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十八好汉之一,一生忠心于隋朝的来护儿

隋末唐初的历史人们都比较熟悉,自从隋文帝统一了全国以后,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使得人们的生活走向了正轨,百业俱兴,人们都已经安居乐业,但是当隋炀帝继位以后却没有像他父亲那样精心治国,反而是把民间变得民不聊生,紧接着就爆发了起义,想要推翻隋炀帝的统治,最后是在太原起兵的李渊笑到了最后,建立了唐朝,对于这段历史不仅有正史的记载,还有很多小说的描绘,其中小说里的隋唐十八好汉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虽然很多人物都是虚构的,今天就来说一说排在十四好汉的来护儿。

隋唐十八好汉之一,一生忠心于隋朝的来护儿

来护儿小时候的命运还是很不幸的,在一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好在由他的伯母将他抚养长大,因为所住的地方属于南北朝交界,战乱总是不断,而从小来护儿就有了建功立业的想法,在长大以后杨坚建立了隋朝,而来护儿就参军了,正式的成为了一名隋军,在参军之后经常渡江侦察,因为所积累的军功被封为了大都督,之后在战斗中又打败了了陈朝的将领,官职又得到了上升,在后来随军平定陈朝,立下了不少的战功,直接进位上开府,随后江南的豪强又发生了反叛,来护儿被任命为子总管,并且为主将杨素献计前后夹击,然后自己亲率士兵偷渡绕到敌军后方并且展开了突袭,成功的镇压了叛军,因此大功被封为了大将军和泉州刺史和襄阳县公,所有的叛军余党都被来护儿清除后,隋文帝对他又是大加封赏,而且又与蒲山公李宽平定汪文进叛乱,直接进位柱国,深的隋文帝的宠信,并且命人把来护儿的画像绘下,就是为了表彰他的功劳。

隋唐十八好汉之一,一生忠心于隋朝的来护儿

当时的隋文帝把来护儿叫到宫中,首先就是一番赏赐,他的儿子也被留在宫中担任了皇帝的禁卫武官,之后来护儿改封为瀛州刺史,在这段时间不仅让人们知道他只会领兵作战,而且治理城市也是同样出色,在当地深受百姓的爱戴,爱戴到当他离任的时候当地的百姓都不让他走,导致好几天都没有能够出城,而百姓们还在极力的挽留,并且上书朝廷请求让他留任,当时隋炀帝对来护儿的评价是名将良守,对他的待遇可以说满朝文武无人能敌,而且还封为了荣国公,而且隋炀帝对他也非常的宠信,在巡游江都的时候让来护儿护驾,对其进行了又一番赏赐以后让他祭扫先祖的坟茔,并且还宴请家乡父老与三品以上的官员到往来家的祖宅畅饮一日,可见对来护儿是多么的宠信,后来隋炀帝决定亲征高句丽,来护儿被任命为平壤道行军总管,进入高句丽后与高句丽的国王相遇,双方便展开了对峙,在来护儿的带领下轻松打败了高句丽军,并且斩杀高句丽的将领,但是因为不听水军副总管的劝告,带领四万精兵就杀入了平壤城内,果然这是敌军的计谋,当隋军进入城内大肆抢掠的时候已经乱作一团,这时候高句丽兵杀了出来,打败了隋军,只有来护儿带领几千人逃了出来,这一次亲征高句丽没有成功。

隋唐十八好汉之一,一生忠心于隋朝的来护儿

在第二年隋炀帝再次决定亲征高句丽,来护儿被任命为由海路进攻,但是这时候杨玄感诈称来护儿造反,以此为由起兵反隋,来护儿知道此事立马带兵返回,当时没有朝廷的命令是不允许大军撤回的,但是来护儿为了平叛不由分说的带兵返回,并且与宇文述平定了杨玄感的反叛,此事隋炀帝非但没有责怪来护儿私自带领大军撤回,反而对其又是一番奖赏,在次决定亲征高句丽,这一次来护儿带兵更加的勇猛,直接打败了高句丽军并且向平壤进攻,这时高句丽的国王便像隋炀帝请求投降,隋炀帝同意之后命令来护儿班师回朝,但是来护儿觉得三次出征只有这次的机会最好,能够直接攻破平壤并且生擒高句丽的国王,想要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不过在一干人等的劝说下,还是班师回朝了,回去以后随驾出巡塞北,不过却被突厥军围困在雁门关,当时隋炀帝想要带兵突围,可是来护儿极力劝说等待救援,果然各路隋军到达以后成功救援了隋炀帝。

隋唐十八好汉之一,一生忠心于隋朝的来护儿

后来的天下已经大乱,全国各地都爆发了起义,但是此时隋炀帝想要再次巡游江都,当时的来护儿并不同意,而是劝说隋炀帝应在洛阳指挥战局,不过隋炀帝并没有听从劝告,执意要去江都,可是到了江都的时候宇文化及展开了兵变,弑杀了隋炀帝之后来护儿也一同被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