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男子为何不能娶日本女子为妻?

中国古代男子之所以不愿娶日本女子为妻,归根结底还是日本相当落后,主要体现在日本的婚姻制度。

研究日本婚姻的专家李卓写过一本书《家族制度与日本的近代文化》,称“日本人是带着原始社会自然的血缘关系的脐带进入阶级社会的。”

所谓“原始”,主要就是指他们保留着中国人不可接受的访婚制度,这种访婚制度跟现在某些少数民族走婚很像。

古代中国男子为何不能娶日本女子为妻?

(电影配图)

访婚是日本古代主要婚姻形式,其他国家在母系社会时期也有类似的婚姻形式,但日本对访婚情有独钟,延续较久,直到大化革新,日本仿照我大唐律令制度进行系列改革,访婚才被渐渐被官方取消。

一直到1860年代明治维新时期,访婚、一夫多妻等陋俗才被彻底杜绝。

古代中国男子为何不能娶日本女子为妻?

中国《三国志》中《魏书·东夷传》中对日本称之为邪马台国,其女王“卑弥呼”,曾向魏国皇帝曹睿求救,帮她灭国内的叛乱,可见在中国三国时期,日本是非常落后的。

那么,访婚究竟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古代中国男子为何不能娶日本女子为妻?

根据据《家族制度与日本的近代文化》一书中记载,访婚有3大特点:

1.因访而婚,无访不婚。

就是说,日本古代的婚姻是以访问女方家庭为前提条件的。具体做法为“暮合朝离”“若即若离”。

男女双方若相互有意,女方告之其家庭住址,就相当于婚邀。男方在晚上依地址来到女方家门外,以吟唱的方式叫开门,女方住在一间叫“婿屋”或“妻屋”的房间,与该男子圆房,完成一次婚约。

次日早晨天不亮,男子就要离开。之后该男子或许会继续来访,或许不来,完全依照两人感情。如果不再交往,男人继续与其他女人访婚,也毫无道德禁忌,这是日本人都支持的风俗。

古代中国男子为何不能娶日本女子为妻?

2.访婚之妻地位平等。

男人同时与数个妻子保持关系,而所有女子保持平等关系,她们之间却毫无往来关系。

3.不禁止同父异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

由此,日本出现了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结婚的情况。如敏达天皇的妻子就是其同父异母的妹子。

而中国在古代,婚约中对女子的忠贞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即便有媒妁之约,未经婚礼进入洞房,男女之间是不能见面的。甚至有些地区,比如中国的安徽,对忠诚于丈夫的女子还立贞节牌坊。网络上段子戏称日本人姓氏有“山下”、“边上”、“田中”等等以地点为姓氏,或许是起源于日本古代的访婚制度,因为访婚次数多了,有时候女子真的不知道出生的孩子是哪一位丈夫的,只能以大概的时间、地点来记录每一次访婚之约。

访婚在社会制度来讲,是女权社会的象征,是母系社会的产物。后来随着土地私有化,男人在社会地位上升,演变为娶妻生子式的家庭生活,这种落后的婚姻制度也就逐渐被取缔了。

你对日本的走婚制度有什么看法呢?不妨留言评论一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