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忌憚的不是1775項專利的華為,而是握著6家芯片公司的巨頭

國內的企業在改革開放以後,一直在努力地與國際接軌,近幾年也不斷有中國的巨頭企業活成了世界500強的樣子。很多的互聯網和科技企業都被全球關注著,中國企業的地位和影響力也在不斷的上升。

美國最忌憚的不是1775項專利的華為,而是握著6家芯片公司的巨頭

儘管如此,在手機和電腦這樣的科技產品上,很多核心硬件和系統我們還是要依賴美國的技術支持,花大量的資金進口芯片的同時還要向美國企業繳納鉅額的專利軟件費用。在中興事件發生後,大家才發現,雖然我們每年都給美國繳納了鉅額的費用,但沒有核心技術就會受制於人,也就談不上話語權,產品和公司的命運都處在一種相當被動的處境。所以在這之後,國內的科技和互聯網企業都加大了自主研發的腳步。

美國最忌憚的不是1775項專利的華為,而是握著6家芯片公司的巨頭

尤其是格力的董明珠,更是表態說寧可投入500億,也要為格力研發出自主研發的芯片。而成立於1987年的華為在技術專利上,一直都是自主研發的榜樣,在科技創新上也從不向外國企業低頭,在任正非的帶領下,在通信和手機行業越來越強大,今年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發佈的自主研發專利授權量排行榜上,華為以1775件的優異成績再次登上了專利榜榜首。由於華為的不斷強大,對很多外國企業未來的市場佔有率頗有影響,所以很多國家為了保護自己國家的企業,便以安全為由拒絕了華為。

美國最忌憚的不是1775項專利的華為,而是握著6家芯片公司的巨頭

但國內還有一家企業,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在去年10月份宣佈投資10億在阿里旗下建立了達摩院,這是一家專門用來自主研發的機構。雖然阿里是以電商起家的不如華為投資規模大,但就連被稱為IT教父的聯想創始人柳傳志都表示,聯想在這方面暫時沒有那個底氣,更沒有那個膽量。達摩院在成立之後,不但研究雲計算芯片還有人工智能(AI)芯片,同時還成立了量子計算機和超級計算機研發部門。它也沒有辜負馬雲的信任,在成立的第二年就研發出了Aii-NPU神經網絡芯片,這種芯片是目前同類產品性能的20倍

美國最忌憚的不是1775項專利的華為,而是握著6家芯片公司的巨頭

不僅達摩院投入巨資進行研發,阿里還收購了中天微系統公司,它是一家自主式CPU研發與設計的公司。成功將中天微收入囊中後,達摩院在一年的時間裡還陸續投資了ASR(翱捷科技)、耐能科技企業、深鑑、BarefootNetworks以及寒武紀公司,現在的達摩院在自主研發的同時還有著6家芯片公司作為它堅實的後盾,後來又建立了“平頭哥”半導體芯片公司。而阿里也就此成為很多美國公司最畏忌的企業,因為它不僅僅在電商,物流和支付平臺對美國企業造成了威脅,強大的技術研發和技術投入,也使得阿里巴巴越來越強大。雖然美國不願意看到中國企業越變越強,但未來中美科技巨頭公司的競爭,一定是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