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自由、散漫?那是因为家长没做真实的父母

孩子叛逆、自由、散漫?那是因为家长没做真实的父母

你家出现过这样的情形吗?

妈妈四处找出门要用的发带,有时女儿也会用妈妈的发带,并且常常不放回原来的地方,转身问女儿:“你又把我的发带弄到哪里去了?”

女儿正在玩自己的玩具,抬起头来:“我没拿啊。”

妈妈再问:“不是你拿的,还有谁会拿我的发带?”

女儿说:“我真没拿啊”

妈妈有些火了,提高声音喊:“拿就拿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你拿出来给妈妈就好了。”

女儿被吓了一跳,哭了:“我没拿,我没拿……”

妈妈气极,因为着急出门,女儿一直在哭,急火攻心之下打了女儿。

——可是,上班后,妈妈发现要找的那根发带在自己的办公室抽屉里。才知道这一次错怪了女儿。

爸爸妈妈有时会失忆,错怪了孩子。这种情形在家中恐怕不在少数,如果你是那位妈妈,你会怎么做?

有些爸爸妈妈会选择做真实的父母,及时向孩子认错和道歉。

有些爸爸妈妈则追求完美,选择掩饰,就此翻篇不提。

这两种选择,不做对错评判。

不过,要知道,父母真实,孩子才会看到一个坦然、独立、清晰的成人形象。而不是一个努力掩饰,既疲劳又焦虑,没有自我的假面父母。

孩子叛逆、自由、散漫?那是因为家长没做真实的父母

做真实的父母,给孩子自己接触世界、看世界的机会

时下有很多爸爸妈妈们认为,如果孩子尝试做某一件事时,给他一些建议,他就能少走弯路,他一下子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然而,事实上,与父母的期望相反,孩子并不会采取父母的建议,打定主意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哪怕跌倒,也会继续——因为父母给建议,就意味着孩子不会、不能、甚至不懂,暗示孩子无知和笨愚。孩子偏偏用自己的方法,或与父母相反的方式,来证明自己。于是,出现了所谓的“叛逆。”


正确的做法是:不人为地分离孩子与自己的世界,不刻意粉饰、隐瞒孩子还不了解的事情,让他很早就对生活和世界有比较完整的概念。不要以孩子“天真纯洁”为借口,把孩子包裹得过于严密,让他们对外部世界没有免疫力。


这就像我到现在都能想起,儿时曾经问过妈妈:“我是哪里来的?”妈妈回答:“你是妈妈从垃圾桶捡来的”。以至于我有一阵子真的以为,自己是从垃圾堆捡来的,一度很自卑。

所以,聪明的爸爸妈妈,可以针对孩子年龄,用孩子听得懂的回答,来慢慢告诉孩子真实的情况,而不是误导孩子。

孩子叛逆、自由、散漫?那是因为家长没做真实的父母

如何做真实父母——以一位全职妈妈为例

那么,具体如何才能做最真实的父母?答案是营造正向、平衡的生活氛围,与孩子一起享受生活。

我朋友的妈妈。曾经为了孩子,辞职当了全职妈妈,但内心其实不甘。常常跟学生时代的朋友打电话时,说起自己想要当个画家的梦想。有一次他妈妈打电话跟朋友诉苦“:如果不是为了儿子,我现在应该也像你一样,有一定成就了。”被六岁的他听到,从此他一方面觉得是自己连累了妈妈,另一方面认为妈妈并不爱自己。长大后,与妈妈关系渐行渐远。

——通常情况下,孩子看得到父母背后的焦虑和自我价值缺欠。这个时候,父母越是追求完美,孩子越是得不到正向的氛围——父母觉得为孩子负全责,孩子反而感受到被控制;父母不给压力,孩子感受的是自由、散慢。反之,如果父母自身有正确的方向,有自身价值的体现,孩子更加容易拥有良好的心态,以及感受到踏实、安全、平和、积极、快乐。

因此,做父母只要做到七八份的好就可以了,太完美,没有瑕疵的花,往往是塑料做成的,大自然的花朵,往往有些斑点或是虫子咬过的小洞。

作为父母,你也会犯错,也需要道歉;也有不足之处,也有不了解的知识,也犯傻,也迷糊,偶尔还会感觉疲累,也食人间烟火,也需要得到认可,也有自身的价值需要体现出来。

孩子叛逆、自由、散漫?那是因为家长没做真实的父母

真实父母的表现

真实的父母会承认自己做的错事,并对孩子说对不起,这次妈妈错怪你了,下次妈妈会改正。

真实的父母会在自己累时,跟孩子讲明:“妈妈(爸爸)现在感觉很累,需要休息一下,你照顾好自己。”

真实的父母在自己控制不住脾气的时候,会跟孩子描述:“妈妈(爸爸)现在的耐心只有黄豆那么小。”

真实的父母不会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工作,而是依然走入社会体现自身的价值。

孩子叛逆、自由、散漫?那是因为家长没做真实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