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天追着喂饭?辅食专家:巧用这4招,让孩子追着妈妈来吃饭

导语:在孩子的衣食住行烦恼里,孩子吃饭问题应该是占据大半个江山了,从小的时候就追着喂,哄着喂,答应各种条件的喂,到大了时孩子看不可口,就推开不吃了,或者看见没肉就发脾气说:连个肉都没有,不爱吃青菜,挑食。有的宝妈形容,吃个饭跟打架一样。

反观我们小时候,却没见几个孩子吃饭很费劲的。小时候邻居最爱在我家呆着,除了我老妈为人热情好客之外,就是喜欢看我家吃饭时的热闹光景,因为三个孩子,一家5口,每次吃饭都是热火朝天的样子。她每每都羡慕地说:看你家吃饭就是香。不管吃什么。

前几天也有个宝妈说:我家吃饭从来不发愁,俩娃,每次吃饭都是主动爬到餐桌,因为他们知道饭少,来晚了就没得吃了,所以根本不用三催四催。

所以,实际上,孩子吃饭的问题最大的本因还是在父母身上,因为从小就没有给他一个良好的习惯--规律饮食,定时定量。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药物滥用预防中心(简称CASA),做大量调查研究孩子们的吃饭状态,他们发现在孩子的成长中家庭吃饭时间非常重要。家庭就餐次数不低于5次的孩子比就餐少的孩子获得高分的比例多2倍,旷课率少30%。而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对药物和酒精的依赖性更高,成为问题少年可能性更大。

来自早教专家卡尔威特的餐桌早教

世界最著名的早教专家,卡尔威特的爸爸,从卡尔威特出生后半个月后,就坚持定时给儿子喂奶,喂水,使他的生物钟一开始就形成规律。直到他能吃饭后,两顿饭之间仍然只许喝水不许吃别的,免得儿子的胃老是得不到休息,血液也老是在胃部工作而不是集中在大脑。老卡尔认为如果孩子的精力只用于消化,大脑就得不到发展

同时他会严厉禁止儿子随便吃点心和零食,即便是为了加强营养,也是规定有固定的吃点心时间。

在卡尔威特不到2周岁时,他很想吃一块点心,但是晚饭已经吃过了,爸爸担心会影响到他的胃就没有答应,小卡尔开始哭闹耍赖,母亲看不下去,给了他那块点心。

但是,后来,老卡尔郑重和妈妈谈话说,妈妈认为孩子还小,就开始迁就他,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种迁就的恶果小时候可能看不出来,而孩子也知道只要哭闹就能达到目的;等到了十四五岁,这时候在劝说孩子不要暴饮暴食时,他可能对你开始蛮横无理地拒绝

而父母与孩子早期的关系也决定了孩子成年后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而这一切餐桌习惯,需要在2岁前就让孩子养成,越早孩子会越容易形成!

孩子每天追着喂饭?辅食专家:巧用这4招,让孩子追着妈妈来吃饭

如何让孩子爱上食物并更有利于他的成长呢?

1.父母是孩子好好吃饭的根本,学习父母好榜样

很多父母挖空心思,用各种方法让孩子能多吃点,想尽各种花样,其实最根本的一条却往往忽略了:那就是父母本身的作用,做好你自己。比如每次吃饭前,大家只需要把孩子放置在餐椅上,和大人一同进餐,大人可以吃得津津有味。

每次吃饭时让孩子也规规矩矩地坐在餐桌旁,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开始关注观察大人的举动,看到大人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他也会很渴望品尝美味。

很多家庭,包括很多电视栏目里的明星家庭都是把孩子单独放在精致的小餐椅里,旁边还要放一个玩具或者ipad,放着动画片,孩子有一搭没一搭的吃着,这样喂法很难激发孩子对食物自然的渴望,食物在他那里只是成为一个可以看动画片的理由。

而很多外国家庭会保持一个习惯,就是

在吃食物前都会感谢,感谢这些食物滋养我们的生命,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仪式,却可以让孩子更珍惜食物,也更明白“食”的真谛。

