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在和康熙的较量中,明明已经占据了军事优势,为什么还会失败?

第一军情


明朝末期,吴三桂是山海关总兵,深知当时的局势不利,明朝定会被灭,所以引清兵入关,随后明朝先后被李自成和清朝军队的连续打击之下攻破。后来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又和耿精忠,尚可喜贵为三藩之首。无奈三藩的军力占据了大清朝的半壁江山,吴三桂又是久经沙场的,一旦造反,康熙的军队能力无法对抗。而且三藩每年各种开支庞大,国库空虚,削藩的事情哭不容缓。

于是在1673年,康熙下达了撤藩政策,吴三桂不满,在云南发动叛变。随即,四川,陕西等几个地方的反叛势力随之响应。紧接着,在广东福建的其余两个藩王耿精忠、尚可喜也举兵响应。可最终一个身经百战的吴三桂却被一个少年英雄康熙皇帝打败,这是为什么,吴三桂为什么会失败?追究起来有几个原因:

一.虽有军事优势,但不足取胜

三藩之乱中,吴三桂比康熙厉害的的就是军事优势,不过只是军队战斗力和军事指挥方面的优势。但是,两军对垒,最终胜利看的不单单只是一个军事优势,结合天气环境,军心是否统一,战斗力是否强,计谋谋略都是有一定关系的。比如战神吴起,白起,宋朝的岳飞,他们以少胜多的例子也有很多,都在前期的拼死一战中努力,后来屡战屡胜,所以说军事的优势无法代表胜利的趋势。

二.民心尽失

吴三桂在引清兵入关后,受到了汉人们的谴责,全中国的人口占大比例是汉人,汉人的肯定是向着汉人的,对于满洲人是不可接受的。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其实早就伤了汉人们的心,对吴三桂十分的憎恨,也就不会支持他。而且清朝为了统一,把反清势力全都消灭了。

三.思想的变化,与时俱进。

康熙皇帝的思想与时俱进,当时的康熙皇帝十分知道当时的形势,对于西洋武器也十分推动生产,所以当时的康熙引进了来自罗刹,荷兰,葡萄牙的先进武器,例如大炮火枪等。武器的优势可以奠定胜利的基础。而吴三桂不懂得与时俱进,只是知道在传统的思想,军事优势可以得到胜利。试想一下,一群人往这炮口冲,这不就是螳臂当车吗。失败是必然的。

四.年纪老迈

当时身为平西王的吴三桂由于常年的休养生息已经偏向于安定了,手下的士兵们也是如此,反清的想法也不是十分的坚定。所以打起来就少了一个重要的因素。


协虎战争史


吴三桂和康熙的较量中,确实一度占据上风,其最终失败的原因,不外乎三点:

1. 吴三桂初期迁延不进,错失好局

2. 队友太猪,扶不上台面

3. 对身后事安排不足

在吴三桂起兵之处,可以说是势如破竹,兵不血刃,取了云贵全境,短时间内又得到了湖南、四川、两广、福建、陕西等地共八个行省和江西、浙江的大部,整个江南半壁,都非清朝所有。

而此时的八旗兵处在整个清朝历史上的最低潮。当年跟随多尔衮从龙入关的八旗劲旅已经老去,当年的八旗名将老的老,死的死,整个满族只有十来万男丁。吴三桂此时错判了形势,因为担心自己在京城做人质的儿子吴应熊的安危,在大好形势下,约束诸将不得向前,等着达赖喇嘛去和康熙议和。

吴三桂心里想的是自己有优势,满清必然送回自己的儿子,割让半壁江山,自己和满清就可以划江而治。但是康熙的态度非常强硬,坚决要打。这一来一回,吴军的气势稍挫,清军也开始有时间组织防御了。

吴三桂的盟友中,平南王一家首鼠两端,基本就没有出广西;靖南王耿精忠倒是出了一些力,但是被自己的盟友郑经抄了后路,不得已又投降了清朝,而郑经更是只内斗,不打清兵。这几家就像二战时期的意大利一样,一味扯德国的后腿,并没有给吴三桂任何实质上的帮助。

