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人物系列之吳佩孚——北洋軍中“常勝將軍”

相較於段祺瑞、馮國璋等人,吳佩孚只是北洋軍中的小字輩。可是袁世凱死後,北洋軍中再無壓得住陣的人,各大佬派系,從政壇上的爭執,到拔刀相見,給了吳佩孚這個秀才出身,卻極具軍事天賦的“後起之秀”展示才幹的舞臺,成為各軍閥都佩服的“常勝將軍”,可以說是民國初期軍事第一人。

民國人物系列之吳佩孚——北洋軍中“常勝將軍”

吳佩孚,山東蓬萊人。幼讀詩書,還考取了秀才的功名。據傳在家鄉染上吸食鴉片惡習,加上當封建衛道士,反對男女同臺演出而屢屢鬧事,混不下去了,跑到北京當了個“北漂”。“北漂”還是不好混,於是投軍,一直在軍界、警界的中下級,直到1906年,他進入了曹錕的北洋第三鎮,才被曹錕逐漸賞識和重用,開啟了他的輝煌生涯。

1918年,因護法運動段祺瑞決定武力解決而引發了南北戰爭,曹錕率軍進攻湖南。吳佩孚則被任命為第三師師長兼前敵總指揮,成了曹錕的“先鋒官”。吳佩孚一戰下襄陽,再戰下長沙,很快湖南被其控制。軍事才能受各界重視,曹錕放心的回到直隸大本營坐鎮,段祺瑞也封其高官以示拉攏。但是,段祺瑞把直系打下的湖南,卻讓張敬堯當了督軍,引發直系不滿,曹錕、吳佩孚轉而支持馮國璋主張,呼籲南北停戰和平。定湖南,是吳佩孚的成名之戰,也是他深度攪入政治風雲的第一步。

民國人物系列之吳佩孚——北洋軍中“常勝將軍”

雖沒能如願得到湖南督軍之位,但吳佩孚藉機擴軍,兩年左右,至撤軍回到鄭州一線時,吳佩孚已擁兵十萬,勢力日漸做大,北洋政府也不得不任命其為兩湖巡閱使,官職已同曹錕平級。

因不滿意段祺瑞下臺後仍暗中操縱國會,直皖戰爭爆發,吳佩孚領兵直逼京郊。一開始,皖系在日軍的配合下,還取得了一定的優勢,可是在吳佩孚奇兵突襲皖系司令部後,皖系瞬間崩盤,僅7天就全線潰敗,徐樹錚等主要干將遭通緝,皖系實力基本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為爭權奪利,聯手不久的直奉兩派翻臉,張作霖親率12萬奉軍進入山海關,直系以吳佩孚為總司令率10萬直系部隊迎戰,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吳佩孚以誘敵深入,再繞到側背襲敵後部之計,很快取得勝利。如此大規模戰役,僅用一週就取得完勝,吳佩孚更是名聲鵲起,甚至登上了美國《時代》雜誌週刊封面,被稱之“中國最強者”。

民國人物系列之吳佩孚——北洋軍中“常勝將軍”

吳佩孚的衰落源自第二次直奉戰爭。此戰規模更大,直系有25萬兵力,奉系有17萬兵力,仍由吳佩孚和張作霖指揮對決。這一次因為吳佩孚排除異己,打壓馮玉祥,致使馮玉祥率部撤離戰場而進入北京,發動北京政變,軟禁了大總統曹錕。吳佩孚只得放下戰事,親率部分部隊回救北京,終致全線潰敗,直係軍閥被趕出了政權。雖然吳佩孚從海上逃走,後託庇於各地方軍閥,但終無東山再起之日。

民國人物系列之吳佩孚——北洋軍中“常勝將軍”

賦閒後的吳佩孚回到北京,種花養鳥,研究佛學。抗戰爆發,拒絕了日本特務土肥原賢二邀請組建傀儡政權,隨後因病在日本人開的醫院治療時被毒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