孩子每天追着喂饭?辅食专家:巧用这4招,让孩子追着妈妈来吃饭

2.定时定点不能太随意,越规律越自律

孩子的胃实际上会有一个吃饱,排空,得到休息,再有吃饱的渴望,如果家长没规律的想起就塞给孩子一口,孩子一直无规律地进食,孩子对食物也就没有了太大的兴趣。

大人的随意性,也就造成了孩子的随意性。随处都有零食可吃,还会造成孩子的胃肠疾病。有人说过:不同的胃,可以使人成为乐天派或是厌世派。胃病会使孩子不愉快,不幸福。

早教大师卡尔威特的父亲,从小对孩子的饮食规律非常严格。有一次,小卡尔起的晚了,到餐桌时,妈妈已经把早餐收拾起来了,小卡尔不高兴开始哭,老卡尔温柔而坚定地说:对不起,卡尔,你必须遵守这个约定,起来晚了就没有早饭吃了。

让孩子充分保持一个健康的胃口,为他将来的生活也奠定最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控力习惯。

3.食物多样化趣味化,360天不重样

食物的多样化和趣味化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以轮换着给宝宝吃。

身边很多宝妈意识到早餐的重要性,纷纷加入360天天天不重样早餐打卡群,也给孩子制作出又精美营养又丰富的早餐,是非常值得赞美的。

有的宝妈更是精致到家,每天早餐都要配齐了五颜六色,彩虹饭或者做成各种好玩的图案,不同颜色的食物有不同的功效。

  • 青色食品多补肝,有青笋、青菜、青豆、菠菜;
  • 红色的食品养心入血,并有活血化淤的作用,有西红柿、红苹果、红桃子、心里美萝卜、红辣椒等;
  • 白色的食品有补肺的作用:白梨、白桃、白杏仁、百合、秋梨膏等
  • 黑色的食品有益肾、抗衰老的作用:黑芝麻、黑米、黑豆等
  • 黄色的食品能补脾:山药、土豆、黄小米、玉米等
  • 甘蓝、茄子以及紫菜等紫色食物都含丰富的碘,可以延年益寿。

每日在朋友圈里看各位美食达人们晒出他们自己五颜六色的早餐还是非常赏心悦目的,有个朋友因为开始了360天不重样美食,变得自律又上进,登上了电视台做节目,发现了另一个自己。

所以说,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其实我们自己也在成长。

也有人总结出菜食疗法,他们认为:孩子多吃胡萝卜,牙齿和皮肤会美丽;马铃薯会提高孩子推理能力;菜豆可以发展孩子美术兴趣;所以不喜欢数学的可以多吃点马铃薯,不爱美术的可以多吃点菜豆。

孩子每天追着喂饭?辅食专家:巧用这4招,让孩子追着妈妈来吃饭

4.做美食的过程中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制作,亲子对对碰

有时候妈妈在旁边做辅食,不危险的地方,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制作,孩子会很有兴趣参与进来,人都是有这种心理,自己参与做的东西会觉得格外香。

在孩子参与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参与能力,也让他们大大增加了进食的兴趣,现在孩子少,大人基本上做事时都会嫌孩子添乱或者麻烦,而不让孩子参与,等孩子长大后又开始埋怨孩子怎么什么都不会做,可是,在聪明的人也不会什么都不学,随着年龄增长一夜之间就变会了,那岂不是成了孙悟空了吗?

充分相信孩子的潜能,孩子才真正能!

孩子每天追着喂饭?辅食专家:巧用这4招,让孩子追着妈妈来吃饭

记得一个场景,夏天时带孩子出去亲子游,在景区所有孩子差不多每个人都叼着一只冰棒,吃得兴高采烈,只有一家,爸妈加女儿,每个人都背着自己的水壶,里面是妈妈做好的绿豆水,女儿从不像别的孩子一样让爸妈去买冰淇淋,渴了就美美地喝一口绿豆水,一脸的从容淡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

华人首富李嘉诚认为,餐桌上能培养孩子未来成功需要的各种品质。

所以,在吃的问题,是你不断地在迁就孩子,还是从小就培养孩子定点定量享受科学喂养?

这虽然是一个生活小细节,却暗藏了孩子未来身体能否健康发展,以及身心上是不是与父母和谐统一的生活习惯。

一个作息不规律的孩子也是很难将自己管理好,很难有自制力,并达到更大成就的人。父母的责任就应该在他2岁前就形成良好的餐桌习惯,并将之持久化,固定化,你会收获一个充满自制力又有智慧的孩子。

养育孩子就是,及早纠正,及早受益!

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在育儿路上不断学习修行,听说关注我的都是长得好看的。来,一起修行吧。全部是原创,字字都是自己的实践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