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隨便當?為何說隋煬帝不能像秦始皇一樣被稱做千古一帝?

靜夜史


秦始皇和隋煬帝,千古一帝賦予誰更合適?歷史功績不是靠吹的

何為“千古一帝”呢?這個恐怕沒有什麼評判標準,缺乏量化依據。可能大部分人眼裡,“千古一帝”就是秦皇漢武、一代天驕之類的吧,如果是這麼算,意思就是,這些所謂的千古一帝都是重量級的成功人士才對,帶著這個標準,咱再看看隋煬帝就不難理解了。

第一,隋煬帝是個亡國之君,我們的文化往往以成敗論英雄,一個亡國之君,往往被人嗤之以鼻,他怎麼可能成為眾人眼中的千古一帝呢?

反觀秦始皇,人家接過秦國大棒,發憤圖強,滅掉了東方六國,使四海歸一,最關鍵的是,秦朝並非亡於他手中,這等氣概,這等成績,隋煬帝如何能比呢?

第二,隋煬帝的一生充滿了倆字:浮誇。認真讀史就會發現,隋煬帝這個人太浮躁了。

因為他的浮誇,他讓外國人在天朝白吃白喝,還要把華麗的絲綢纏到樹上作為裝飾品,而很多百姓卻衣不蔽體。

因為他的浮誇,他發動大量民力去挖大運河,去修行宮。雖然有人說他修的大運河確實利在千秋,這個不可否認,可是,代價真的有點大。

因為他的浮誇,他要建立超越所有人的武功,於是他發動了三次征伐高句麗的大規模戰爭。這三次,每次都是百萬規模,最終把自己的帝國徹底耗盡元氣。

所以,隋煬帝一生都充滿了浮誇之風,雖然也做出了不少貢獻,可他的浮誇性格害了他,他的文治、武功都沒有達到秦始皇的高度。

第三,隋煬帝的死亡太過於淒涼,與“千古一帝”的豪邁不沾邊。請問,有哪個“千古一帝”會憋屈到被手下逼死的地步呢?隋煬帝的一生,享盡榮華,死得卻非常卑微。宇文化及不過是個眼高手低的紈絝子弟,誰知,隋煬帝看走了眼,居然把自己的安全大事都交給了他,被人逼死,哪裡有千古一帝的樣子呢?

秦始皇為什麼被後世稱為“千古一帝”?那是因為自三皇五帝開始,每個朝代的建立都是開國皇帝以施“仁政”為主完成天下的統一,唯有秦始皇是依靠“法家”思想“掃六合”,建立起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

秦始皇的偉業不光是前無古人,更後無來者。在《毛澤東的讀書生活》一書中有提到,一代偉人毛澤東曾說過,自秦始皇之後,各個朝代的更替都是以農民起義的方式。

像“草莽英雄”漢高祖劉邦創立西漢,吸取了秦朝的經驗教訓,對民眾施以“休養生息”的政策,促進了漢朝的穩定發展,到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一舉顛覆漢朝的統治,進入了群雄割據的三國時代。

秦朝的出現也並非偶然,這可能跟上一個朝代周朝長期實施“懷柔”政策有關,大家都聽過著名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故事,春秋時期的楚莊王剛上位時迷戀於聲色犬馬,不問朝政,後被大臣提醒決定發奮圖強,勵精圖治率領楚軍打敗了當時的霸主晉國。

楚莊王舉兵北上一度兵臨東周的首府,“飲馬黃河,問鼎中原”,但當時的東周皇帝派人去慰勞楚軍,說楚莊王並非“仁義之師”,沒資格“問鼎”,一舉打消了楚莊王繼續北進的念頭,東周列國志也持續了幾百年。

秦始皇也不是誰都能當,像蒙古帝國時期的蒙哥汗,他所領導的蒙古鐵蹄一度橫掃歐亞大陸,被譽為“上帝之鞭”,但蒙哥汗起兵滅南宋時,不去走開闊的襄樊路線以發揮自己的騎兵優勢,而選擇入川艱難行進,或許是覺得騎馬馳騁沙場還不過癮,偏要去學中華文化中的“龍騰四海”,結果命喪川中釣魚城。

後來的隋朝不過是借鑑秦始皇之後朝代的模式,後被李世民興的“仁義之師”所滅,所以隋煬帝怎麼比得上“千古一帝”秦始皇呢?


