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貴族式的戰爭轉為痞子式的戰爭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春秋戰國:貴族式的戰爭轉為痞子式的戰爭

從上述口訣與圖片中,我們不難發現春秋和戰國,它其實是指兩個不同的時期,而這兩個時期不論是在政治制度,還是軍事文化上都是有所區別的。

如果你要我用一個字來形容春秋時期的文化精神的話,那我會選擇用禮字來作為春秋時期文化精神的象徵。

春秋戰國:貴族式的戰爭轉為痞子式的戰爭

春秋時期的儒家創始人孔子,他對於禮的解釋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發乎情,止乎禮。"

並且孔子極力主張禮樂制度,提出了"克己復禮"這一著名的思想觀念,這足以證明禮在當時社會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甚至孔子在向老子問禮時,生活條件艱苦但卻沉迷於其中,達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境地,你說聖人就是聖人,要像我的話別說三個月,就是三天我都要瘋了。

由此可見禮在春秋時期那是深入人心,在這會,人們把仁義道德看的比命還重要,舉個例子,比如在《韓非子》一書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戰國:貴族式的戰爭轉為痞子式的戰爭

春秋時期,宋國與楚國交惡,於是乎雙方在泓水這個地方展開了廝殺,宋軍站在岸邊列成了整齊的方陣嚴陣以待,而楚軍則要渡過泓水才能與宋軍交戰。

照這麼看,宋軍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這仗的勝率絕對在九十以上啊,要是一個正常人都會下令,兄弟們趁他病要他命啊,給我幹他!

但是宋國人民倒黴啊,遇到了個貌似腦闊好像有點問題的國君,人家當時就說了"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

看不懂的話,沒關係我來給你翻譯翻譯,就是說:你怎麼能這樣呢,我們怎麼可以落井下石,這不符合戰爭規則啊,現在楚軍正在渡河,我軍現在發起進攻,這樣是不符合仁義的,我們要等著楚軍全部渡過河,列好陣才可以進攻哦。

站在一邊的將軍看著正在渡河的黑壓壓的楚軍,心裡那是一陣麻麻地。

春秋戰國:貴族式的戰爭轉為痞子式的戰爭

這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猜到了吧,宋軍最後因寡不敵眾大敗而歸,這也沒辦法,真是應了那句話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有豬一樣的隊友。

當然了,如果我們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待泓水之戰並作出評論是有失公正的,雖然那名宋國國君作為一國之君這麼做確實是夠愚蠢的,但是你不得不說在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看,人家做的確實符合禮字,有這春秋時期一種獨有的"貴族風範"。

春秋戰國:貴族式的戰爭轉為痞子式的戰爭

大家也都看到了我的標題是,春秋戰國:貴族式的戰爭轉為野蠻人的戰爭,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春秋時期有著許多的"貴族風範"的戰爭規則和禮儀。

這些規矩和禮儀是很有意思的,有些在我們現代人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

春秋戰國:貴族式的戰爭轉為痞子式的戰爭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你要去攻打別人的國家那一定要師出有名,你不可以無緣無故的就攻打別人,你一定要有合理的理由,否則可能就會有一群大佬把你蹭在地上死死的摩擦,順便好好教教你做人的道理。

第二點:你打仗一定要光明正大,要提前下戰書,約定好時間和地點,而且你不可以搞偷襲,也不可以趁著敵國國君去世辦喪事時或者遇到瘟疫、饑荒等自然災害時進攻。

第三點:春秋時期的戰爭是不允許平民百姓和奴隸上戰場的,只有最低一等的貴族男子也就是"士"才可以有作戰的資格,普通老百姓和奴隸只需要在後方負責後勤服務即可,縱觀華夏上下五千年歷史,這種情況還是隻此一家啊!

春秋戰國:貴族式的戰爭轉為痞子式的戰爭

第四點:在兩軍交戰時,不可趁虛而入,正像上文寫的泓水之戰的故事一樣,如果對方的部隊沒有集結排列完畢,我方是不可以擊鼓進攻的,必須要等雙方都排列好擺好了戰車,再可以硬碰硬的幹一架。

第五點:也是最為人道的一點,如果敵軍的戰士被我軍的戰士所擊傷,是不可以上去補刀的,你必須眼睜睜的看著煮熟的鴨子飛了,更流弊的是,擊傷敵軍的那名戰士是不可以返回戰場繼續戰鬥的,他只能站在原地觀戰。

第六點:《孟子》有言,"五十笑百步",其實這句話也是一條戰爭規則,就是如果敵軍潰敗,我軍追擊,那我軍最多隻能追擊五十步,如果敵軍跑出了五十步的距離,那你只能在那看著他們悠哉悠哉的返回大營,養好傷再和你狠狠的幹上一架。

春秋戰國:貴族式的戰爭轉為痞子式的戰爭

在《史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講的是晉國與楚國交戰,你說這楚國也真不是個東西,剛剛說完它和宋國的戰爭,現在又和晉國交上火了。

可你架不住人家楚國勢大國力雄厚軍隊精銳,這一下晉國頂不住了,晉軍潰敗,晉軍的一個小兵就駕著輛戰車也開始逃命啊,結果,車軲轆壞了,倒黴的孩子啊。

你以為楚軍會殺了他嗎 ,如果你這麼想你就太天真了,人家不僅沒有殺了他還熱心腸的幫他修好了車軲轆,兩人順便還嘮了會天,然後讓他繼續跑,自己繼續追,你說那個楚軍士兵是不是個神經病啊!

最後晉軍的士兵架著車輕鬆的逃到了五十步開外,楚軍也守規矩的沒有再追擊了,更社會的是,晉軍的那個士兵還回頭向幫助了他的楚軍士兵道了謝。

這他媽的這在是打仗,你們怕是來搞笑的吧哥們,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在春秋時期因為參戰的都是貴族男子,從小學習的就是仁義道德,行事自然也就有這一股"貴族風範",君子風度。

雖然我不太贊同這種貴族式的戰爭規則和禮儀,因為常言道,"兵者,詭道也",戰爭的局勢那是千變萬化,如果一味的像那名宋國國君一樣遵守"蠢豬式的仁義道德", 那這個國家也註定不會長久,但每個時代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特徵,這樣來看這種貴族式的戰爭模式的出現也就可以理解了。

春秋戰國:貴族式的戰爭轉為痞子式的戰爭

如果說春秋時期是一群貴族在打仗,是優雅人道的,那戰國時期就是一群痞子在打仗,是殘暴野蠻的。

戰國時期的諸侯國較春秋時期的諸侯國相比已經大幅度減少,出現了以秦國為首的戰國七雄,它們之間的戰爭只為搶奪人口,土地,財富,最後一統天下。

為了達成目的,它們不惜使用任何手段,仁義道德在這個時期已經不被社會的主流所看重,血腥的殺戮和無窮大的慾望才是這個時期的真實寫照。

這不是在說我在提倡春秋時期的貴族式戰爭,而反對戰國時期的戰爭方式,而是我站在後世者的身份對這兩個不同時期的戰爭方式的解讀和闡述。

正如我在上文寫的,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獨特的特徵,春秋時期的戰爭方式最後被戰國時期的戰爭方式所取代,戰國時期的戰爭方式最後被下一個時代的戰爭方式所取代,這是歷史或者說時代所必然要經歷的,是由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其複雜的社會構成所決定的。

作為後世者的我們只能對著那些遺留下來的古籍史書來感悟一下在千年前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廝殺。

參考文獻:

《韓非子》

《史記》

《孟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