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的奧祕:運氣、突破性收入與個人努力

資本的奧秘:運氣、突破性收入與個人努力

現象

為什麼有些人財富過人,可以享盡物質文明的一切創造,有些人大權在握,彷彿坐擁一切主宰和慾望。而另外一些人(大部分的人),只擁有極少或有限的資源,需要一直持續性的努力,維持現有的生活,然後儘可能的稍稍提高一些,就很不錯了。這些人或許心中曾經對未來有美好的憧憬,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最終會慢慢接受一個遠低於期望,也不至於無法忍受,還算過得去的現實。

相反,擁有財富和權利的人,並不需要持續性的努力,他們的回報取決於他們的決策質量。甚至不需要努力,都可以自動獲得回報,或者不需要回報,現有的一切就已經足以他們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這種現象,就是馬太效應,擁有的越多就會獲得更多,擁有的更少就會越來越少。資本就是決定一切的物質基礎,而資本的分配是符合二八定律的,也就是少數人掌控了大部分資源,剩下的小部分資源給大部分人來分。

“黑天鵝”的作者認為,形成馬太效應與二八分配的原因,是贏家通吃,偏好依附,積累效應,甚至是分形隨機,所以歷史數據積累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概率。

其實資本是物質文明最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能量轉換的另一套計量方式。

資本就是答案

人們現在使用的產品,越來越精細,越來越複雜。所以需要分工合作,每個人負責一部分,形成有組織的生產創造,就是公司。個人很難創造出達到人們預期(或超出預期)的產品,就算能也很難量化生產,除非是邊際成本可以忽略不計的複製拷貝。

資本家,有了資本就可以完整的構建一個產品的生產過程,獲得其中的大部分利潤,其結果肯定是賺錢的。而產品製造的難度越大,形成產品製造的壁壘,就會越賺錢,比如房子、汽車、飛機、芯片。並且越有錢就會越容易賺更多的錢(資本強化產品和服務),越沒錢就越難賺到錢(沒有獲得利潤的路徑和籌碼)。

其中,產品製造的壁壘,可以是資金壁壘(銀行貸款,風險投資,家族財富),可以是技術壁壘(專利(高通),秘方(可樂),研發實力(谷歌)),可以是權利壁壘(政策保護,綠色通道,天選之人),可以是經驗壁壘(試錯積累),可以是品牌壁壘(百年老店),可以是資源壁壘(人脈,關係,繼承),可以是地域壁壘(人口紅利,防火牆,版權選擇性保護),可以是文化制度壁壘(基因編輯,隱私數據),等等。

還有更難製造的產品連資本家(因為政策和能力)也很難創造,比如高鐵、火箭、飛船、衛星、核電站,需要國家來構建完整的生產線。當然,其結果不僅可以獲得經濟利益還有政治利益。

那麼沒有資本,無法構建產品製造的生產線,就必須只能參與產品製作過程的某一個環節。也會被資本控制者洗腦,被灌輸多勞多得,能者多勞的價值觀。這個觀點本身沒有問題,但迷惑性在於可獲得的,永遠是不成比例中的小部分價值,資本擁有者才是獲得最多的,其次是風險和責任承擔的越多,獲得的就越多。

通常來說,一個非虛擬數字產品(如程序、軟件、遊戲等)的物料成本佔價格的20%-40%,而接近50%的是產品毛利潤,最後剩下的10%-30%是研發、銷售、運輸等

其它費用

產品製作需要的是,深度鑽研、打磨細節、埋頭苦幹、這些都是持續性努力。資本擁有者的篩選原則就是,能力至上(最重要的其實是執行能力,執行可持續性的努力)。而資本擁有者甚至都不需要了解產品細節的任何技術問題,他們需要的是宏觀上的決策質量(而非持續性的努力)。

馬太效應再一次出現了,越是做微觀細節越做不了宏觀決策,越是做宏觀決策,越是能學習到到如何進行高質量的決策。而獲得具有可突破性收入,往往就是取決於決策質量,而不是持續性的努力。決策質量的目標就是確定方向,正確方向的風口,所產生的槓桿力量擁有質變點飛躍式的效果。

那決策質量算不算一種能力,可以算,但這是一種獲得門檻很高的能力,需要特定的場景和資源,以及數據來訓練。而就算擁有了,如果沒有原始資本,就仍然無法獲得階級躍遷——成為資本的會員。比如CEO仍然可以是拿工資的執行者,但反過來,如果擁有了原始資本,比如依靠運氣(創業、彩票、比特幣),這時候就可以使用資本創造決策能力,自己積累(創始人做決策者)或僱傭有決策能力的人(獵頭決策者)。