史學逍遙嘆


隋朝和秦朝一樣,只存在了兩世,但隋朝和秦朝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永遠抹不去的一頁。

隋王朝的建立,結束了中國南北朝將近四百年南北分裂的歷史,捍衛了中國再一次得到統一。



隋王朝 實行三省六部制政權組織形式,其中皇帝和三省之間相互制約,被西方國家標榜的"三權分立"制度整整早了一千多年。

隋王朝創建的科舉制度,有力打擊了士族勢力,極大的調動了廣大平民的積極性,影響中國歷史長達一千多年,而且現在還在影響。

隋王朝的建立,結束了中國北方漢人差點被鮮卑化的危險,恢復漢人姓名,取消鮮卑強加給漢人的姓名,拯救了漢文化和漢歷史。

隋王朝廢除了隋以前各種嚴厲的酷刑,提出要慎用死刑,死刑犯必須由中央相關部門審批,推動了司法進步和文明。



可惜隋王朝毀在了楊廣手裡,僅僅存在了三十八年。隋煬帝拋棄隋文帝楊堅制定的"三省六部"政治制度,獨攬大權,殘暴統治,聽信奸侫,濫殺無辜,大肆揮霍,亂搞營建,勞民傷財,隨意增加賦稅徭役,加重了人民的經濟負擔,激起了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把隋王朝過早的送上了斷頭臺。

一個亡國之君,也堪稱千古一帝,並且還要與秦始皇相提並論?楊廣親手殺死他爹楊堅,賜死兄長楊勇,並且辱娘淫妹,這樣一個十惡不赦的人怎麼又能稱千古一帝?他把先帝十多年的努力和積蓄付之東流,揮霍已盡,即是他留下了京杭大運河,也難以擔當千古一帝!


知未是也


何為“千古一帝”呢?這個恐怕沒有什麼評判標準,缺乏量化依據。可能大部分人眼裡,“千古一帝”就是秦皇漢武、一代天驕之類的吧,如果是這麼算,意思就是,這些所謂的千古一帝都是重量級的成功人士才對,帶著這個標準,咱再看看隋煬帝就不難理解了。



第一,隋煬帝是個亡國之君,我們的文化往往以成敗論英雄,一個亡國之君,往往被人嗤之以鼻,他怎麼可能成為眾人眼中的千古一帝呢?



反觀秦始皇,人家接過秦國大棒,發憤圖強,滅掉了東方六國,使四海歸一,最關鍵的是,秦朝並非亡於他手中,這等氣概,這等成績,隋煬帝如何能比呢?

第二,隋煬帝的一生充滿了倆字:浮誇。認真讀史就會發現,隋煬帝這個人太浮躁了。

因為他的浮誇,他讓外國人在天朝白吃白喝,還要把華麗的絲綢纏到樹上作為裝飾品,而很多百姓卻衣不蔽體。



因為他的浮誇,他發動大量民力去挖大運河,去修行宮。雖然有人說他修的大運河確實利在千秋,這個不可否認,可是,代價真的有點大。

因為他的浮誇,他要建立超越所有人的武功,於是他發動了三次征伐高句麗的大規模戰爭。這三次,每次都是百萬規模,最終把自己的帝國徹底耗盡元氣。

所以,隋煬帝一生都充滿了浮誇之風,雖然也做出了不少貢獻,可他的浮誇性格害了他,他的文治、武功都沒有達到秦始皇的高度。



第三,隋煬帝的死亡太過於淒涼,與“千古一帝”的豪邁不沾邊。請問,有哪個“千古一帝”會憋屈到被手下逼死的地步呢?隋煬帝的一生,享盡榮華,死得卻非常卑微。宇文化及不過是個眼高手低的紈絝子弟,誰知,隋煬帝看走了眼,居然把自己的安全大事都交給了他,被人逼死,哪裡有千古一帝的樣子呢?

