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文化印記 永不凋零的鄖陽文化

很高興能看在頭條看到這條以”家鄉文化印記“為主題的“徵文比賽“,這不僅僅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主題比賽”,更重要的是,它勾起了許多頭條號作者、其他廣大用戶及各地千千萬萬遠離家鄉遊子們的思鄉情緒。

尤其是對我這樣一個有著懷舊情結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所以我要抓住最後一點時間去參與其中,將我的家鄉文化及背後故事簡單分享出來,給大家看看。

首先簡介一下我的家鄉——鄖陽,鄖陽(原鄖縣)位於湖北省的西北部——十堰市,這是一個古老的充滿著歷史“情懷”與人文氣息的好地方。

家鄉文化印記 永不凋零的鄖陽文化

在距今1億4千萬年至6700萬年的白堊紀時代,在青龍山就已經有最早的第一批“居民”——恐龍家族生活了。在距今100至115萬年的原始社會,在青曲彌陀寺村學堂樑子就有第二批真正的“居民“原始人類——鄖縣人居住生活了。

家鄉文化印記 永不凋零的鄖陽文化

這是最早的還未保護起來的恐龍蛋化石群

家鄉文化印記 永不凋零的鄖陽文化

恐龍世界復原圖

鄖陽府和古城,始建於明成化年間,距今已有500多年曆史,除此之外,我們這裡還有韓家洲古戰場遺址(相傳為漢代大將韓信東進中原時的出兵之地)、鄖陽學府大成殿等古文物遺址。

家鄉文化印記 永不凋零的鄖陽文化

這是當年古城的舊照片

我們這裡還走出了楊獻珍、羅開福、梅潔等一批名人。尤其是梅潔,她是我國著名作家,她用她的筆和著作很好的宣傳了家鄉的文化。(關於我家鄉的簡介故事還有不少,但由於主題限制和時間有限,所以就不再過多介紹了,以後有機會再單獨介紹。

下面正式進入主題,介紹我的家鄉文化。

1. 鄖陽鳳凰燈

鄖陽鳳凰燈是我家鄉最知名的文化招牌,鳳凰燈又稱玩鳳凰、鳳凰舞,它來源於一種漢族傳統舞蹈,有著“楚人崇鳳活化石”之稱,具有多種類本土文化綜合特性和漢民族文化特徵,現已被列為市級、省級、國家級非遺項目。

玩法:鳳凰燈表演按照“百花擁鳳出巢——鳳凰遊園——鳳鳴——鳳凰尋花——鳳凰戲牡丹——鳳舞——鳳凰理羽——鳳凰打盹——鳳凰展翅——鳳凰朝陽——鳳凰點頭——鳳凰回巢”等程式依次進行,古樸典雅,舞姿優美,並配以獨特風格的鳳凰燈曲調,激越歡快。

家鄉文化印記 永不凋零的鄖陽文化

開舞時間:在過去每年的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傳統佳節裡,燈匠藝人們都會開舞鳳凰燈。每當這三個節日來臨,只要大街上一響起鞭炮聲,鑼鼓聲,就知道鳳凰燈已經開始了,此時大街上已經圍滿了很多人,而來不及趕過去的人們,在遠處就能看到高高的鳳凰一會左右、一會上下的飛舞。到了晚上,它全身都會亮起來,更加美麗動人。遠遠的看去,它就是最光彩奪目的主角。此時圍觀的群眾,在篝火旁繼續欣賞,興致高的人也跟這藝人們一起舞起來。

家鄉文化印記 永不凋零的鄖陽文化

2.劃綵船

劃綵船雖然沒有鳳凰燈那麼高的知名度(這取決於它的”誕生”時間、文化背景等因素),但因簡單明瞭,老少皆宜,人人都看得懂,又離群眾很近,所以也深受廣大群眾們的歡迎。

說它簡單明瞭,是因為它的道具簡單,只有一條船,六個船槳,左右各三個,前面一個撐船的引路,還有兩個附加節目——“貝殼舞”和豬八戒背媳婦。剩餘的就是伴奏的嗩吶、司鼓、銅鑼等“樂隊”了。所以只要按照以上道具分工,將藝人一一安排到位,就可以了。一套齊全的班子最多十人。