專業技術能力(微觀做功能,完善產品),管理能力(宏觀做協調,保證產品),是截然不同的能力。但都是為資本所服務的,資本有一種特殊的能力,就是創造任何能力。資本擁有者,完全可以把產品製作過程當做一個黑盒(風投),注入資本的黑魔法,測試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是利潤的增長和翻倍(追求長期回報,而非短期得失)。

所以,社會階級並不是能力越大,階級就越高,而是資本越多,階級就越高。而人與人,生物學上的差異真的沒有那麼大,或說不足以產生物質層面的巨大差異(背後是運氣決定的巨大差異)。

能力是客觀存在的,也不可否認能力對結果有不可忽略的影響,但具有迷惑性的是,資本擁有者創造了能力的篩選準則,他們需要“有能力”的執行者,去完善並提高產品生產的質量和效率,並讓人們覺得“有能力”就可以接近資本,而接近感覺上就像擁有,但實際上能力和資本之間只有一層虛幻的確定感。

資本才是答案,有資本就可以創造能力(能力的形成強依賴於資本),有能力卻很難創造資本。資本甚至可以準確預測未來,比如某一領域的資本大佬一起討論,未來這一領域的發展方向。結果不久,這一領域就真的向這個方向發展了,其實不是資本大佬預測對了未來,而是他們一起合作確定了方向,一起創造了這個領域的未來。可見,預言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一個預言的未來。(權利也是類似的,權利也是資本的一種)

另外,資本意味著更多的“可選擇性”。“反脆弱”的作者認為,如果你有“可選擇性”,那麼你就不太需要智力、知識、洞見、技巧,或者那些在腦細胞中發生的複雜事情。因為你不必每次都正確。你所需要的只是不做不明智的事情,以免傷害自己(比如忽略某些事情),隨後就能在有利的結果發生後樂享收益了。(關鍵是你的評估並不需要預先進行,只要在結果發生後進行即可。)

所以,我們以為靠我們的技能成就的許多東西,其實大多來自選擇權,而且是被妥善運用的選擇權,因為選擇權賦予人獲取有利因素,而不受不利因素影響的機會。

資本的來源

繼承,是最直接最普遍的來源。

我們並不是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最開始,也不是在最最後。有沒有想過,任何一個現存的人,順著其家譜也就是生物遺傳鏈,一代代往上數,結果會怎麼樣?

會看到類人猿,看到非洲祖先,看到哺乳動物,看到爬行動物,看到魚類,最終看到單細胞生物。中間任意一環的缺失,都會導致現在這個人的消失(可能有更多的子節點)。有沒有想過,自己的祖先一定有一代,是一身毛在樹上,手裡可能還拿著香蕉,並且同樣是其它很多子節點人類的共同祖先。

人與人之間的生物學差異是極小的,尤其是在剛出生的時候,這時候大腦數據一片空白,大腦的很多的差異性都是來自環境數據的積累(資本嚴重影響環境數據的接受和處理),形成不可預測的概率選擇,影響並決定了大腦的動態神經網絡結構的構建,從而影響了大腦的性格、情商、智商和各種能力等等。

繼承鏈上獲得的資源,不僅包括家庭環境、生活圈子、教育資源、社交圈子、知識技能財富的傳承,還有基因。這些都是大腦發展過程中,因為環境數據的不同,所形成巨大思維想法差異的來源。這是一種不可控的運氣(先有了確定的結果,在思考過程的概率,其實概率在思考的之前就早已確定了),出生點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第三世界國家,亦或是戰亂國家,是貧窮還是富有,這是卵巢彩票。

而資源是在遺傳鏈上進行傳遞和積累的。 ​​​​

那麼個人努力確定可以積累原始資本 ?