以上僅屬個人愚見,如果您不同意也不要緊,歡迎留言討論,但謝絕語言攻擊。


貓叔說歷史


我個人認為中國皇帝的歷史上,能夠稱為千古一帝的只有秦始皇一位。

嬴政和楊廣這二位確實有一定相似度,這二人都是暴君,暴君並非庸君,暴君是有能力的而且能力還很出眾,在中國幾千年的皇帝中這二位的能力是屬於金字塔尖的,但是稱其暴君就是說其不惜民力,從長城到大運河都是有用處的工程,從爭匈奴到徵高句麗都是必行之事,但是這二位皇帝都急於求成,完全忘記了天下百姓剛從數百年的春秋戰國和數百年的南北朝的亂世中緩過來,經不起折騰,所以秦隋二朝都滅亡迅速。

這二人都屬於“過在當代,功在千秋”的角色,苦了當時的百姓卻做下了影響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大事,而秦始皇在這一點上屬於一個開天闢地的角色,他開了中央集權的頭,讓夏商周以來一直一盤散沙的中國變成了鐵打的中國,這就是“書同文,車同軌”的可怕能力。

而隋煬帝甚至是被叛亂殺死的,始皇帝好歹還是壽終正寢,隋煬帝功業未成就天下皆反,始皇帝對天下逼迫過甚但是嬴政對天下有絕對的掌控力,而隋煬帝不但不能再天下大亂時掌控天下,而且最後還躲到江都享樂,完全就是失意後放縱的掛機典型。

記得在一個電視節目上看過一段話:

“始皇帝一統天下,但是秦朝很短,就像一顆流星劃過夜空。”

“流星之後就是漫天繁星。”

“他們就是漢唐宋明清。”


歷史區的哈士奇



歷史上有那麼兩對帝王經常被拿來比較,一是秦始皇和漢武帝,二是隋煬帝和唐太宗。秦皇漢武都是開疆拓土雄才大略之輩,北擊過匈奴,使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朝內也是人才濟濟,賢臣名將屢出,晚年也都好方士求長生;隋煬帝唐太宗都幫過老爹打江山統一天下,並讓他們老爹晚景淒涼過,都殺過兄弟,愛美色,徵高麗都以失敗告終。其中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常稱“千古一帝”,而隋煬帝如桀紂般被作為帝王的反面典型。歷史不吹不黑,隋煬帝的確難洗白,稱為“千古一帝”更是荒唐。

“千古一帝”本來專指秦始皇。《藏書·世紀列傳總目》中李贄曰: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後來“千古一帝”也泛指對國家民族有突出貢獻的帝王。秦始皇當得起這個稱呼,而隋煬帝肯定不行。我們可以來看看秦始皇公認的功績:

一,統一六國天下同。秦始皇13歲繼位,22歲親政,誅嫪毐,除呂不韋,天資聰慧而虛心求才,任用賢臣名將而不疑,運籌帷幄,六國逐一而滅,使中國首次一統,此後歷史統一成為常態,分裂為異常,使我族群不至四分五裂,始皇居功甚偉。

二,取消分封,設立郡縣制。秦始皇採納李斯建議,廢封西周以來的諸侯分封制,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下再設縣,朝庭直接任免官吏,解除了地方割據對中央政權的威脅,也標誌著貴族政治正式消亡。漢承秦制,繼續完善這項制度,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政治走向。

三,統一文字。春秋戰國亂紛紛,各位霸主輪番上場,不僅政治和戰爭好戲讓人眼花繚亂,而且各國在語言文字方面也出現了“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現象。如當時一個“寶”字,各國的寫法加起居然有194種,“眉”字104種,“壽”字也有百種以上。這給天下一統後秦王朝的政令推行和各地文化的交流造成了極大的阻礙。於是秦始皇令李斯,趙高,胡毋敬等人整理文字,最後以簡化秦文“小篆”作為標準字體,通行全國。文字的統一,讓我們的族群無論操什麼語言都可以交流,中原之人百越之民從此混一,同文同種,中華肇興。


