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述现世为数不多的枭氏一族

追述现世为数不多的枭氏一族

枭源出于姬姓。属于帝王赐姓为氏的一个宗族。在史籍《姓谱》中记载:“隋炀帝诛杨玄感,改其姓为枭氏。”

普六茹·那罗延,就是隋文帝杨坚的鲜卑姓氏,其实他的族系是汉族,杨坚成为大隋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后,立即恢复了自己的汉姓。在杨坚还是北周右丞相时,同乡杨素即投靠之,杨素是著名的军事家,杨坚对这位同乡甚是重用。后由于杨素在孤独皇后面前大讲太子杨勇的坏话,激起了皇后废太子的决心,杨素则借机劝隋文帝改立杨广为太子。

因拥立之功,杨素被后来的隋炀帝杨广封为楚国公,位居尚书令,拜太子太师,权倾朝野。杨玄感杨素之子,隋炀帝封赐其开府仪同三司,即给以与三公(司马、司徒、司空)同等的待遇。

追述现世为数不多的枭氏一族

杨玄感在大业九年(613年)春天,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丽,命杨玄感在黎阳督运粮草。当时,隋末农民战争已经爆发,义军遍布各地。杨玄感于是与武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谋议,想让隋炀帝所在的部队断粮挨饿,因此常常逗留,不按时发运粮草。隋炀帝军缓慢下来,派使者来逼促。杨玄感扬言说:"水路有很多反贼,不可前后而发运。"他的弟弟武贲郎将杨玄纵、鹰扬郎将杨万硕,都随军到辽东,杨玄感偷偷派人召他们回来。

六月,将军来护儿率领水军,将从东莱入海,前往平壤城,部队还未出发。杨玄感无法号令众人,于是派家奴装作使者,从东方来,谎称来护儿因失军期而造反。杨玄感于是进军黎阳县,关闭城门,大搜男夫。于是用帆布作牟甲,设置官署,都按开皇年间(581年―600年)的办法来办。他又送文书到周围的州郡,以讨伐来护儿为名,让他们发兵,到粮仓所在地相会。李密自长安应召至军,为杨玄感谋主。杨玄感以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赵怀义为卫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祎为怀州刺史,部众近万人。李密认为:北据幽州,断隋炀帝后路,为上策;西入长安,控制潼关,为中策;就近攻洛阳,胜负难测,为下策。杨玄感以下策为上计,将引兵从汲郡渡河,围攻东都洛阳。唐祎到了河内,跑到东都报告杨玄感谋反之事。越王杨侗、民部尚书樊子盖很害怕,调兵防御。修武县百姓一起守住临清关,杨玄感无法过河,于是在汲郡南渡黄河。

追述现世为数不多的枭氏一族

几天之后,驻兵于上春门,人数达到十几万。樊子盖命令河南赞治裴弘策抵抗,裴弘策战败。鏶、洛的父老乡亲们竞相送牛送酒,慰劳杨玄感。杨玄感屯兵于尚书省,经常向众人发誓说:"我身为上柱国,家里黄金巨万,到了既富且贵的地步,我一无所求。现在我不顾破家灭族,只是为了为天下人解倒悬之急,拯救黎民百姓的性命罢了。"众人都很高兴,到他军门请求效力的,每天都有数千人。杨玄感还给樊子盖写信,说明利害关系,希望樊子盖能归顺于他,然后率军进逼东都洛阳

刑部尚书卫玄,率众几万,从关中来援救洛阳。卫玄用步兵、骑兵二万,渡过鏶、涧来挑战,杨玄感假装失败。卫玄追赶他,这时杨玄感的伏兵冲了出来,卫玄的前军全被消灭。几天后,卫玄又与杨玄感交战,两军刚交战,杨玄感就让人大呼道:"官军已经捉住了杨玄感了!"卫玄军稍稍松懈下来,杨玄感与几千骑兵乘机进攻,卫玄军于是大败,只带了八千人逃走。经过数战杨玄感身边只剩几十军士。在逃往奔上的途中的树林里被追兵赶上。杨玄感自知已败令其第杨积善杀死自己,其后杨积善与杨玄感首级被带往洛阳。杨玄感诸第随之一起全部被处死。后公卿请求把杨玄感的杨姓改为枭姓,隋炀帝下诏同意。杨玄感一族后代改为枭姓

杨玄感打开隋朝灭亡大门的第一人。

一个姓氏一段心酸的历史故事。小伙伴有喜欢姓氏文化的可以关注糖糖。愿与大家一起去探索更多姓氏的起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