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个皇帝做,却在二十七天犯下1127件错事,大臣们:废了他

天下好事不敢想尽,布衣想乌纱,乌纱想蟒袍,世袭的王侯,也冠不上十二珠的冕帽。一步高处一层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什么是上天的眷顾,不敢想的东西送到你面前,这就是眷顾,比如说:送个皇帝给你做。

在汉朝,有一个离皇位很近,却又是绝缘体之外的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刘贺。说他离皇位很近,是因为他本身就是皇族的人,他的爷爷是汉武帝。说他跟皇位绝缘,也很好理解,皇帝只有父死子继,汉武帝死后,刘贺的父亲,没有做皇帝的福分,那么往下的子孙,就只能是世袭的王侯了。

捡了个皇帝做,却在二十七天犯下1127件错事,大臣们:废了他


但刘贺却在汉昭帝的霉运中,得到了上天的眷顾,汉昭帝算作一个好皇帝,但可惜的是,壮年而逝,死的时候,才二十一岁,更倒霉的是,谁也没有防范到皇帝会在这个年龄驾崩,因此生育之事,平常都不加以催促,等到皇帝死了,众臣傻眼,大位空悬,这可是要天下大乱的。

就在这紧急的时刻,一个叫霍光的大臣站了出来,他安抚大家,只要这天下是刘家的,那就出不了什么乱天的事,霍光权倾朝野,掷地有声,很快朝廷内外就稳定了下来,大家顺着汉武帝的其他皇脉一看,就看到了刚好二十多岁的刘贺。

捡了个皇帝做,却在二十七天犯下1127件错事,大臣们:废了他


其实如果按照阴谋论来说,刘贺并不是一个适合做皇帝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太适合在当时做皇帝,这并不矛盾和冲突,在汉昭帝死后,皇脉宗室不止昌邑王这一系,所以说,当时要谁来做皇帝,选择权就在朝堂上几位有话语权的权臣手中,也就是霍光。

一个在皇位绝缘体之外的人,不论是谁做了皇帝,霍光都有扶天之恩,但如果能选一个年龄幼小的皇亲来坐皇位,那么也就等于在皇位上安置了一个傀儡,而刘贺已经二十多岁,他在昌邑国,也有自己的一众臣子,让他做了皇帝,那么朝堂上,至少有一大部分重要的官职,要被替换上他的人,甚至霍光,都不一定能保住自己的权势。

捡了个皇帝做,却在二十七天犯下1127件错事,大臣们:废了他


所以说,从刘贺能被接来做皇帝,就可以看出,霍光是没有私心的,至少在汉昭帝刚死的时候,他为大汉的天下,秉公选择了一个恰当的人,可是后续的事情,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刘贺只做了二十七天的皇帝,就被愤怒的群臣在太后那里告了一状,大家都怒责,这个人实在不适合做皇帝,我们要换皇帝!

刘贺到底做了什么出格的事 ,能在封建社会,让臣子团结一致去把自己给告下台呢,其实也并不能挑出来什么罪大恶极的事,只能说,他犯的错太多了,根据各种史书统一口径的记载,在二十七天的帝王生涯中,他做了1127件错事,精确到了个位数,每天要做四十七件错事,差不多就是,半个小时,来犯一个罪过。

捡了个皇帝做,却在二十七天犯下1127件错事,大臣们:废了他


刘贺难道每天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特意找事情犯错?这可遇不可求的皇帝位,在刘贺的人生中,竟然成了他最荒唐的二十七天记忆,相对于历史上众口一词的指责,我更愿意相信,刘贺的皇位丢失,背后一定有其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