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聪明的古人“拒贿”都有什么妙招!

“受珠枉法”是指收受贵重物品,违法为他人办事。历朝历代都被视其为重大违法行为,所以古代官员,特别是为政清廉者,对此都十分谨慎。

看看聪明的古人“拒贿”都有什么妙招!

《左传》记载,宋襄公十五年,有人得到一块罕见的玉石,便兴匆匆地拿去送给当时的国相子罕,希望从中谋得一些好处,献玉人说:“此乃稀世之宝,只有大人才配拥有。”

子罕听后说:“你把美玉作为你的珍宝,而我把不贪作为我的珍宝。要是我收下你的珍宝,那我们都将失去心爱的宝贝,与其如此,倒不如各自持有自己的宝贝吧!”

献玉人见子罕不收,又赶紧找了个借口说:“小人带着宝玉,路上很不安全,我把它放在您这儿,正好可以免遭杀身之祸。”

子罕说:“这有何难,我派人送你回去就是。”献玉人见子罕言衷意诚,只好红着脸收回宝玉,从此再也不敢上门行贿。

古时候没有反贪局之类的机构提供收到贿赂的人前去举报,能够直接拒收贿礼是一件好事,但有时碍于情面,又不得已而为之。于是更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来:悬物示廉。

羊续悬鱼

历史上第一个悬物示廉的是东汉南阳太守羊续,他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的官员,他为官十分清廉,从不请托受贿、以权谋私。

一次,他手下的一位府丞送来一条当地有名的特产—白河鲤鱼。羊续不受,再三推让,可这位府丞说,只是一条鱼而已,算不上行贿。

话说到这份上,羊续碍于颜面,不好当面谢绝下属(府丞),只好收下,不过,他并没将鱼煮来吃,而是将它悬挂在屋外的柱子上,任其风吹日晒。

后来,这位府丞又送来一条更大的白河鲤鱼。羊续二话不说,把他带到屋外的柱子前,指着上面悬挂的鱼干说:“你上次送的鱼还挂着,已经成了鱼干,请你一起拿回去吧。”

下属也是聪明人,第二次送礼看到上回送的鱼已成为鱼干,自然就明白了上司的意思,只得惭愧而退,悄悄地把鱼取走了。此事传开后,南阳百姓无不称赞,尊其为“悬鱼太守”。明朝于谦有感此事,赋诗曰:“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内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下,闲阅床头几卷书。”

看看聪明的古人“拒贿”都有什么妙招!

无独有偶,宋朝有一个叫刘温叟的官员,他在朝中身居要职,常常有人前来送礼求升迁。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来到刘府,他自称是刘温叟门生,并送来粮草一车,说是感谢老师的栽培之恩。刘温叟百般推辞,但那人就是赖着不走,无奈之下,刘温叟只好收下粮草,随即回赠一套华丽的衣裳,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数倍,其意不言而喻。

那人见达不到行贿的目的,只好悻悻地离开了。此后,其他人再也不敢前来送礼了。

悬丝尚书

羊续的这个做法使得后代的官员们效仿好多年。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人送他一个雅号“悬丝尚书”。

当时,县令袁毅官瘾很大,为求升迁,到处行贿,掌管官吏任免、考核的吏部尚书山涛,自然更是他行贿的对象,送上丝百斤。

许多人都接受了袁毅的礼物,山涛不愿让人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便先接受了,但“命内阁悬之梁上,而不用也”。

后袁毅事败露,高官纷纷落马,唯山涛安然无恙。

看看聪明的古人“拒贿”都有什么妙招!

“悬瓜”

还有一个“悬瓜”的故事,那是褒扬北齐南清太守苏琼的。

南清府新任太守苏琼清廉之名传遍远近。退休回乡的原乐陵太守赵颍对此心存疑虑,想验证一下:“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送来。”

苏琼婉言谢绝,赵颍自恃年老强请,苏琼出于尊重老太守,“遂便为留,乃致听事梁上,竟不剖”。

苏琼留新瓜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采摘新果前去送礼,到了苏琼家门口看见赵颍的瓜还在,送礼者望瓜却步,纷纷离开。

看看聪明的古人“拒贿”都有什么妙招!

悬鹅示廉

《明史》记载明代监察御史周新“悬鹅”示廉的故事,文字十分简洁:“同僚一日馈以鹅炙(烤鹅),悬于室中,后有馈者指示之。”

烤鹅香喷喷,但周新硬是抵住了美味的诱惑,把它挂在了居室内;以后凡有人来送礼,便指指烤鹅摇摇头,意思就相当清楚,从此再无人前来送礼,自讨没趣了。

看看聪明的古人“拒贿”都有什么妙招!

悬鱼、悬丝、悬瓜、悬鹅——古人悬物示廉,既不损送礼人的面子,又保持了自己的名节,避免了落下受贿的坏名声,是个两全其美的聪明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