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兩個時期,那麼分界線是如何界定的呢?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兩個時期,很多人經常會弄不明白春秋戰國分別指的是哪個歷史時期。那麼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的分解線是如何劃定的呢?目前主要有三種說法。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兩個時期,那麼分界線是如何界定的呢?

第一種是司馬遷的說法,司馬遷在《六國年表》中提出的分界線,是以周元王元年為分界線,也就是公元前475年或476年。

第二種說法是以孔子編修的《春秋》為分界線,《春秋》一書絕筆於魯哀公14年,也就是公元前481年。

第三種說法是司馬光的說法,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提出以韓,趙,魏三家分晉,三家被周天子承認為諸侯為分界線,也就是公元前403年。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兩個時期,那麼分界線是如何界定的呢?

那麼這三種說法,哪一種更為合理和精準呢?不懂比較認可司馬光的看法,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掉了智氏,從此晉國公室名存實亡。而此時的周天子已無實權,只有認可韓,趙,魏三家,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韓,趙,魏三家列為諸侯後,也就形成了戰國七雄的格局,從此七國涿鹿中原,波瀾壯闊的七國爭鬥持續了近200年,在公元前221年以秦始皇一統七國而告終。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兩個時期,那麼分界線是如何界定的呢?

而戰國時期的背景本身就應該是形成七國局勢,互相攻伐,如果以周元王元年為分界線的話,就只是一個政治事件,失去了原有的意義,而以孔子編修的《春秋》為分界線的話,那麼就太過於強化孔子的個人的影響力了。司馬光是以韓,趙,魏三家分晉,被周天子封為諸侯,從此戰國七雄格局形成,進入了戰國時期,顯然司馬遷的分界線更加中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