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的开创者,历史上最完美的守成皇帝,汉文帝刘恒

提起汉文帝刘恒,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而汉文帝正是这个时期的开创者。正是由于汉文帝励精图治、厚积薄发,才有了汉景帝与之齐名的"文景之治",也就有了汉武帝时期讨伐匈奴的"封狼居胥"。可以说,在汉文帝执政的23年间,他将西汉初年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的社会现状迅速恢复了起来,为之后几代帝王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汉文帝刘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后世人都称他为最完美的守成皇帝?

“文景之治”的开创者,历史上最完美的守成皇帝,汉文帝刘恒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在西汉初年被封为代王。刘邦去世之后吕后专权,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刘恒逐渐养成了谨慎小心的性格。他没有参与到任何政治斗争中,只是默默的在自己的封地里与民休息、发展生产。他的这种表现,与他以后能够被选为皇帝有很大的关系。

公元前180年,专权已久的吕后去世,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联手消灭了吕氏的势力。当他们在皇族中挑选下一任皇帝的时候,发现宽厚仁慈的代王刘恒最适合做皇帝,更重要的是刘恒在朝廷里几乎没有什么势力。于是,一贯无意争权夺利的刘恒被奇妙的选为了皇帝。

刘恒之所以能够被选为皇帝,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在朝廷里几乎没有根基,但这也恰恰成为了他登基之后的弱点。但是,聪明的汉文帝在登基之初做了几件事,让他的声望陡然提升起来。

“文景之治”的开创者,历史上最完美的守成皇帝,汉文帝刘恒

就在汉文帝从封地进入未央宫的当天夜里,他一方面封自己的心腹宋昌为卫将军、张武为郎中令,分别掌管京城和皇宫的防卫;另一方面连夜颁布诏书大赦天下。在充分保证自己安全的同时,汉文帝很快进入了做皇帝的角色,打出了一系列的组合拳。

面对政治基础薄弱和老臣拥戴上位的局面,汉文帝很快就下诏封赏拥立他当皇帝时的功臣。同时为了稳固皇位,他不仅将当年被吕后贬斥的刘姓王恢复了爵位和封地,还将当年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也进行了赏赐和分封。

在拉拢大臣巩固自己的权利外,汉文帝采取的另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打击重臣。在左丞相陈平去世之后,汉文帝免除了右丞相周勃的职务,并且让他回到自己的封地。汉文帝在登基之初所使用的恩威并施策略,使他很快就掌握了朝廷的主导权。

“文景之治”的开创者,历史上最完美的守成皇帝,汉文帝刘恒

在巩固了皇权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汉文帝的侄子和弟弟陆续起兵造反,虽然很快被镇压,但是各诸侯王势力的壮大对中央集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于是,汉文帝决心开始考虑削弱各诸侯王势力的对策。为此,他提拔了一个年轻人,这个人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贾谊。

对于诸侯王"尾大不掉"的问题,贾谊给汉文帝建议逐步分割各诸侯王的势力。但是此时汉文帝的主要任务是稳固朝局和发展经济,如果此时采取分割诸侯的激进策略,担心对国家稳定不利。因此,汉文帝并没有立即采纳贾谊的建议,而是耐心等待时机。但是这一等就是十几年。

汉文帝十六年,即公元前164年,汉文帝借着齐王去世的机会将齐国分成六个国家,又顺带把淮南国分成三个国家。至此,两个大的诸侯国按照当年贾谊的建议分封完毕,终于走出了削弱诸侯王势力的第一步。但这只是缓解了皇权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文景之治”的开创者,历史上最完美的守成皇帝,汉文帝刘恒

在巩固皇权,削弱王权的同时,汉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范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少数民族事务。

首先,在刑法上废除了连坐法。连坐法是由商鞅提出的,规定"一人犯法,五人连坐"。汉文帝以仁孝治国,废除了连坐法。与此同时,将肉刑改为笞刑和杖刑。其中流传下来有一个故事,就是缇萦救父。汉文帝由于缇萦救父的孝心,在认真衡量之后取消了肉刑。

其次,为了发展经济,汉文帝采取了一系列的刺激经济的措施,将本来是国家管控的行业逐步放开给私人经营。包括:铸造钱币、开采矿石、捕鱼、煮海水为盐等等,此举有效促进了国计民生的大力发展。同时,汉文帝还减少了田租和人头税,其中仅田租就减少了一半之多。为了更加减轻百姓负担,除了实行这些措施之外,汉文帝还减少服徭役的次数,规定每三年才服一次徭役,这在封建社会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文景之治”的开创者,历史上最完美的守成皇帝,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时期与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除了继续实行和亲的政策之外,汉文帝还实行了"募民实边"政策来加强边境的防御力量。从内地招募百姓到边境城市,一边发展农业,一边积极防御匈奴。

最后,针对少数民族,尤其是赵佗的南越国,汉文帝采取安抚为主的怀柔政策。尽力维持互相友好的关系,互通有无,以礼相待。这样的政策进一步加强了中原人民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增进了民族大团结,为汉朝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汉文帝在政治上的政策和措施,使当时的社会和经济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同时也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国家从西汉建国存在的民生凋敝的现状,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西汉王朝开始进入治世时代。

“文景之治”的开创者,历史上最完美的守成皇帝,汉文帝刘恒

虽然在治国理政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汉文帝刘恒本人却是一个非常简朴的一个人。在他在位的23年里,几乎很少花费钱财在吃穿用度上,而且明文规定禁止各地进献奇珍异宝,甚至在修建他的陵墓时,他也下令要求从简。以至于很多年之后赤眉军进长安挖皇帝陵墓时唯独没有盗挖汉文帝的霸陵。

汉文帝刘恒的登基是偶然的,但是他在位23年的成绩却不是偶然。23年间,汉文帝为了百姓休养生息,对内废除连坐、取消肉刑、减少租赋、减轻徭役,在短短的时间内使民生和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外维持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为西汉王朝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平静的外部环境。

如果说刘邦是汉朝的创建者,那么汉文帝刘恒就是汉朝最成功的守成者。在他的治理下,西汉王朝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汉武帝征讨匈奴积攒了雄厚的财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