不 !這是一種典型的敘述謬誤,混淆了資本積累可能來自於個人努力,與個人努力一定可以積累資本的區別。還有證實偏差,這是在媒體不斷渲染之下的,一種為內心確定感尋找證據的傾向。

而媒體一部分是被資本操控(資本需要個人努力),一部分是為了迎合大眾(個人被洗腦,喜歡不斷強化努力的作用),還有一部分是受到了後見之明的誤導(媒體從業人員,也會被人腦的工作機制所左右)。

黑天鵝的作者認為,我們對自己認為熟知的事物確信不疑,我們顯然無法瞭解自己的無知程度,無法確切瞭解自己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我們總是高估自己對世界的瞭解,卻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當我們回顧以往時,由於後見之明,對有些事會產生虛幻的確定感,因此我們變得過於自信。

所以,我們低估了世界的不確定性,高估了自己對過去發生事件的確定感。有些事情這麼做可以得到一個確定的結果,但原因卻不是自己原本以為的那樣,這個真相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很多問題,人們也只能看到一個側面,然後大腦會補全過程和原因,接著深信不疑自己的觀點且很難改變。

但如果個人努力可以換一個詞,就可以說的通了,那就是運氣,個人運氣確定可以積累原始資本。那麼,回到繼承。順著繼承鏈來看,原始資本最開始是出現在哪裡的,最終會發現還是繼承鏈上某一代的個人,而個人運氣形成了積累原始資本。

所以結論就是,資本的來源有兩個,運氣和繼承,而繼承最終還是來自運氣,所以只有運氣和虛幻的自以為是

運氣

首先,個人需要努力的神話,來代替運氣。

因為運氣的不確定性,會讓大腦產生不好的生化反應,比如擔心和恐懼(人腦在面對未知時,更傾向於想象和預測不好的結果)。同時大腦也會啟動左腦強大的解釋能力,對看到一切向著自己想要的和想象的一切,開始(強行)匹配解讀,虛幻的確定感就下意識的產生了(不自知的連自己都騙)。

所以,確定感就是我們自己所認為所瞭解的,外部世界的因果邏輯關係,其中充滿了虛幻的自以為是。但如果沒有確定感,人們就會變的不安,就會恐慌,就會不斷尋找確定感。而大腦潛意識的工作模式,就是簡單輕鬆的找到確定感,如果想要儘可能的保證確定感不虛幻,就需要額外付出很多的努力去求證和驗證,就會活的很累很辛苦,相信沒人會願意這樣,也堅持不了多久。

關於努力,這是一個已經被神話的詞語。感覺只要努力什麼事情都可以做成一樣,但其實努力本身就是一種天賦和概率。努力讓人們有了一個虛幻的確定感,就是隻要努力就可以獲得怎麼樣的結果,感覺上自己與結果之間只有一個努力的距離。

“只要努力”,

問題就在這幾個字上,關鍵有時候是努力不了的,不是想努力就可以努力的,就算強迫自己努力也只會失去創造力和效率。那些能夠很早就發現自己的興趣,並有機會在此興趣上進行深入研究不斷努力積累的人,最終往往都會有很高的成就,甚至獲得階級躍遷,這是一種天賦和概率,更是運氣。

其次,社會秩序,資本發展,需要個人努力的神話。就像“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中所說的,信仰神話故事,讓人類可以空前大範圍的合作,從而創造了偉大的人類文明。合作,這正是人類突破自然法則,超越其它動物的根本所在。合作的基礎,就是需要一個共同信仰的神話故事,來協調數量巨大且充滿自由意志,以及貪婪與懶惰的人類。而個人努力就是現代文明社會,人們所共同相信的一個神話故事。

最後,資本的內核——經濟增長,離不開每個人的個人努力。可是運氣阻礙了個人努力,因為面對運氣的不確定性,人腦不會產生強大的對可能性的憧憬,同時運氣也無法滿足大腦尋找規律的內在需求。如果信奉運氣,結果就會導致行動力不足,且不能激發全面的主觀能動性,來超頻腦力和體力,以逼近對未來的憧憬,從而得到想要的結果。

所以運氣,自然就會被資本刻意掩藏在了個人努力的故事背後。而資本的方法就是利用媒體,對人腦的功能性漏洞,植入了一個“通過個人努力可以獲得階級躍遷的故事”,彷彿資本有規律性的和個人努力產生了,數學證明般的關係。

關於階級躍遷,那些被大肆宣揚的屌絲逆襲的成功故事,第一,是人們沒有看到背後不為人知的艱辛和付出,大概率人群是做不到的。第二,是這些階級躍遷的人除以想要躍遷的人數,概率接近於0(因為存在大量的未知沉默數據,而信息又喜歡傳播罕見事件)。

可見通過努力獲得階級躍遷的人,都是概率,毫無規律可言,都是後見之明,都是必要不充分條件。所以這個世界,不是我們努力想成為怎麼樣的人,而是我們被世界塑造成了什麼樣的人。就如同人的自由意志一樣,其實只是環境數據的表達。