以上三點都是秦始皇對中華民族重大的歷史貢獻,無論用怎樣的溢美之詞都不為過,更不用說北擊匈奴南平百越,修鄭國渠和連接長城等歷史功績了。

反觀隋煬帝,雖然也曾南下平陳,但卻是文帝運籌惟帷在先,賀若弼韓擒虎以奇計合圍建康在後,平陳之功如探囊取物。登位前純孝節儉,登位後暴露本性,廣納美人,廣建宮室。天資聰敏,有英邁之氣卻無容人之量,殺兄殺侄,殺宇文弼,賀若弼,高穎等,自絕人倫,自毀長城。有北巡雁門,睥睨天下之時,也有三徵高麗,民怨沸反之日。修京杭運河,是他難得的善政,卻弄得被人譏之用“水殿龍舟”去江都賞瓊花。


嬴政,楊廣,皆心高氣傲志存高遠之輩,都會折騰民力。一個把祖宗基業發揚光大,並影響中華民族歷史走向幾年;一個本可以憑祖宗基業做個守成之主,卻弄得天下沸反盈天,自己也身死國滅。至今千里通波的運河彷彿在說:兄弟,你太會搞事了,且沒一個搞成,興亡都是民姓苦,叫你一聲暴君,不冤!


施文宇20131130




首先,他是明君嗎?

我們對於是否是明君的判定標準是:開國之君,守成之君,中興之主,待興之主。只要符合其中一條,就可以稱之為明君。這四點,隋煬帝可以說是完美的避開了,沒有開國立業,又何來的守業有成呢!沒有中興國家,也自然不是待興之主了。



其次,他是合格的皇帝嗎?

這點也十分遺憾,他也不是。作為皇帝的他,沒有守住他父親楊堅和他的家業,導致了隋王朝二世而亡。作為皇帝的他,沒有保護好自己的子民,百姓流離失所。在位14年,徵調民夫數以千萬計。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以他對後世的貢獻說話。那我們就來說說他的貢獻,最大的貢獻有以下四條:完善科舉制,修大運河,重開絲綢之路,擴展版圖。

我們一條條地來說說:

一,科舉制開始於南北朝,在他父親隋文帝時期廢除九品中正制,採取科舉制,隋煬帝呢,只是在原有科目上加上了進士科而已,這麼看來,也不及他父親。



二,修運河。隋煬帝修運河只是利用自然河道,或者是疏通好之前的運河,這能叫大貢獻嗎?



三,重開絲綢之路就不用說了,歷史上開設絲綢之路的帝王,少說也有八九個吧,這也不算什麼大貢獻。

四,擴展版圖,這不是每個當代皇帝都必須要做的事情嗎,也不能算貢獻,這是他的使命。

所以,如果隋煬帝都能算千古一帝的話?那麼,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等又算什麼呢?你說呢?


歷史壹加壹


秦始皇為什麼被後世稱為“千古一帝”?那是因為自三皇五帝開始,每個朝代的建立都是開國皇帝以施“仁政”為主完成天下的統一,唯有秦始皇是依靠“法家”思想“掃六合”,建立起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

秦始皇的偉業不光是前無古人,更後無來者。在《毛澤東的讀書生活》一書中有提到,一代偉人毛澤東曾說過,自秦始皇之後,各個朝代的更替都是以農民起義的方式。

像“草莽英雄”漢高祖劉邦創立西漢,吸取了秦朝的經驗教訓,對民眾施以“休養生息”的政策,促進了漢朝的穩定發展,到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一舉顛覆漢朝的統治,進入了群雄割據的三國時代。

秦朝的出現也並非偶然,這可能跟上一個朝代周朝長期實施“懷柔”政策有關,大家都聽過著名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故事,春秋時期的楚莊王剛上位時迷戀於聲色犬馬,不問朝政,後被大臣提醒決定發奮圖強,勵精圖治率領楚軍打敗了當時的霸主晉國。