在进入相持阶段之后,吴三桂也并不弱,后来一度称帝鼓舞士气。但是问题在于吴三桂起兵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在双方对峙的紧要关头,自己先挂掉了。因为吴三桂专心培养的接班人吴应熊被康熙在京城凌迟,所以吴三桂死后,对继承权有了争议,吴三桂的女婿夏国相和郭壮图立了吴应熊的儿子吴世璠,还在一路败退回到云南的时候,杀掉了想篡位的吴三桂的侄子吴应麒。

本来就在劣势的吴军,又如此内耗,最后终于在洪化三年被清军攻破大本营昆明,宣告了三藩之乱的彻底失败。


经史通义


要尊重事实,吴三桂并没败给康熙,而是孙子吴世璠败给康熙,清史黑吴三桂在风雨飘摇的时候称帝,纯属瞎扯,吴三桂打得清兵只守不敢战的地步,为了更好瓦解清军,吴三桂称帝,是想让清军里多出投降派,以正义王者之师征战,才有更大收获,吴三桂并不是清史里说的不得人心,清朝官员降吴三桂多达五百多名,后来昆明城破,周吴皇宫的五百宫女集体自杀,这足以证明比北京城破崇祯的宫女太监作鸟兽散要强很多,康熙根本不是吴三桂对手,在吴三桂死前清兵都是龟缩城里死守不战的。吴三桂死后,十三岁的孙子吴世璠继位,幼主是导致周吴军心散乱的主因,仅仅是建都就出现了大问题,前线将领要继续建都衡阳,而昆明留守势力要还都昆明,内乱是周吴军队失败的主因,所以康熙根本不是吴三桂的对手,孙子之败,不能归纳在吴三桂身上。最后军民苦守昆明一年,足以证明吴三桂是得人心的,与16岁少主吴世璠一起自杀殉国的人何止万千


用户61090196729


吴三桂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根本就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吴三桂年少时,曾率领几十个骑兵高手,把他的父亲从后金的包围圈中给抢了出来。那时的他,雄姿英发,少年英才,一战成名。

后来吴三桂被崇祯任命为山海关总兵,他比较好的完成了镇守山海关的任务,可以说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将领。

但明朝灭亡后的一系列表现,充分证明,他需要交一些智商税,脑子明显不好使。

吴三桂为了保全自己,竟脑子发晕,向多尔衮借兵来抵抗李自成。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和多尔衮的军队联手,确实打败了李自成。但请神容易送神难,进了北京城的多尔衮,就再也不愿意走了。请多尔衮入关的吴三桂也被迫成了清政府的狗奴才和急先锋。

清朝统一全国后,吴三桂被封为镇南王。

顺治当皇帝的时候,天下并不太平,满清内部还有激烈的政治斗争,他腾不出时间来对付吴三桂。

到了康熙年间,康熙先是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拿下了鳌拜。经过几年的内部治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康熙又把目光瞄准了吴三桂。

康熙虽然年轻,但展现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风采。吴三桂虽然年长,却是政治上的低能儿。

康熙随便用了几招就把吴三桂逼反了,吴三桂不愧是一代名将,没用多久就从云南打到了湖南。

这时的吴三桂脑子还是进水了,他梦想着和清朝皇帝谈判,然后划江而治。

吴三桂明显读书读少了,中国历史2000年,不管有多少割据势力,都存在不了多久,最终都会走向统一。皇帝只能有一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吴三桂和康熙谈判,浪费了很多时间,让康熙有了更多的准备和喘息的时间,然后就展开了反攻。

