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这些藏匿在大街小巷中的“三亚味道”,才算来过三亚!

小吃,可谓是每座城市最具代表的特色食物,它没有特色菜式广为外人所知,但却代表着当地饮食文化的特色,也是本地人的味道记忆,甚至难以在除此之外的地方找到一模一样的口味。小吃或藏匿于街头小巷之中,或随着热捧在闹市街头有着专属的店铺,甚至成为多年的招牌老字号。本期,我们盘点三亚的特色小吃,为您推荐不可错过的独特美味。

红糖柠檬水

吃过这些藏匿在大街小巷中的“三亚味道”,才算来过三亚!

在第一市场的路口,总能看到一些摊位摆放着一堆带柠檬片的塑料杯和一个保温的大水桶,这就是一个常见的红糖柠檬水摊位。与普通冷饮店内的青桔柠檬不同,三亚的红糖柠檬水采用的是本地绿柠檬,几片绿柠檬用棍子挤压出柠檬汁,加上一勺特殊炼制的红糖水,再直接加入冰水,不到1分钟,一杯红糖柠檬水就做好了。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喝上一口,冰爽的口感混合着柠檬的酸味,再加上最朴实的红糖味,可谓是夏日里最适合的解暑饮料,也是三亚独特的冷饮之一。

赏味指南:第一市场的路口内随处可见。

椰奶清补凉

吃过这些藏匿在大街小巷中的“三亚味道”,才算来过三亚!

在三亚随处可见椰奶清补凉的小店,作为三亚特色小吃的招牌,也是本地人与外地游客最受欢迎的消暑甜品之一。绿豆、红豆、薏米、玉米、芋头、通心粉、西瓜等等看似不相关的食材,加入由椰蓉和椰子水制作而成的新鲜椰奶中,最后再加上些许椰丝,一勺吃下去,一种独特的口感与奇妙的美味在口腔内化开。清补凉是海南本地的特色小吃,虽然基本食材类似,但是唯独三亚是采用椰奶进行调制,口感十分的香甜浓郁。

赏味指南:三亚市外贸路口、文明路、商品街一巷、和平街等大街小巷均有出售椰奶清补凉的店铺。

水果炒冰

吃过这些藏匿在大街小巷中的“三亚味道”,才算来过三亚!

对于不少三亚的小孩而言,童年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台炒冰机,这种特殊的制冷机器,倒入新鲜果汁后,不停地进行翻炒,看似在炒菜,实际上却在不停地制冷,在不断地翻炒下,一份水果炒冰也就做好了,再加上一勺花生碎,口感更加丰富,也被誉为是“三亚本地冰激凌”。因为三亚生产各类水果,水果炒冰全部是选用当季的新鲜水果制作,客人可以同时选择两、三种不同的水果,加入牛奶或水,以及炼奶增加甜味,甚至还可以要求在炒制的时候加入水果果粒,在软糯的炒冰口感里还可以享受到果粒的厚实感,味道十分鲜美。芒果炒冰、榴莲炒冰、番石榴炒冰等口味都很受欢迎,也是三亚夜宵时间必不可少的消暑甜品。

赏味指南:第一市场夜市、丹州小区夜市、南边海渔村等夜宵排档均有售卖。

辣椒盐水果、酱腌水果

吃过这些藏匿在大街小巷中的“三亚味道”,才算来过三亚!

在不少外地人看来,在三亚水果的吃法非常难以理解,甚至可以被誉为“黑暗料理”。这是因为当地有着独家“配方”,一种是辣椒盐,辣椒粉混合着食盐,直接洒在泡制后的青芒果、菠萝、西瓜上食用,不仅可以激发出水果的甜味,还可以减少青芒果等水果原本的酸涩口感,这种独特的口感还可以带来不同的美食体验。还有的店家则提供的是由黄灯笼辣椒加盐作为蘸料,咬上一口水果,一边感受辣椒的辣度,又被水果的甘甜所治愈。

还有一种是则是酱腌水果,各式水果、瓜菜用盐水浸泡在玻璃缸中,食客们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几样,用小刀加工切块,混合搭配,再浇上独特风味的咸辣酱汁,就是一道十分开胃可口的小吃,深得人们的喜爱。这些酱汁有的是用红糖进行调制,有的则是以生抽、酱油作为主要原料,还有的可以选择虾酱作为蘸料,各家的酱料味道不同,水果的口感也会各有特色。

赏味指南:多见于各大小农贸市场内,如第一市场、第二市场等。

鸡屎藤

吃过这些藏匿在大街小巷中的“三亚味道”,才算来过三亚!