楚莊王舉兵北上一度兵臨東周的首府,“飲馬黃河,問鼎中原”,但當時的東周皇帝派人去慰勞楚軍,說楚莊王並非“仁義之師”,沒資格“問鼎”,一舉打消了楚莊王繼續北進的念頭,東周列國志也持續了幾百年。

秦始皇也不是誰都能當,像蒙古帝國時期的蒙哥汗,他所領導的蒙古鐵蹄一度橫掃歐亞大陸,被譽為“上帝之鞭”,但蒙哥汗起兵滅南宋時,不去走開闊的襄樊路線以發揮自己的騎兵優勢,而選擇入川艱難行進,或許是覺得騎馬馳騁沙場還不過癮,偏要去學中華文化中的“龍騰四海”,結果命喪川中釣魚城。

後來的隋朝不過是借鑑秦始皇之後朝代的模式,後被李世民興的“仁義之師”所滅,所以隋煬帝怎麼比得上“千古一帝”秦始皇呢?





看繪本學畫畫


最近有很多人有為隋煬帝帶節奏的,說他是千古一帝,氣的我真的想把說這句話的人從屏幕那一端揪出來。一個亡國之君憑什麼跟秦始皇漢武帝那樣的皇帝比。這樣說有很多人可能不服氣,可是歷史就是如此,不要跟我說歷史被人黑了或者改了。研究歷史不看史書記載其餘都是在扯淡。因為你瞭解的東西也是從史書長得來的。比如楊廣開進士科,修運河哪一樣不是史書記載的?

現在對楊廣功勞存在爭議的有三個,一科舉,二重開絲綢之路,三修運河,我一個一個說。

一是科舉,很多人說煬帝開創科舉,首先科舉文帝開創,煬帝在其基礎上增加了進士科。但隋朝門閥勢力眾多,科舉制實施起來難度頗大,真正實行的還是九品中正制。直到隋朝滅亡,唐朝建立,門閥制度支離破碎。經歷了李世民一直到武則天時期才正式被完善。科舉的功勞說實話李世民武則天功勞比隋煬帝大多了。舊唐書也記載:進士科起於隋大業中,場帝始置進士之科,當時猶試策而已。”意思就是隋煬帝設置進士科不過在當時只是牛刀小試,根本沒有正式實施。比起真正的實施和完善者太宗和武則天煬帝的功勞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在隋朝通過科舉制選拔的人才史書這樣記載:秀異之貢,不過十數"就是當時科舉制從選拔,考試題目到考官一系列制度根本不完善,科舉制的發展和完善主要是在唐朝。楊廣設置進士科為唐朝起到了借鑑作用。不過相對於太宗和武則天作出的努力,煬帝在科舉上的功勞實在不能與以上二位相比。

第二重開絲綢之路,這個可以說算不上功勞,因為每朝每代皇帝都有這樣的舉動,唐朝太宗,武則天,玄宗,漢朝就不必說了。況且三徵高麗勞民傷財也沒取到是什麼實質性的效果。後來更是在大業十一年在雁門關被突厥圍了起來被打的縮在江都不敢出來。隋書煬帝紀有明確記載,不相信可以去查。

第三就是大家最關心的修運河問題,這個問題最複雜也最具有爭議性,在修運河煬帝出發點究竟是為了上江都享樂還是方便南北文化交流已不重要,首先為了修運河不顧民生,勞民傷財累死幾十萬民夫。這已經有傷天和。有人會說煬帝是千古一帝,這個不過是他急功近利了一點,廢話,歷來有那個千古一帝會不顧民生不顧百姓累死幾十萬民夫的?這就是楊廣身為暴君的一個體現。再來就是煬帝在修運河上究竟有多少功勞。首先明確一個概念,現在的京杭大運河與那時的隋唐大運河不是一個概念。現在的京杭大運河在元朝正式修建而成。而楊廣在那時候修建的隋唐大運河是就借用了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在用的河道,歷史要追溯到距今2400年前。具體百度百科大運河有答案,吳國開鑿了胥溪、邗溝、黃溝三條運河。自胥溪開鑿完成後,吳人可東自太湖,沿胥溪西上,直到今蕪湖附近後轉入長江,再渡過長江往北沿柵水到巢湖一帶北入淮水。總之在這之前運河河道已有,不過個人還是要佩服一下楊廣,就算是利用原有河道,事實上這樣的工程還是太龐大了。而且質量上存在嚴重問題,後來得唐朝武則天為了使用大運河進行了多次的疏通和擴建,這就是為什麼稱為隋唐大運河的原因。