本来有很多汉人大臣都在支持吴三桂,看到吴三桂和康熙在谈判,他们就知道吴三桂不是一个做大事的人,心就寒了,马上退出了吴三桂阵营。

双方力量此消彼长,吴三桂力量的减少和削弱,同时也代表着康熙力量的增强。

战事慢慢朝着对康熙有利的方向发展,这时的吴三桂脑子又进水了,再次出了昏招,把自己逼向了失败的边缘。

吴三桂刚开始造反的时候,打的是反对清朝统治的旗帜,很多汉人都以为是反清复明,所以愿意和吴三桂一起参战。

吴三桂匆匆在湖南登极称帝,而康熙却在大力拉拢汉人中的杰出人才,并且组织对明朝皇陵的祭奠,向汉人示好。本来当年多尔衮,率兵入关达的旗帜,就是替崇祯皇帝报仇。

到了这时,很多支持吴三桂的人都倒向了康熙一边,吴三桂败局已定,最后只能是可耻的死去。


新知传习阁


吴三桂一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这主要是由于吴三桂作了两件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件。一件是吴三桂打开山海关让满清八旗入主中原;另一件是吴三桂在当了多年的藩王之后,发动了三藩之乱。这两件事让吴三桂成了清朝历史上不可绕过的人物,也成了众多历史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1673年(康熙十二年),清朝平西王吴三桂不满康熙皇帝的撤藩政策,悍然在云南发动叛变。随即,云贵,四川,陕西多地反叛势力云集而响应。紧接着,在广东福建的两个藩王耿精忠、尚之信也举兵响应。一时间,华夏大地战火纷飞。一开始,吴三桂等席卷天下,甚至有度过长江进攻北京之势。然而,康熙善用人才,审时度势,很快就扭转了不利局势。经过八年战争,1681年终于将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事实上,当时的八旗部队已经腐朽不堪,康熙找不到可以抵御吴三桂军队的力量。吴三桂身经百战,手下也多是从战火中历练出来的,在战争开始之初,形势是一片大好。

但由于吴三桂杀害了明朝永历帝朱由榔,在政治上已不得人心,后来吴三桂自己称帝,直接暴露了政治野心,让吴三桂集团瞬间成为公敌。其二,吴三桂失去了进取心,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在称帝之前犹豫不决,称帝之后也是郁郁寡欢。其三,当时的康熙深的汉族士大夫的支持,调用的是全国之力,吴三桂以一隅之地力量抵抗焉能不失败。(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第一军情


历史上的三藩之乱,其实是被康熙皇帝给逼反的。最早的时候也并不是三藩,而是四藩。广西还有一个定南王孔有德,他被李定国打死之后,因为他没有儿子继承王位,于是定南王的藩国被撤销。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清朝对前明降将的态度,基本上就是兔死狐悲,用完就甩。



吴三桂起兵

到了康熙十二年三月,这一幕再次上演。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告老还乡,但他同时希望把他的平南王爵位留给自己的儿子尚之信。康熙最后批准了尚可喜告老还乡的请求,但是平南王的爵位不允许尚之信继承,并且还要尚可喜尽快遣散部众。虽然康熙没有明说撤藩,但实际上跟撤藩也没什么区别了。广东的藩王被撤,吴三桂和耿精忠坐不住了。当年七月,吴耿二人试探性的上了一道奏疏,请求康熙撤藩。没想到康熙直接就同意了!并且派还人赴云南、广东、福建,办理撤藩事宜。

当年九月,朝廷的撤藩诏使到云南,撤藩看来是不可避免了。吴三桂因为弄假成真,愤愤不平,阳为拜诏,阴里筹谋举事。便于十一月二十一日,杀掉了前来接任的云南巡抚,公开宣布叛乱,并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易服,旗帜皆白,致书天下,煽动反清,各地藩王先后响应, 三藩之乱由此开始。

三藩造反之初,清朝的满蒙汉八旗约十八万兵力,其中十万驻守北京,另外八万监视各地的四十四万绿营兵。

清军总兵力六十万出头,而三藩加起来一共十二万。并且吴三桂起兵的时候,耿精忠和尚之信都还没有起兵(尚可喜不反清)。所以吴三桂最早就没打算造反,否则他也不可能从七月份上疏,九月开始撤藩,一直拖到十一月才正式起兵。他也是被清廷逼得太紧,只好硬着头皮反了。

反清联军的短暂胜利

吴三桂起兵后,康熙做出了四道部署。第一是驰诏停撤广东平南、福建靖南二藩,专心对付吴三桂;第二是委任广西将军孙延龄为抚蛮将军,令其统兵固守广西,侧击吴三桂;第三是令西安将军瓦尔喀率兵赴蜀,

封锁吴三桂入川的路线;第四是任命顺承郡王勒尔锦和都统巴尔布、都统珠满,分别驻守荆州、常德和岳州三处,以阻挡吴三桂东出湖广的路线。力图将吴三桂封死在云南高原,徐图消灭。

