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卷六|自在天與大自在天(7)

每一個境界修行到最後,突出的特點就是自在。自在天是欲界天天頂,大自在天是色界天天頂。

繼續邊讀邊聊《楞嚴經》。


楞嚴經·卷六|自在天與大自在天(7)


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我於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位眾生,想要身體自在,遊戲中行於十方界。我就在他面前現他化自在天身,為他說少欲法,令他成就願望。”

這是三十二應化身之七:他化自在天身。

他化自在天,居於欲界天的頂端。此天天眾不用自己變化,能隨意享用其他天眾化現出來的欲樂,故而稱為“他化”。又因為此天的天眾慾望稀薄,不怎麼為慾望所束縛,故而很自在。

此天天主是魔王波旬,故而也有稱魔天的。此天天眾身高三里,衣重半銖(約合0.2錢),壽命一萬六千歲,一日合人間一千六百年。他們在身相、欲樂、天壽等方面,都是欲界諸天中最為殊勝的,再往上就是色界的初禪天。

和前面希望脫離欲塵的眾生不同,這裡的眾生在六層天以下,他們並沒有想要脫離欲塵。只是希望身體更自在一些、可遊行於十方。這時,觀世音菩薩就會化現為自在天身來為他們說少欲之法,成就他們希望身體更加自在的願望。


楞嚴經·卷六|自在天與大自在天(7)


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虛空,我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希望身體自在,能夠飛行虛空,我就在他們面前現大自在天身,為他們說法,成就他們的願望。”

這是三十二應化身之八的大自在天身。

大自在天是色界天天頂。前面是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這個“十方”乃空間概念,沒有脫離“有”。也正因為“有”,他化自在天才可以遊戲神通。而這裡是“欲身自在,飛行虛空。”這個“虛空”,是遠離色法的虛空。此時色界天人,已經領悟到色法的空性,故而希望進一步證得這個色法的空相。這時候,觀世音菩薩就化現成大自在天身,為他講離色之法。

離開色相,依靠四空定,就進入了無色界四空天。無色界眾生沒有色身,是僅有意識存在的精神世界。但四空定仍然著在空相上的有漏禪定,這種離色法並不究竟。

(當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