總得來說楊廣不是一無是處,對歷史有一定功勞。但是他的功勞並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大。隋朝開皇年間人口890萬戶,而到了大業末年僅剩180萬戶。煬帝統治年間百姓苦不堪言,以土為食。亡國之君也配稱千古一帝?



天行之路s


兩個人的功績可以說不分上下。秦始皇能夠統一中國是靠了他父輩幾代人的努力到了,秦始皇已經瓜熟蒂落了,統一六國也輕而易舉,所以我認為這個功勞並不能完全算是秦始皇的,當然換了別人盜了秦始皇的位置,一樣可以統一六國。但秦始皇的特殊貢獻在於,實行郡縣制,確立了中國2000年的封建制度,統一文字和度量衡,文字和語言的統一使華夏民族的認同感和凝聚力更強了。對度量衡的統一掃除了國家內部的物質交流的障礙。總體來說,秦始皇最大的貢獻就是最終促成了漢民族的形成。並使漢民族有一個最大的特性,那就是團結。反觀隋煬帝所做的事情。雖然修運河,徵朝鮮都是醉在當今,功在千秋的大事。但太過急功近利,引起百姓不滿,各地紛紛起義,弄得民不聊生。再加上中國篡改史書的鼻祖唐太宗李世民的惡意詆譭和攻擊,隋煬帝便變成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三大暴君(夏桀,商紂,隋煬)之一。


不如一醉1982


隋煬帝在歷史上的名聲可不好。

在中國傳統中,儒家治國注重對於人民的愛護,而隋煬帝在位期間雖然也有很多戰功,比如攻破了吐谷渾等,也開通了大運河澤被後代,但在當時大量的使用軍隊,使用民力,造成農民起義大量爆發導致隋朝滅亡。所以從亡國之君以及對人民的態度角度來說,隋煬帝算不上好君主,更不能稱千古一帝了。

秦始皇千古一帝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統一天下。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前,雖然名義上各國都屬於周天下,但實際上在春秋戰國時期的400多年間,中原大地一直處於分裂,戰亂之中。因此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中原的分裂局面,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二、實行郡縣制,開創統一的中央集權王朝。在秦朝之前的夏商周時期,雖然天子也是天下共主,但天子的權力實際上只到了各個諸侯,無法直接到達底層人民。諸侯具有在封地內的一切權力。所以當時的天子所擁有的權力是號令諸侯的權力,並不是號令天下的權力。因此當諸侯國強大之後,天子也對於諸侯國來說也就沒有實際的號令權力了。

但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是真正的對全國實現了權力到基層人民(雖然是通過官員行使,但官員名義上只是借用皇帝的權力)。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全國實行郡縣制,去除了分封諸侯國的形式,完全瓦解了夏商周以來的奴隸制度,並在中國大地上第一次建立中央集權王朝,從此後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三、從文化上統一全國。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以秦國使用的小篆推行全國使用,實現了文字的統一。為了統一各地計量形式,對全國的度量衡進行了統一,實現了全國計量的一致,保證了國家對各地稅賦、俸祿的統一,促進了各地經濟交流的興旺。文化上的全國統一,促進了全國各地的加速融合,有力的削弱了各地割據勢力的影響。

四、修建長城、直道等軍事防禦設施。秦始皇完成六國統一了,為了抵抗匈奴,在北面連接了秦、趙、燕原有長城,形成了縱觀整個中華文明2000多年的軍事防禦體系。另外為了加強對於各地的控制,還修建了直道和弛道,以及進攻嶺南所需的靈渠,大大加強了各地行走的方便和交流,有力的推進了之後全國的統一。

所以秦始皇實際上是中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歷史規律的起始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