康熙的计划应该说还是很合理的,但是吴三桂毕竟是老将。他起兵后,直奔贵阳,夺取了贵州。逼迫云贵总督甘文焜自缢,贵州巡抚曹申吉、贵州提督李本深、云南提督张国柱等向他投降。拿下贵州后,吴三桂分兵两路,以王屏藩部攻四川,自己率主力进攻湖南。仅仅才几个月,康熙部署的湖广防线就被吴三桂基本摧毁,吴军占领了大半个湖南



(三藩之乱早期形势)

眼见吴三桂连连得势,驻守广西,负责侧击吴三桂的孙延龄立马倒向吴三桂,他自称安逆大将军,攻陷梧州、平南、浔州、富川诸地。福建的耿精忠也公开造反,攻陷全闽,随后约吴三桂合兵入江西。吴、耿两军夹击江西,攻占了30多个州县。

此时的清朝,可谓是内忧外患。内忧方面体现在朝廷无人可用,满洲八旗根本没有能用的将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绿营身上;外患除了吴三桂和耿精忠之外,陕西的王辅臣也反了,青海和新疆的准噶尔拥兵自重,塞外的察哈尔蒙古出兵攻北京,东北的沙俄也虎视眈眈。如果此时吴三桂敢跨过长江,不说拿下北京,即使拿下中原,满清的根基也会被动摇。


清军的反击

吴三桂在拿下湖南后,暂停了继续北进,转而希望和清廷谈判,乞求划江而治,被康熙一口回绝。并且还将吴三桂留在北京做人质的的长子吴应熊、长孙吴世霖一并处死。坚定了不和谈的态度。因为此时的清军在盘面上仍然占有优势,吴三桂虽然拿下了湖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陕西、江西的一部分,但是关键的江浙财赋重地始终没有拿下。这就给了康熙绝地反击的机会!

当时吴三桂有二十二万人(本部四万,从川黔湘桂四省兼并十六万),但主要都是临时投降加入的。与他对峙的清军也是二十二万,其中八万人部署在川陕,十四万部署在湖广。这些清军都是战斗力丰富的老兵,而且康熙看家的十万八旗兵还没有调动。所以才会康熙有恃无恐,坚决跟吴三桂死战。

双方对峙数月之后,反清联军一派首先出现了内讧

。盘踞在台湾的郑经没有听从吴三桂的建议(让他北上偷袭东北或浙江),而是自作主张进攻福建的耿精忠,导致耿精忠不得不调回北上的兵力,回撤福建跟郑经开战。并且广东的尚之信仍然还在观望,没有参加叛乱。

反清联军的这个内讧,让康熙抓到了反攻的机会。他重新调整部署,在西线稳重吴三桂,以东线的福建、浙江、江西为主战场,调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贝子傅喇塔、浙江总督李之芳进攻东线的耿精忠和郑经。而当时的耿精忠和郑经,仍然在互掐呢!最后两个人都被清军压制,与吴三桂中断了陆路联系。

耿精忠和尚之信降清

在分割耿精忠和吴三桂之后,清军又以靖逆将军张勇、陕西总兵孙思克、定西大将军董额为主帅,三路大军由陕西出击,分别进攻甘肃的王辅臣和四川的吴三桂军。然而还没等清军进攻,吴三桂这边也出了内讧

康熙十四年六月,叛清降吴的孙延龄攻打梧州失利,被清军重挫。这件事导致孙延龄反清的信心遭到动摇,他在反复考虑后,决定再次投降清朝。此事被吴三桂知道后,派自己的从孙吴世琮领兵进驻桂林,杀掉了孙延龄。于是反清联军方面又少了一员大将。

康熙十五年,清军在东线高歌猛进,收复了整个浙江,还攻入了福建。这个时候,郑经还在耿精忠后方捣乱。双方在漳、泉二府激战,耿军战败撤退,郑经尽夺漳州、泉州等地。康熙乘此时机,果断下旨令清军全军出击,趁虚入闽作战,尽歼耿军几万精锐。

