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艾滋病的简单常识科普和我们的社会责任

2018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将迎来它的第30周年。我国2018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英文主题为“Know your status”,知道你的感染状况)。

关于艾滋病的简单常识科普和我们的社会责任

尽管艾滋病知识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但提及艾滋病很多人仍存有误区,面对艾滋病人更多的人选择避开。恐惧和歧视源于不了解、不信任,普及艾滋病知识是全社会的责任。请你了解艾滋病预防常识并告诉他人:

关于艾滋病的简单常识科普和我们的社会责任

关于艾滋病的简单常识科普和我们的社会责任

关于艾滋病的简单常识科普和我们的社会责任

关于艾滋病的简单常识科普和我们的社会责任

关于艾滋病的简单常识科普和我们的社会责任

关于艾滋病的简单常识科普和我们的社会责任

关于艾滋病的简单常识科普和我们的社会责任

关于艾滋病的简单常识科普和我们的社会责任

关于艾滋病的简单常识科普和我们的社会责任

关于艾滋病的简单常识科普和我们的社会责任

关于艾滋病的简单常识科普和我们的社会责任

关于艾滋病的简单常识科普和我们的社会责任

关于艾滋病的简单常识科普和我们的社会责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面对身边的艾滋病患者呢?

1.不歧视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歧视艾滋病患者的行为对于患者来说比艾滋病病毒本身更可怕。

2.我们要教育病患积极面对生活和自己的疾病,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艾滋病毒检测对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扩大化以及确保所有艾滋病毒感染者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来说至关重要,知晓自己的HIV感染状态并及时接受预防和治疗服务,可以使得人们可以有效保护自己和亲人。污名化和歧视便会阻止人们去接受艾滋病毒检测。

3.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传播,也不会经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在平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艾滋病人正常交往,饮食、外出等不要远离或者疏离患者。

4.家庭和社会要为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危险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和维护社会安定。

关于艾滋病的简单常识科普和我们的社会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