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骨质疏松症

中医认为,肾气虚损,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通常在临床上表现为腰背酸软、疼痛、双下肢乏力、关节酸痛等,且患者较易发生骨折。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原则,重在调补肝、脾、肾三脏。今日推荐以下五道粥,便是利用食物营养功效,来滋补肝、脾、肾,以达到强筋健骨之功效。

中医药膳——骨质疏松症

1 对症喝粥

第一类:肝肾虚型症

主要症状:腰膝酸软,脊背疼痛,五心烦热,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咽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此型多见于女性更年期。滋补之道:宜滋补肝肾。常用中药包括熟地黄、枸杞、山萸肉、泽泻等。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其主要功能除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与气血运行的通畅外,还与妇女月经、受孕与乳汁的分泌有关。因此,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往往要加入滋补肝肾的药物。常用的中药方剂可选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等,可搭配服用。

推荐饮食——桑葚枸杞饭

用料:桑葚30克,枸杞子30克,粳米8克,白糖20克。

制法:取桑葚、枸杞子、粳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并加白糖,文火煎煮,焖成米饭,当主食食用。桑葚选用鲜品为宜。

功效:桑葚、枸杞子滋补肝肾,粳米和胃。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

中医药膳——骨质疏松症

第二类:脾气虚型症

主要症状:腰背酸软、疼痛,四肢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此型多见于为有偏食习惯或思虑过度的人群。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无源,而致骨质疏松。滋补之道:宜健脾益气。常用中药包括当归、茯苓、白术、山药等。常用方剂有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

推荐饮食——牛奶山药燕麦粥

用料:鲜牛奶500毫升,燕麦片100克,山药50克,砂糖30克。

制法:将鲜牛奶倒入锅中,山药洗净去皮切块,与燕麦片一同入锅,小火煮,边煮边搅拌,煮至麦片、山药熟烂,加糖即可。忌用铁锅。

功效:山药健脾益肾,燕麦片能降血脂、防动脉硬化,牛奶补充蛋白质和钙,有强壮骨髓的作用。合为健脾益肾、强肾补钙。适用于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

中医药膳——骨质疏松症

第三类:肾阳虚型症

主要症状:腰膝酸软、疼痛,精神不振,小便清长,脉细无力,舌苔淡白。此型多伴有退化性关节炎。滋补之道:宜温补肾阳,常用中药有熟地黄、杜仲、牡丹皮、山萸肉、鹿角胶、山药等。温补肾阳,能提高体内性腺荷尔蒙的浓度,增加人体免疫功能,加强成骨作用,具有延缓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左归丸、右归丸。

推荐饮食——山药粥

用料:山药300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把山药洗净,刮去外皮,切成小块。锅中加水,放入山药。把大米淘洗干净倒入锅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制,待米汤粘稠后关火。

功效:山药味甘平,是一种性质平和的滋补脾、肺、肾的食物。此粥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

中医药膳——骨质疏松症

2 健骨养生粥

羊骨粥

羊骨100克左右、粳米100克、细盐少许、葱白2根、生姜3片。

取新鲜羊骨,洗净槌碎,加水煎汤,然后取汤代水,同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细盐、生姜、葱白。稍煮沸即可。

功效:可起到补肾健骨作用。

中医药膳——骨质疏松症

菟丝子粥

菟丝子60克(新鲜的可用10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先将菟丝子洗净后捣碎,加水煎取汁,去渣后入米煮粥。粥将成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

功效:适用于腰膝酸痛、腿脚软弱无力、体弱虚衰的病人。坚持服用,颇有效益。

中医药膳——骨质疏松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