耿精忠在前有清军进逼,后有郑经捣乱的情况下,无奈的向清军请降。康熙恢复了他的靖南王爵位,让他率所部随清军征剿吴三桂。于是,耿精忠一路被平定。

不久后,清军击败了郑经军,收复了漳、泉各地。浙江、福建彻底平定。(郑经完全就是个大搅屎棍)

耿精忠投降前夕,不知道尚之信这个二货是怎么想的。他之前不反清,这个时候突然宣布接受吴三桂招讨大将军的封号,易帜改服,拥兵反清。但是此时的局势,已经朝清军一方翻转了。吴三桂让尚之信出兵时,他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咋咋呼呼一阵后,居然又宣布向清军投降。康熙随即降特旨,赦免了尚之信的罪。于是,三藩之乱仅仅才两年多,耿精忠和尚之信两路都被平定。但是他俩都没捞到好,最后都被康熙处死了。


吴三桂的最后一击

东线被完全平定,战场自然就转到了吴三桂的西战场。首先是陕西的董额一路,在克复了秦州、洮州、河州、兰州、延安诸地后与王辅臣在平凉对峙。吴三桂遣派王屏藩和吴之茂从汉中增援王辅臣,但没用成功。于是西北战场暂时形成了对峙局面。

之后康熙令大学士图海为抚远大将军,总理西北战场。仅仅一个月,图海就大败王辅臣于平凉城北。次月,王辅臣降清。王屏藩和吴之茂两路援军也被击退,于是陕西和甘肃两省也被清军平定。

随着浙江、福建、陕西、甘肃全部被平,仅剩的一路就只有吴三桂亲自率领的中路军了。当时吴三桂防守严密,兵力雄厚,清军几次突击都不成功。但是吴三桂的进攻也几次被挫,无法扩张地盘。双方这么对峙,拖的时间越久对吴三桂越不利。等到广东和广西先后被清军平定后,湖南便成了一个突出部!清军分四路从湖北、江西、广东、广西进攻湖南。

为了维系人心、鼓励士气,吴三桂将大帅府由长沙转移到衡阳,并于康熙十七年三月初一在衡阳称帝,国号大周,改衡州为定天府,定为大周首都,并大封诸将。

称帝之后,吴三桂决定反击。当年六月,吴三桂亲点大将马宝,并授其率五万大军南下,攻打衡阳的门户永兴,两战两胜,大创清军。击毙了清军都统宜里布、护军统领哈克三,大败前锋统领硕岱、副都统托岱、宜思孝所率的援军。清军受次大败,被迫退回了广东。

南线反攻大胜之后,吴三桂又亲自部署了对广东、广西的大规模进攻。以十万大军,突入两广,收复了除梧州之外的所有区域,大挫康熙和清军的信心。那个骁勇善战的吴三桂,貌似又回来了。

但还是要实事求是的讲,吴三桂在称帝后取得的胜利,只是区域性的胜利,对整个战场来说还是于事无补的。这就好比当年李定国两厥名王,声势浩大,但是清军在总体上仍然占有巨大的优势。个别战役上的胜利,掩盖不了全局的颓势。



三藩覆灭

大周军反攻广西后不久,吴三桂于八月十七日病死在军中。周军大将们商量后,决定密不发丧,退师衡阳,然后派人赴云南,迎吴世璠继位。十月,吴世璠迎丧回到云南,正式继大周皇帝位。

听说吴三桂去世后,康熙都笑了。吴三桂是员悍将,但吴世璠才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

。大周以幼主为帝,灭亡是必然的!于是盘踞在湖北、陕西的清军大举进攻,四川和湖南全部被清军收复。

康熙十九年,大周政权控制的领土除了云贵之外,其余全部都被清军所攻占。其后一年半的时间,清军先克贵州,再克云南,三藩之乱遂全部平定。最后再说说二逼青年郑经,他在昆明被攻克的半年前也病死了。而他所盘踞的台湾也在两年后被收复,南方的反清势力彻底被荡平。

三藩失败的原因

三藩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吴三桂在战略上有严重失误,拿下湖南后没有尽全力北上,当然他有他的理由,比如湖北江汉平原利于清军骑兵作战等。但是吴三桂实力弱,长期对峙对他很不利;二是吴三桂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他一死,大周就完了;三是三藩之间都是各自为战,被清军逐个击破;四是盘踞在台湾的郑家和耿精忠、尚之信两藩全在互坑队友,在内耗中消耗掉了本来就不强的实力。

