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曆史沿革

先秦時期,嶺南稱百越之地,廣西分屬西甌、駱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後,設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三郡,廣西分屬桂林郡和象郡,廣西自此開始納入中央王朝版圖。

廣西曆史沿革

秦朝嶺南三郡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在今廣西區域設置蒼梧、鬱林、合浦三郡,隸屬交趾部。東漢末年,交趾部改為交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將交州拆分為廣州和交州,廣西屬湘州和廣州。

廣西曆史沿革

漢代交趾刺史部

唐初,嶺南分設廣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個都督府(又稱嶺南五管),隸屬於嶺南道,今廣西區域分屬桂州、容州、邕州。鹹通三年(862年),分嶺南道為嶺南東道和嶺南西道,升邕管經略使為嶺南西道節度使,這是廣西最早成為一級獨立政區。

廣西曆史沿革

唐代嶺南道

宋初,今廣西大部地域屬廣南路。至道三年(997年),廣南路析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今廣西大部屬廣南西路,廣南西路簡稱為廣西,廣西之名源於此。

廣西曆史沿革

宋代廣南西路

元朝,廣西屬湖廣行中書省。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置廣西行省,為廣西設省之始。

明洪武二年(1369年),將原屬廣西所轄的廉州、欽州劃撥廣東統轄。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全州(今全州、灌陽、資源)自湖廣永州府改屬廣西后,今廣西區域大體形成。

清雍正十年(1732年),將荔波縣劃歸貴州省管轄。 

廣西曆史沿革

清朝廣西省

1949年12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全廣西,設廣西省,省會在南寧。

1951年,將欽州、廉州(即今欽州、防城港、北海)從廣東劃入廣西。

1955年,欽州、廉州再度劃入廣東。

1958年3月5日,廣西省改為“廣西僮族自治區”。

1965年,欽州、廉州再度劃入廣西。同年10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廣西僮族自治區”改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曆史沿革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區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