家鄉文化印記 永不凋零的鄖陽文化

而鳳凰燈道具雖然也簡單——只有一條鳳凰,但是它的製作時間卻較複雜較長,尤其是要扎制一條獨一為二,光彩奪目的金鳳凰。而綵船就簡單了,只要有第一個好模型,後面的就都可以照著模仿製作了。

說它離得近,是因為它只在農村裡為農民們表演,所以玩法也很簡單——就是撐船的在前面引路,“船主”坐在中央掌舵,剩餘六個划船的,左右各三個。只要鞭炮聲、鑼鼓聲一響,就馬上開船。藝人們隨著鑼鼓聲、口令聲,左三步右三部上上下下的走動,直到到達終點為止。快到終點時,就傳遞信號給貝殼舞和背媳婦的兩位藝人,讓他們做好上場的準備。

家鄉文化印記 永不凋零的鄖陽文化

家鄉文化印記 永不凋零的鄖陽文化

而鳳凰燈確在縣裡或城裡為工、商、學等人士表演,有一套表演流程,所以必須要有一點文化學識才能看得懂。就像舞獅、舞龍一樣。

3.鄖陽方言和歌謠

眾所周知,我國地大物博,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語言。這些語言都分佈在各省、市(縣)、自治區,這是大的方向,更小的方向是,同一地區(一個縣)的不同地方(不同的村鎮)的方言還不一樣,所以有著“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說法。我的老家也一樣。

家鄉文化印記 永不凋零的鄖陽文化

我的農村老家方言也有很多,最常見的代表句就是去哪兒叫“克哪兒”。趕緊叫“量門”,不要叫“麻優”天黑了叫”黑末末“;聊天叫“拍拍”……等等

家鄉文化印記 永不凋零的鄖陽文化

其它絕大部分方言都用在了歌謠中,這些歌謠都用在了哄小孩的身上,所以也叫童謠。由於童謠很多,所以這裡僅選三首作為代表

1.“背背馱,換酒喝,酒冷了,我不喝,我還要我的背背馱”。(這是小時候每戶人家,只要小孩一哭鬧,大人就揹著小孩到處跑,這是最好的止哭方法“)

2.”媽媽,媽媽,今天誰哪兒?小孩問,“你舅舅”媽媽回答;“舅舅來了吃啥子?”“殺雞子,烙油膜,舅舅吃了渴得慌”……(這是小時候,家裡來客人後,小孩與父母對話,但很多時候,來的都不是舅舅,有時候家裡根本就沒客人,但大人們也會這樣說,可以用來哄小孩幹家務活)

3. “小包(轎)車,圓又圓,裡面做個劉胡蘭,劉胡蘭,十三歲,參加革命游擊隊,又拿槍又拿炮,把敵人打得哇哇叫。”(這是一個遊戲歌謠,此遊戲小時候我和夥伴經常玩。)

我們(80、90後)這一代都是聽著這些方言和童謠慢慢長大的,還有前面的兩大傳統文化節目,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如今我們都已長大成人,而當年的鄖陽老城和農村老家,隨著國家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和城鎮化的建設,早被淹沒消失在了水下。

家鄉文化印記 永不凋零的鄖陽文化

一起慢慢消失的還有上面所述的傳統地方文化。不過還好,它還沒有完全消失,被我的父輩們保留了下來,所以這些殘存的方言和歌謠依然還在我們的下一代傳唱著。這就是文化的力量,無論何時何地,它都不會消失凋零。當然這一切也離不開國家對傳統文化和地方文化習俗、遺產的保護。

最後要向我們當地及各地所有的傳統文化習俗(包括非遺)繼承人、傳承人們致敬,更向他們那個時代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