不过,以上这些都是表面的原因。我觉得根本原因还是三藩自身的问题。什么呢?就是三藩的反清决心不坚决!尚可喜就不用说了,他不反清;尚之信属于墙头草,谁强他跟谁,成不了大器。耿精忠也是看情况而定的一个人,之前吴三桂拉拢他时,他犹豫不决,后来看吴三桂势力大,也跟着一起反,但早已经失去时机了。

吴三桂倒是最先造反的,但是他的反清决心也不是很坚决。他如果不是被康麻子逼急了,也不会反清。论军事才能,他是个杰出将领,但是论政治头脑,吴三桂根本成就不了伟业。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都不会在顺治刚死,满清力量最弱时,丧心病狂到去缅甸穷追并弑杀永历皇帝。他能把这种铁杆汉奸的行为做绝,做到谁都不信他的程度,也真的是没谁了。


Mer86


死得早+地理位置不好=命不好

吴三桂的梦想是裂土封王,如果康熙不撤藩,吴三桂是不会造反的。

清朝最优秀的将领多尔衮和豪格都死了之后,吴三桂还一门心思帮清朝打天下,清朝南方的地盘都是吴三桂打下来的,他也因为军功被封为太子太傅。


但是藩王的权力太大,基本已经等同于地方割据政权,康熙是权利欲望非常强的皇帝,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存在。

所谓的三藩之乱,不过又是一个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

死得早

起兵之初,天下群起响应,清军疲于奔命,效果却不太好,情势对吴三桂非常有利。

不过他终究是老了,已经61岁,在古代已经是高寿。所以起兵5年后就死了,手下大将各有各的打算,新生王朝在风雨中飘摇。

地理位置不好

吴三桂在云南起兵,一路攻略贵州、湖南,所向披靡。

但是效果有限,离京城太远,对清朝统治没什么威胁。

众所周知,中国的战争,目标都是对方的京城,只要京城攻下来,这个王朝就算完了。


吴三桂虽然勇猛,但每次兵败之后,康熙都可以悠闲地重新调兵去围剿,之后的太平天国也是这样

吴三桂兵败,只能说他命不好。


桂西散人


吴三桂只是前期在战术上获得了比较大的成功,但在战略上却比不上清朝。

在整个战争中,决定双方胜败的不在于本身的实力,而在于谁能获得各地汉军将领的支持。尤其是在1674年的时候,华南大部分地区落入三藩手中,吴三桂建议康熙自杀或返回东北,达赖喇嘛提出清、吴划江而治。

康熙动员所有满、蒙、汉军,集结了20万八旗军,40万绿营兵。其实自从清朝入关以后,很多战争都是依靠绿营来打的,如果这个时候各地的汉军将领能够呼应吴三桂,那么吴三桂就可以牢牢把握胜局了。本来吴三桂非常有信心,但可惜的是,大家都没有这样做(吴三桂名声不好,他被大家认为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因此吴三桂开始陷入了消耗战。

之前吴三桂的部将王辅臣在陕西反正支持吴三桂,但很快就因为后勤不足而重新归附清朝。耿精忠及其部将也慢慢发现力量不支,开始向清朝示好。在1676年,延平被攻克后,耿精忠就降清了。1677年广东的尚之信也投降清朝,至此三藩之乱就变成了吴三桂一个人的战争。

而且在整个战争中,吴三桂最多之到达湖南,作为全国经济重心的江南一直在清朝的掌握中,进入消耗战以后,吴军后勤能力就完全比不过清朝了。

此外,军事装备上,清军也胜过吴军。三藩在辖地内将耕犁改铸称刀剑,把寺院的铜钟都铸造成大炮。清朝则让南怀仁等西方人修理及铸造大炮,后期吴军的火器已经完全比不过清朝了。

更要命的是,很多汉人不仅不支持吴三桂,反而表现出对清朝的忠君爱国的情怀,有很多人情愿战死或自杀也不愿意投降吴三桂,这就意味着大多都汉人已经接受了清朝作为中国正统王朝。

吴军的进攻开始受阻,慢慢变成防守,而吴三桂也在颓势下死去了,这样三藩之乱也就注定要失败了。

欢迎关注、点赞、唠嗑,我是孝陵卫小校(二分明月故臣心),动手动脚找东西,正儿八经答问题,期待与诸君交流!