所以我們看到,人腦善於忽略運氣因素,除了天性喜歡規律(規律容易理解),尋找規律(好奇探索慾望),簡化複雜(簡單容易記憶),強行解釋現象(證實偏差,敘述謬誤,後見之明,虛幻的確定感等)以外,還有對沉默數據的視而不見(或是獲得難度較高)。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體組織,亦或是公司國家,都喜歡避重就輕,報喜不報憂(包括犯罪率,財政支出,經濟增長,災難損失等)。

如果把那些沒有被大肆宣傳的失敗數據拿出來對比(數據龐大),就會發現個人努力對結果的影響是忽略不計的,運氣在主導著一切(不是完全隨機,而是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或者說有規律,還無法掌握)。

決策質量與可持續性努力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並不需要為每一個讀者,寫一次小說。但麵包師卻需要,為每次顧客的購買,製作一次同樣的麵包。

羅琳的非持續性努力之後(完成一部小說),收入取決於後續決策的質量,比如版權合作,影視權改編等。而麵包師的努力需要持續的製作,並且收入可預測。

利用決策質量來獲取的收入,會遠遠高於,持續努力所獲得的收入。所以,擁有資源的人,都是在利用決策質量創造收入,具體執行的人沒有決策權(最終最重要的決策)。

顯而易見,資本運作需要的是決策質量,產品和服務製作的過程需要的是持續性的努力。所以,拍板做決策的人根據等級,都會逐步脫離持續性的工作,轉而進行提高決策質量的信息積累。

但這裡有兩點,第一,決策質量事前很難評估(影響因素太多),充滿了自以為是和虛幻的確定感(證實偏差,簡化問題模型,只能想到自己知道到的和經歷過的),並且隨意的決策有時候並不比深思熟路的結果要差,很多的試錯才是必經之路。比如,深思熟慮的創業難道就能提高成功率,不,創業的成功率就是很低的,成功率依靠的是運氣。

第二,決策難不難?是不是需要付出比持續性努力更多的代價?為什麼決策者感覺好像很繁忙的樣子?比持續性工作的人還要忙。難是心理感受,不同的立場是無法理解的。成為了決策者自然就知道難不難了。重要的是,決策者的代價不是努力的程度和時間,而是承擔的風險和責任。所以,他們是用風險和責任換取了持續性的工作。

持續性的工作往往是艱辛和無聊的,被身體生物本能所排斥(包括懶惰),所以還要大腦額外的心智付出,才能維持持續性的工作,最終在連續工作10個小時之後,心智也難以在對抗身體的本能了(需要休息不然過勞死的風險急劇增加)。

但記住,人類的生物學差異很小(巨大差異來自於,運氣造成的數據在大腦中的積累),沒有人天生就適合做決策,沒有人天生就只能從事持續性工作,運氣促成和塑造了每一個人。(當然有人天生厭惡決策,有人天生喜歡追求持續性的細節完善)

具有突破性的收入

在很多職業中,不論報酬多高,收入總是受到限制的,收入取決於持續的努力,而不是決策質量。而且,這種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預測的,它會有變化,但不可能達到一天的收入超過餘生收入的程度,這就是職業報酬的突破性。

持續性的努力,對應著固定的可預見性的收入。非持續性的努力,對應著具有突破性的收入(也有可能一無所有)。擁有了資本,獲得突破性的收入是相對容易的,就如前面所說,資本打造一個有難度的完整的產品線,突破性的收入很大概率就會隨之而來。比如,豪華住宅,度假酒店,高級餐廳。

有些東西誰能先造出來,快速佔領市場,就能很快進入一個具有突破性的發展階段,最後有可能形成壟斷或贏者通吃的局面。還有些東西,只要能造出來就能獲得突破性的收入,比如房地產,購物中心,主題公園,這些是強依賴於資本的。

除了資本,突破性的收入還留給了運氣,一條獨闢蹊徑的道路。最典型的就是作家(容易量產,邊際成本很低),寫一本排行榜的暢銷書,收入的突破性是作者自己都難以預見的。這裡也有馬太效應,暢銷書作家的新書,更容易成為暢銷書,而沉默的作家是千千萬萬的。

在軟件行業的早期,軟件還很少,複雜度不高(不需要很多人合作),很多創業成功的神話,也都是個人開發出了,具有可用性和用戶需求的軟件產品(量產的邊際成本更低)。比如,早期壓縮軟件(PKZIP)和殺毒軟件(McAfee)等等。移動平臺的早期也是同樣如此,獨立開發者獲得了突破性的收入,比如我的世界(Minecraft)。這和作家行業有著相似點,但隨著軟件的複雜度不斷的提升,軟件越難越由個人開發者完成,但文學作品依然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完成創作。

