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我是见证者,也是执行者——老党员马希泉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改革开放40年」我是见证者,也是执行者——老党员马希泉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改革开放40年」我是见证者,也是执行者——老党员马希泉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两位老人重温旧日回忆

冬日的一个下午,记者来到九原区花园社区老党员马希泉老人的家中,老人向记者讲述了改革开放40年间九原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

马希泉老人和妻子赵培林党龄已有47年,均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从1971年开始,马希泉先后任过小学校长、学区书记兼校长等职,在教育行业一干就是35年。

“1979年我刚去共青学区的时候,西甲浪湾等四所小学还都是土坯房,学校没有大门、院墙,连学生的桌凳都是泥桌凳,上面刷一层油漆,办学条件十分简陋。”谈到当初办学条件之艰苦,79岁的马希泉依然感慨万分。

「改革开放40年」我是见证者,也是执行者——老党员马希泉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教师合影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为了改变教学面貌,在1982年到1987年这几年间,马希泉利用寒暑假、节假日,走村串户发动群众集资,动员企业、个人、场属各单位向学校献工献料,帮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共筹集了257万元将4所小学进行翻修,建成青一色标准教室,将教学设备配备齐全,总建筑面积近一万平方米。在当时堪称九原区一流学区,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的表彰与奖励。“没有改革开放给老百姓带来的巨大实惠,把大家的腰包鼓了起来,谁能拿出钱给你捐资助学?大伙儿都富了,就更容易把钱集中起来办大事。看看现在,孩子们上学条件越来越好了。崭新的教学楼、实验室、塑胶跑道,配上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接通了互联网教学,面对面上课,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马希泉骄傲地告诉记者。

「改革开放40年」我是见证者,也是执行者——老党员马希泉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共青学区全体同志合影

谈到改革开放日子里的变化,两位老人不禁感叹。以前在共青农场,每次出门必须掐着点等车,因为16路车一天才通两趟。那时候家里能有辆“二八”自行车都很不容易,像买缝纫机、自行车,没有凭证票都买不着。1961年买的缝纫机,现在还能给孩子们扎鞋垫用。“改革开放前,很少有人家能有台电视机,为了看电视,我们得跑五六里地外去。到了1982年,我们家才买了第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这些年来家里的电视机也是小的换大的,厚的换薄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了。”谈到家居变化,马希泉高兴地拍了拍大腿。

「改革开放40年」我是见证者,也是执行者——老党员马希泉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日落斜阳,与两位老人的交谈意犹未尽。从他们的言语中可以感受到,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九原区老百姓生活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从“二八大杠”到高档汽车,从挖井取水到直通饮水,从土坯平房到高楼大厦,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最近一起锻炼的老人们说这不知不觉又快过年啦,以前天天盼着过年,能吃顿好的。现在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天天像过年!”马希泉老人说,现在日子好了,又有好政策,像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尤其这些年调资,养老金也一直在涨,去哪找这么好的生活呢。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落在马希泉两位老人身上,老人笑着,是那样的开心。

采访临别之际,老人告诉记者,改革开放这40年,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百姓越来越幸福,这都得益于党的坚强领导。我们这一代虽然老了,但我们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执行者,现在我给孩子们讲更是传承者,将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告诉给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图、文:融媒体中心 周正祥

「改革开放40年」我是见证者,也是执行者——老党员马希泉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改革开放40年」我是见证者,也是执行者——老党员马希泉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扫描二维码

关注九原发布

「改革开放40年」我是见证者,也是执行者——老党员马希泉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改革开放40年」我是见证者,也是执行者——老党员马希泉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40年」我是见证者,也是执行者——老党员马希泉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改革开放40年」我是见证者,也是执行者——老党员马希泉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40年」我是见证者,也是执行者——老党员马希泉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