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慧靈山——散文家眼中的靈山智慧

今天我們分享散文家石紅許老師的《聰慧靈山》

聰慧靈山——散文家眼中的靈山智慧

靈山,在全國有多處,或山名、或地名。

  上饒靈山,天下第三十三福地。這是其他靈山所沒有的。

  上饒靈山,擁有堅硬的“智慧大腦”。這更是其他靈山所沒有的。

  上饒靈山的氣勢也是其他靈山所沒有的,“疊嶂西馳,萬馬迴旋,眾山欲東。”(辛棄疾《靈山齊庵賦》)

聰慧靈山——散文家眼中的靈山智慧

這裡就不展開上饒靈山的多彩畫卷,只輕叩“智慧大腦”。所謂“智慧大腦”,即靈山上的花崗岩石之造型,隨處可見,也有人根據表皮紋理像菠蘿像龜背而命名“菠蘿石”“龜背石”“龍鱗”等,我更傾向於“智慧大腦”。

聰慧靈山——散文家眼中的靈山智慧

一般來說,提到“智慧大腦”,人們往往會聯想到的是智能機器人、大數據、信息化、互聯網、計算機等……如今,“智慧大腦”正大顯身手,給現代生活插上了快速、便捷、精準的翅膀,真正實現了“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靈山的“智慧大腦”,乃一塊塊巨大的岩石,半球面狀,凹槽分明,淺褶低皺,溝回盤繞,一如大腦皮層結構,簡直可以以假亂真,“它主要發育於巖體中有水平節理的石頭,是微地貌景觀主要的成景構造。”一幅幅智慧的圖案,散落在高山峽谷裡,鑲嵌在“環狀脊嶺”間,在高山杜鵑花盛開的季節,在五月的藍天下,襯托得“智慧大腦”更加美麗,更加靈光。正是因為地球上有了人類,地球才如此的生機勃勃。靈山的“智慧大腦”,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智慧之花,莫不是通往史前文明的隱秘入口?

聰慧靈山——散文家眼中的靈山智慧

靈,有聰明、智慧、敏捷之意,冥冥中,“智慧大腦”恰好是一種暗示,一種佐證,靈山,名副其實,石不語卻勝過千言萬語。靈山,心靈之山,心靈的福地,那一樹成林的千年天目紫莖心有靈犀,以靈巧、高雅的姿勢詮釋著靈山之秀,那一株“豎琴”奏響了抵達心靈聖殿的序曲。

 靈山花崗岩,攜帶了多少遠古的信息,從數億年前穿越茫茫時空走來,請看一段摘抄來的科學表述:“靈山花崗岩體侵入震旦系—寒武系及三疊系地層中,同位素年齡140——105百萬年。”這一串陌生的術語、用詞把人帶到寂靜、孤獨的鴻蒙之境,在時空黑洞裡茫行,然後自由切換維度去與“智慧大腦”對話。

聰慧靈山——散文家眼中的靈山智慧

“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記得早年沿著靈山水晶山林場徒步攀爬靈山,一路都遺落著花崗岩石,溪流衝突,便有“小橋橫截,缺月初弓”之情景,先是進入稀疏低矮的樹林,再是穿越一片青翠的竹海,最後才置身石頭世界,千姿百態,給人以震撼、驚喜,石石靈氣,石石玄妙,石石磊磊,石上開花,雙魚對吻、雀兔之戀、金龜望月、中華龍脊、雄霸天下、獵戶出征……,令人浮想聯翩。山上的天氣變幻莫測,一日三季常有,時而云遮霧罩,恍若仙境;時而狂風暴雨,寒氣襲人;時而風和日麗,祥光灑照。一次次走進靈山,一次次注目“智慧大腦”,思接遠古。那是誰的大腦的石化?貯存了怎樣的“芯片”?也許有那麼一天,“智慧大腦” 能夠接通天外信號。真想去摸一摸慈祥的“智慧大腦”,借來一些智慧,傳遞一種能量,沿著天梯峰挺進,謝絕“觀音指路”,啟開天庭的按鈕,上九天攬月。

聰慧靈山——散文家眼中的靈山智慧

金龜望月

聰慧靈山——散文家眼中的靈山智慧

雄霸天下

聰慧靈山——散文家眼中的靈山智慧

觀音指路

“智慧大腦”,這是遠古時代的符號,漫山遍野,亂石飛渡,似乎又在時時提醒後人,天外有天,不要目空一切,不要忽視億萬年前也許就有了高度發達的智慧,不要忽視了史前文明的存在。面對一個個“智慧大腦”,我們可以大膽假設,在本次人類文明之前,地球上是有過人類文明的,“智慧大腦”就是“他們”留下的遺蹟,就是“他們”大腦的化石。地球上不斷髮現萬年前無法解釋的高科技“記憶”,一次次挑戰科學家的底線。也許是太古時代的人太聰明瞭,破壞環境,破壞天體,才遭到滅頂之災,那種毀滅性的突變不是我們所能想象得到的,也許比地震、洪水、火山、星體撞擊、核爆炸、氣候惡變、大陸板塊升降等更為猛烈、更為神奇。前世之事後世之師,是靈山,保留了這個值得人們警醒的史前痕跡。

聰慧靈山——散文家眼中的靈山智慧

聰慧靈山——散文家眼中的靈山智慧

走過靈山,一路都有“智慧大腦”陪伴,輕叩“智慧大腦”,當有一種憂患意識,瘋狂掠奪、過度開發將後患無窮,“打贏藍天保衛戰”,守護家園,守護永遠的心靈之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