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將領飛黃騰達三要素:聽話、聽話,還是聽話,譬如杜聿明

有網友總結,老蔣執政的用人標準:聽話、聽話、還是聽話。

但凡能做到這一點的國民黨將領,必能飛黃騰達,被稱為“豬將”的劉峙如此,連丟40城的湯恩伯也如此,今天我們聊聊另一個非常聽話的將領:杜聿明。

黃埔將領飛黃騰達三要素:聽話、聽話,還是聽話,譬如杜聿明

杜聿明的口頭禪是:按校長指示辦。

我們經常在影視題材中看到這樣的橋段,有國軍將領接到老蔣打來的電話時,立即畢恭畢敬地立正站好,連連回答:“是!是!按校長指示辦。”如果你注意一下,那麼這個人八九不離十是杜聿明。

濟南戰役期間,在接到蔣要求救援濟南的電話後,參謀官提醒他:“援救濟南,可以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我們則是鑽進共軍的口袋陣”,又說:“如果前線與南京的電話專線斷了,國軍才可能打勝仗。”杜聿明想了想,嚴肅地說:“校長的話還得聽。”

因為聽話,杜聿明一路飛黃騰達,哪怕多次把軍隊帶入絕境。

當然,除了聽話,杜聿明也是算黃埔系中比較有本事的人之一。他從進步雜誌《新青年》得到黃埔招生信息後,毅然投入革命的大軍中。在黃埔結業後,從廣州商團平叛,到崑崙關大捷,他用實力展現了一個軍人的素養。特別是在崑崙關大捷中,力克號稱“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這也讓他贏得了遠征緬甸揚國威的機會。

黃埔將領飛黃騰達三要素:聽話、聽話,還是聽話,譬如杜聿明

歡呼崑崙關大捷的將士

我有時在想,為什麼作為低級軍官,一線指揮員打仗都有理有條的,但在國軍中成為高級將領後,就變得一板一眼不知變通呢?或許,正是高級將領能夠親自聆聽他們校長的指示吧。

因戰功卓著,被欽點為遠征第一路副司令兼第五軍軍長的杜聿明,從此開始不懂打仗了。

遠征軍出發之前,杜聿明曾經就遠征軍的指揮權問題親自請示過蔣介石,蔣介石說:“你打電報向我請示再說。”果不其然,第一次遠征,由於英軍的甩鍋,遠征軍被日軍攆著打,根據史迪威要求撤往印度還是聽校長話的回國?杜聿明用實際行動作出了回答。

黃埔將領飛黃騰達三要素:聽話、聽話,還是聽話,譬如杜聿明

中國遠征軍

翻越野人山回國的第5軍受到了歷史性的重創,幾乎損失了所有的重裝備,而沿途的雨林、叢林裡的蚊子螞蟥、無法補充的補給,讓這支百戰精英幾乎損失殆盡。而同時撤退的孫立人,則帶著部隊幾乎完好退到了印度伽藍。但因為很聽校長的話,杜不但沒有受到處罰,反而被蔣大大褒獎,而孫立人雖然後期戰功顯著,但隨便就被老蔣找一藉口拿了下來,在島上謫居了33年。

黃埔將領飛黃騰達三要素:聽話、聽話,還是聽話,譬如杜聿明

因為聽話,解放戰爭爆發後,杜多次成為蔣的救火隊長。東北不行了,去東北,淮海不行了,去淮海。在淮海戰役中,黃百韜兵團被殲滅。當時,杜聿明的部隊幾次與解放軍作戰,均不利,士氣低落,已經喪失了與解放軍野戰決勝的能力。

杜聿明向蔣介石準備了“上中下”三策,但無論私下如何溝通,一開會蔣就反覆更改作戰計劃。比如當黃百韜被殲後,杜按計劃向永城撤退,結果半路打不通電話的蔣,派飛機專門空投親筆信,要求杜轉向濉溪,哪怕杜感到蔣的命令會導致全軍覆沒,卻又不敢不聽校長的話。結果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