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旗戟:《共享經濟100問》讀後感

馬旗戟:《共享經濟100問》讀後感

很早就聽說張新紅和於鳳霞兩位老師在寫《共享經濟100問》,一直期待著,但在拿到書的那一刻我還是發出了一聲感嘆:功莫大焉。

說“功莫大焉”不僅是因為他們的這本書,而且是他們創立的國家信息中心共享經濟研究中心在過往幾年對共享經濟研究與推動注入的心力、精力,以及已經連續三年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為代表等一系列研究成果。

自當代意義上的共享經濟進入中國發萌、生長、爆發已有數年,形成了一股激盪磅礴的潮流,為著中國傳統的、創新的經濟模式和產業形態、商業市場提供了巨大動力,也產生了巨大影響,並且深刻地改造著交通運輸、醫療健康、旅行住宿、生活服務、知識傳播等幾乎全部的社火生活領域。共享經濟不僅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行業形態與服務,更重要的是它對更為基本和基礎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轉型提供了實踐案例,對傳統經濟學理論和範式發出了訊問挑戰。

其中,最為核心的一個問題便是“何為共享經濟的本質?” 它既需要回答共享經濟的基本定義和概念,也需要回答共享經濟中有關的經濟學意義下的權利、機理等。這個問題是解決當下面對共享經濟種種現象、問題與挑戰無法迴避的話題。

另一個重要問題便是“共享經濟是否是一個可選項”,也即共享經濟究竟僅僅是一種短暫的商業創新還是它將作為未來數字經濟的基本模式問題。這裡便不僅僅是經濟原理,還要關係到對科技力量與生產方式的前瞻判斷,從實踐角度看,它可能比第一個問題更具體更能引起企業家、創新者、政策制定者和公眾等的關注。

《共享經濟100問》這本著作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它不是來自於純粹思辨的理論演繹,也並非只是對所看到現象的歸納分析,事實上,這本書是新紅與鳳霞團隊這幾年具體到一線調研、參與、挖掘和總結的成果薈聚,因此在裡面我們可以發現他們追隨共享經濟在中國(乃至全球)發軔發育發展而自身不斷演化、擴展與進步的脈絡的日益豐富。我們常常說“理論與實踐,它們彼此孕育著對方的下一代”,這本書便是最好的體現。

我讀《共享經濟100問》津津有味,如食甘怡,它不但改變了我對共享經濟的認知,讓我得以瞭解共享經濟的相關知識、方法、工具,而且它向我呈現了一幅未來共享經濟的波瀾壯闊的畫卷,使我堅定了對共享經濟未來的信心,這是最重要的。

《共享經濟100問》是本好書,值得信息社會和數字經濟時代的每個人好好研讀。再說一遍:功莫大焉。

是為,一記。

馬旗戟,國家廣告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商務廣告協會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中國市場研究行業開創者,中國媒體與廣告營銷資深研究者,中國互聯網與數字經濟親歷者,中國信息社會實踐者。

馬旗戟:《共享經濟100問》讀後感

馬旗戟:《共享經濟100問》讀後感

馬旗戟:《共享經濟100問》讀後感

馬旗戟:《共享經濟100問》讀後感

馬旗戟:《共享經濟100問》讀後感

馬旗戟:《共享經濟100問》讀後感

張新紅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分享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信息社會50人論壇”理事,“中國信息化百人會”執委兼秘書長。主要從事信息社會發展理論與實踐、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與規劃等政策研究。主持完成了50餘項省部級委託研究及諮詢項目,多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發改委優秀研究成果獎;參與一系列國家信息化發展相關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2010年開始組織發佈年度《中國信息社會發展報告》。2015年以來致力於分享經濟發展研究,2016年以來組織發佈年度《中國共享經濟年度發展報告》,已連續發佈三年;出版了《分享經濟:重構中國經濟新生態》《共享經濟:中國新故事》等著作,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