正是這條需要運氣的具突破性收入的職業,讓個人努力被過度的強調和放大。然而一切都是平衡的,在收入具有突破性的職業上,收入分佈是非常不平均的,這才能帶來突破性,其代價就是風險。其過程充滿了激烈的競爭,並且是帶有門檻的競爭,比如,創意需要運氣,智力需要天賦,資源需要積累等等。

資本的意義

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機構公司國家,只要能創造人們真正需要的產品和服務,資本就會流向創造單位。資本在宏觀層面上,是人類需求的整體意志體現,由市場來調控,再宏觀一些則代表了能量轉換的宇宙發展方向。經濟增長是資本不會停止的追求,其背後就是對能量(信息)無止境的消費,是質量向能量轉換的熵增趨勢。

資本創造了現代社會共同的故事信仰,才能讓人類在全球範圍內高效的合作,去創造物質文明不斷進步的結果。那麼,人類的需求到底是什麼?好像無論多少多好的產品和服務都無法滿足人們的無止境的需求。

可見,宇宙為了完成它的計劃,不僅創造了資本,更在人體生化結構中植入了無止境的貪婪,來配合資本的運作。貌似無止境的宇宙,只能創造無止境的貪婪,這麼看人類就是宇宙自身一個層面的反射影像。

個人是身不由己的,其實資本也是給宇宙打工的,一樣身不由己。人類偶爾的滿足(無法滿足是痛苦,滿足是無聊,追求無止境的滿足才是目的),就像宇宙誘騙驅動人類運轉的糖果,充滿了虛幻感,而所有的一切都是宇宙演變過程的副產物而已。

個人努力

個人努力還有意義嗎?反正都是運氣。

這又是一個敘述謬誤,如果說,個人努力 + 運氣(決定性) = 結果。那麼,如果不努力,有什麼運氣也無法得到結果。

人腦虛幻了個人努力與結果之間的關係,這讓人類產生了一些盲目性,還有決策方向上的失誤,而大部分人在失敗過後,都需要承擔虛幻感所帶來的不良情緒,還有努力過程中對比感帶來的羨慕妒忌和自我否定。但如果正視了運氣的決定性作用,就有很大的幾率得到一個相對快樂輕鬆的生活和心境。

運氣很好的解釋了很多為什麼,為什麼別人那麼厲害?為什麼別人成功那麼容易?為什麼別人可以獲得那麼高的成就?為什麼別人懂的那麼多?為什麼別人知識積累那麼淵博?為什麼別人可以過那樣的生活?為什麼別人可以擁有我想要的一切?為什麼別人……等等。

人生不可控的因素太多,由於後見之明,讓人們以為自由意志決定了一切,但事實上就連努力本身都是環境所決定的。有時候狀態超好,有時候萎靡不振,並不是喝杯咖啡就可以搞定的,接下就會發現背後各種因素的互相作用纏繞,沒有一個是絕對可控的。運氣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它讓人覺它並不存在或者時隱時現。其實,一切都早已註定,每天每個人都在向著既定的路線和目標前進,中間或有波折或有意外,但這些都是寫好的,所以這個世界並沒有隨機與概率,這是運氣的黑暗魔法所施展的彌天大謊。或許能夠發現這一切,本身就是運氣。

然而,虛幻的確定感並不是完全不好,從宏觀角度來看,虛幻的確定感,正是我們能不斷行動的源泉。很多決策都是建立在虛幻的確定感之上的,但憑藉著不斷的調整,虛幻的感覺與運氣合作,最終變成了確定的現實。這樣人類整體就在虛幻的確定感的拉力之下(這是未來影像產生的可能性),不斷的抵達一個個發展的目標節點,人類會比從前更快樂麼 ?誰知道呢,但每個人都冷暖自知。

同樣,運氣還有一個功能,就是不要把個人努力緊緊的與結果綁定在一起。要抓住宇宙給我們的任務卡,創造人們需要的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這是本質,而不是成功的名氣與財富的積累。真正的去服務他人,服務人類,擁有服務精神去創造高效的能量轉換,而自己也需要享受別人提供的各種服務。當提供了人們需要的服務的時候,宇宙自然會把任務獎勵發送到你人生的揹包裡,那就是資本。

更或許,在短暫稍縱即逝的人生中,我們留不住什麼,也帶不走什麼,過程才是獎勵,旅途即是回報,行動就是人生唯一的答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