鸡屎藤是用新鲜鸡屎藤叶和浸泡过的大米为原料而做成的一种消暑特色小吃,最初不仅名里带鸡屎,而且形状色泽也和鸡屎相似而让第一次吃的人有点抗拒。但是,正如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一般,鸡屎藤虽然长得丑但是拥有着难挡的美味。海南人认为鸡屎藤有着清热降火的功效,将其与糯米粉搓成如小虫状的粑仔,再同姜丝、椰丝等一起沸水入锅,再加适量红糖,一碗降火消暑、美味可口的降暑小吃就做好了。

赏味指南:群众街、建设街(一品汤砂锅斜对面)、第二市场。

薏粑

吃过这些藏匿在大街小巷中的“三亚味道”,才算来过三亚!

又叫做椰丝糯米粑,其主要是用糯米制成,里面包裹着以新鲜椰肉丝、芝麻、碾碎的炒花生、白糖等配成的馅,再用椰子树叶包起来,蒸熟后趁热食用。因为新鲜椰肉丝自身带有油脂,加上加热后融化的白砂糖,整个糯米粑十分的香甜软糯,因为使用椰子树叶包裹,在蒸煮后会带有一丝的植物清香,又方便拿取,可谓是下午茶必备点心之一。

赏味指南:第一市场大门附近。

蛋散

吃过这些藏匿在大街小巷中的“三亚味道”,才算来过三亚!

这原本是海南当地婚丧嫁娶时必备的一样食物,也是婚宴上必备的一个小吃,其用面粉、鸡蛋、猪油等制成,作成类似于麻花结的形状下锅油炸,再裹上麦芽糖即可食用,口感香脆酥甜,特别是趁热食用更加好吃。如今,在部分小吃摊上也会有蛋散供应,非常受到欢迎。

赏味指南:群众街、南海一巷。

港门粉和港门酸粉

吃过这些藏匿在大街小巷中的“三亚味道”,才算来过三亚!

海南的早餐有着各类“粉”可以选择,而属于三亚本地小吃的则是港门粉和港门酸粉,虽然名字中都带有港门,但前者是用细嫩的粉条配上新鲜海鱼做成的鱼饼片,再加上花生、炸虾皮、豆芽、腌制好的酸菜或者白花菜,最后加上用猪大骨和海白螺熬成的高汤做成的热腾腾的汤粉,多为本地人早餐时爱享用的美食;后者则是用香滑爽口的地瓜粉,配上稠软弹牙的米糕,及花生粒、萝卜干及精心熬制的酸豆汤做成的一种凉粉,是三亚人特有的一种消暑“冷面”。

赏味指南:儋州社区儋州一巷、老铁路通道(近儋州社区)。

糖水年糕

吃过这些藏匿在大街小巷中的“三亚味道”,才算来过三亚!

在海南有很多样式繁多的年糕,其中糖水年糕是很多本地人童年时熟悉的味道。在鸿港市场的路边摊上,仍能找到贩卖糖水年糕的老阿婆。从一整圆块的年糕上切下一块,分切成更小块装入碗中,再淋上浓稠甜蜜的红糖水,阿婆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十分娴熟。年糕软滑弹牙,沾上红糖水的甜美,简单而难忘的味道。

赏味指南:鸿港市场、建港路路边摊。

渔村炸鸡

吃过这些藏匿在大街小巷中的“三亚味道”,才算来过三亚!

在三亚渔村炸鸡是南边海鱼村非常特殊的一道小吃,而且是只属于这个渔村的特色美食。这里的炸鸡与我们平常在KFC等快餐店里吃的炸鸡不同,其做法是将小鸡肉块包以特有的面料下锅沸炸,直至红脆酥香,再配上特有的酸甜蘸酱,酥脆的小块炸鸡,配上蘸料,既祛除了炸物的油腻,又衬托出了鸡肉的鲜嫩,十分的美味。

赏味指南:南边海渔村4巷~7巷间。

温馨提示:

购买海南三亚农产品可下载“三亚农产品”APP,或进入京东商城“三亚扶贫馆”,亦可前往下列实体店购买:

1、三亚市扶贫农产品产销服务中心(明珠广场店)(地址:三亚市解放路国税大厦旁公益性平价市场)

2、三亚市大小洞天旅游区扶贫农产品展销中心(地址:三亚市大小洞天旅游区内)

3、三亚市政府菜篮子保基本蔬菜平价专营区(回新店)(地址:三亚市回新村清真南寺附近)

4、三亚市供销社藤桥扶贫农产品产销服务中心(地址:三亚市藤桥镇海棠湾综合市场旁)

5、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扶贫农产品展销中心(地址:三亚蜈支洲岛旅游景区内)

6、三亚天涯海角旅游区扶贫农产品展销中心(三亚天涯海角旅游景区内)

7、三亚市路每家超市扶贫农产品展销中心(地址:三亚市吉阳区凤凰路嘉宝花园一楼)

想了解更多三亚扶贫、农业资讯请互动微信号:HAK8600 139075786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