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智慧有多高?《野草》中有句話很多人讀不懂,還把它當病句

魯迅的智慧有多高?《野草》中有句話很多人讀不懂,還把它當病句。

一提起魯迅,我們都知道他是中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都說一個人的經歷決定了他的文風,那麼,魯迅先生又有著怎樣的人生呢?

魯迅的智慧有多高?《野草》中有句話很多人讀不懂,還把它當病句

魯迅原名周樟壽,後來改名為周樹人。而"魯迅"是他在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魯迅是浙江紹興人,出生在落魄的封建家庭。他原本在仙台醫學院學醫,但是為了拯救麻木的中國人,他棄醫從文,《狂人日記》便是他寫的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小說,也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魯迅先生投筆從戎,奮筆疾書,戰鬥一生,被稱為"民族魂"。

魯迅的智慧有多高?《野草》中有句話很多人讀不懂,還把它當病句

在救亡圖存的國內形勢下,魯迅先生大聲呼喚"精神界之戰士",後登上五四文壇,畢生致力對中國人精神的反思,魯迅先生一生寫作600萬字,代表作有《吶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狂人日記》等等。

魯迅也是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之一,更是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可是當我們讀到魯迅先生《野草》中的一句話時,卻大為疑惑,這句話便是"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很多人看的之後都認為是病句,為什麼不直接說兩株樹都是棗樹呢?其實這是我們還不懂得魯迅先生的大智慧。

魯迅的智慧有多高?《野草》中有句話很多人讀不懂,還把它當病句

魯迅先生沒有直接說"我的後園有兩株棗樹",而是分成四個短句來敘述,後兩句還有重複之嫌,其實這是魯迅先生沉重心態的反應。因為這樣寫來會讓我們感知到這裡的敘述對象和重點不是棗樹,而是人,是為了反應作者內心的孤寂和無奈之感。這又是一個"期盼-發現-失落"的過程,來表現內心的失望。而棗樹又是封建習俗的代表,反應了作者厭惡這種老舊的文化,渴望文化得到革新。

魯迅的智慧有多高?《野草》中有句話很多人讀不懂,還把它當病句

這篇小說也是魯迅先生用白話文寫的,他用一種新的寫作手法,來對抗舊文學。同時,棗樹與作者的心靈也是對應的,寄予著精神世界戰士的品格,是韌性戰鬥者的象徵。這寄託了作者的希望,希望人們可以像棗樹一樣,不要讓自己墮落,不要屈服,用滿身的刺保護自己。魯迅先生站在最前面,"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正是他一生的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