孝陵卫小校


在这场较量中,虽然吴三桂是老将,但是与康熙的较量中,还是有差距的。

首先我先来说说吴三桂,他在起兵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自己的败机。他虽然打着反清复明之口号作乱,但是他当初对永历帝穷追猛打杀死永历,以至于此时反清,口号不响,世人皆知其为一己之私,对他根本就不支持。

其二,吴三桂起兵之时,兵锋甚锐,“数月而六省皆陷”当时来到荆襄之地时,正是清军最虚弱的时候,本应该一鼓而进,方有胜算。但是,吴三桂却心存侥幸,指望着划江而治,“三桂年老更事多,欲出万全,不肯弃滇、黔根本,初得湖南,即下令毋得过江,以为事纵不成,可画长江而国,故用兵数载,未尝长驱东北”。怀着这个心思,对手下提出“宜疾行渡江,全师北向”,

“直下金陵,扼长、淮,绝南北运道”,“宜出巴、蜀,据关中塞崤函自固”,自然都是统统听不进去。乃顿兵不前,错失了最佳良机,给了清廷从容筹划、调兵镇压的机会,这个实在是其咎由自取。


其三,吴三桂手下并不是没有能征惯战的将军,但是,而他此时却不能知人善任,就比如说吴三桂手下有猛将名叫高得捷的猛将就因为被别人诬陷而死,“会贼将韩大任构之胡国柱,大节怏怏死”

,导致了吉安被围。


从清廷方面来说,康熙与孝庄皇太后运筹帷幄的能力更高一筹,魏源在《圣武记》中说到了四个方面,虽有吹捧之词,我认为句句中的。

第一,当撤藩方略实行之时,意志坚定,坚决执行,不归咎于建议撤藩之人。“大学士索额图请诛诸臣之建议撤藩者,上不许”。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更是善于风化瓦解敌方阵营,“惟驰诏止闽、粤两藩勿彻”。


第二,在战争中,看见满蒙军队柔弱不堪作战,当机立断,立即激励汉人,扩充绿营,选拔名将。“谕绿旗诸将等以“从古汉人叛乱止用汉人剿平,岂有满兵助战?”比如说张勇、赵良栋、施琅都是在平叛过程中脱颖而出的

第三,清廷实力更为强大。吴三桂越到后来就越撑不下去,“而贼惟以一隅敌天下,饷匮财竭,重敛劳怨,遂至臻瓦解”。

第四,完善传递军情的驿站系统,“每日军报三四百疏,手批口谕,发纵指示,动的中窍”。

综上来说就是,为何康熙能成功镇压三藩之乱,而吴三桂归于失败的原因。


论史


有人说,吴三桂造反不得人心,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吴三桂虽然有放清兵入关、绞死永历帝等行为,但当他打出“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的旗号时,还是有很多汉人响应的。因为很多汉人确实不愿接受满清的统治,特别是不愿剃发易服,他们宁愿追随一个“三姓家奴”反对满清。

因此当吴三桂起兵后,各省很多官僚纷纷投降,许多还是两榜进士。

但问题是,吴三桂本不想反,他就是被康熙逼反的。因此他说的“悉还中夏之乾坤”也不是真心,多半还是想占据半壁江山划江而治。

这一场战争,双方都有误判:康熙误判了吴三桂的实力,没想到他真打起来这么猛;吴三桂则误判了康熙的决心,以为康熙会听任自己占据半壁江山。

其实如果吴三桂决心大一些,没准真把满人赶回老家了。要知道当时的八旗兵已经腐败,听说吴三桂起兵,很多满洲贵族的第一反应就是回关外。

但是可能吴三桂已经垂垂老矣,所以没有冲劲,裹足不前。打仗这事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最终让满清站稳了脚跟,局势逆转。而他死后,继承人年幼,难以服众,就只有败亡一条路了。

归根结底是吴三桂并不真的想反清,如果他想反清,机会多得是,又何必等到自己七老八十了,天下安定,才起兵反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