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華嚴寺不僅有中國第一銅造地宮和第二木塔,還藏有難解之謎

中國土地上古建眾多,名山古剎,古寺高塔。由於地域和風俗不同,導致古時建造的古建會出現重名現象。一提華嚴寺,江西九江有,北京海淀有,山東青島有,陝西洛南有,吉林白城有,等等等等。華嚴寺重名的概率是有點高啊,那麼我們山西大同這座華嚴寺相比較其他地區的華嚴寺有何可看之處呢?

大同華嚴寺不僅有中國第一銅造地宮和第二木塔,還藏有難解之謎

大同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內西南隅,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名字是根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來。在遼時兼具皇室宗廟性質,地位顯赫,後毀於戰爭,金天眷三年重建。

大同華嚴寺不僅有中國第一銅造地宮和第二木塔,還藏有難解之謎

大同華嚴寺佔地66000平方米,是中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寺院坐西向東,山門、普光明殿、大雄寶殿、蒲伽教藏殿、華嚴寶塔等30餘座單體建築分別排列在南北兩條主軸線上,佈局嚴謹。

大同華嚴寺不僅有中國第一銅造地宮和第二木塔,還藏有難解之謎

明朝中葉前後,華嚴寺被劃分為上、下兩寺。如今,上華嚴寺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分為兩院,有山門、過殿、觀音閣、地藏閣及兩廂廊廡,佈局嚴整,高低錯落。

大同華嚴寺不僅有中國第一銅造地宮和第二木塔,還藏有難解之謎

其中大雄寶殿是現存遼金時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在華嚴寺北隅。殿身東向,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矗立在4米餘高的月臺上。殿內中央佛臺上有五方佛,中間三尊,佛像面向扁平,髮髻上有寶珠鑲嵌,神態各一,唯一相同之處是佛身皆向前傾斜。殿內四壁上佈滿光緒年間補繪的21幅巨型壁畫,畫面高6.4米,長136.8米,總面積876平方米,描繪各種人物5000餘個。

大同華嚴寺不僅有中國第一銅造地宮和第二木塔,還藏有難解之謎

下華嚴寺位於上寺的東南側,以薄伽教藏殿為中心,有遼代塑像、石經幢、閣樓式藏經閣和天宮樓閣等。薄伽教藏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單簷九脊項,正脊兩端矗立著高達3米的琉璃鴟吻,屋頂坡度平緩,出簷深遠。佛壇內布遼代彩塑29尊,共分3組,北部一組以過去佛燃燈古佛為本尊,中部一組以現在佛釋迦牟尼為本尊,南部一組以未來佛彌勒為本尊,三尊佛像前還端坐有四大菩薩,殿內塑像眾多,呈品字形結構,佈局緊湊。在佛壇上的諸多菩薩像中,尤其以一尊面帶微笑的“合掌露齒”脅侍菩薩最為生動,是殿內經典塑像。

大同華嚴寺不僅有中國第一銅造地宮和第二木塔,還藏有難解之謎

在薄伽教藏店四周,依壁有兩層樓閣式藏經櫃,共38間。該樓閣雕工極細而富有變化,是中國唯一的遼代木構建築模型,被梁思成稱為“海內孤品”。藏經閣內,珍藏有明、清兩代經卷1700餘函,1800餘冊。

大同華嚴寺不僅有中國第一銅造地宮和第二木塔,還藏有難解之謎

華嚴寺處還有一座華嚴寶塔,華嚴寶塔是繼應縣木塔之後我國第二大純木榫卯結構的方形木塔,通高43米,上景金盤,下形蓮池,塔下還建有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宮,地宮四壁上供奉著4尊主佛和448尊小供養佛,加上塔壁和塔柱上的浮雕雕像共有1000餘尊,在地宮中央的水晶舍利寶塔裡還供奉著佛界高僧舍利。更特別的是,該地宮採用了100噸純銅打造而成,地宮中藻井、塔柱、壁畫、地板、扶梯等,採用了多種銅工藝技法,建成時成為中國最大而且純粹的銅造地宮。

大同華嚴寺不僅有中國第一銅造地宮和第二木塔,還藏有難解之謎

珍貴的壁畫、佛塑以及國內罕見的銅造地宮已經成為了大同華嚴寺相較於其他地方華嚴寺珍貴的地方,而大同華嚴寺還有幾處獨特的地方,甚至一直以來成為了華嚴寺的難解之謎。

大同華嚴寺不僅有中國第一銅造地宮和第二木塔,還藏有難解之謎

在華嚴寺的宮殿中,所有佛像都不是正立,佛身一般呈15度傾斜,相傳這樣的塑像方式是為了能讓佛像與百姓更近距離接觸,更好的聆聽百姓的祈求與願望。

大同華嚴寺不僅有中國第一銅造地宮和第二木塔,還藏有難解之謎

在薄伽教藏店殿中,塑有一座露齒菩薩,即上文提到的“合掌露齒”脅侍菩薩,在古代講究笑不露齒,但這座菩薩塑像卻朱唇小開,露齒微笑,看似很不符合當時社會習俗。實際上,建造這座露齒菩薩是有原因的,這個菩薩的原型是一個民間女子,她為了救助很多受難的工人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在死前還留下了迷人的微笑。人們為了紀念她,就按照她的樣子塑了一尊佛像。

大同華嚴寺不僅有中國第一銅造地宮和第二木塔,還藏有難解之謎

​這樣一數,大同華嚴寺可看地方確實不少,門票價格65元/人,有時間就去轉轉吧。出行路線:

火車站:乘15路、2路、30路至清遠街口,向西500米。

長途汽車站(新南站):乘30路、28路至清遠街口,向西500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