃大魚的時代。

誰為刀俎,誰為魚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