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的孤墳:《野草》裡的人生死地

眾所周知,魯迅的作品帶有極重的思辨性與哲理性,例如他的著作《野草》,就充分地體現了他對於人生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獨特思考。《野草》的每篇作品都不同程度地交織著作者對於人生價值的矛盾情緒:一方面面對敵人,他頑強堅決、渴望戰鬥:一方面面對未來,他又彷徨苦悶、憂傷寂寞。在這種矛盾的激烈碰撞中,自我生命力得到了釋放,生命的美感得到了彰顯,魯迅靈魂的"真"與"深"也漸漸地展露出來。

一、痛苦的困境與生存的殘缺

首先要介紹的是《野草》裡對於個人生存困境的探討。《野草》將人的生命放在歷史的時間維度上進行思考和探索,通過表現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亦或是未來,人們的生存處境都是不圓滿的,從而提示其困境。

戰士的孤墳:《野草》裡的人生死地

當人們對現實的處境不滿時,便會寄希望於未來,在未來設想一個黃金世界。這個世界既沒有矛盾,也沒有鬥爭,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然而魯迅卻通過《野草》向我們傳達,即便是在這樣的黃金世界裡,也必然會存在著差異,存在著不公,也就是說仍然會有利益衝突,從而造成新的矛盾,新的鬥爭。就如同《秋夜》裡的那株棗樹說得那樣,秋後要有春,可春後還是秋,春天不會永駐人間。這是一種不以春天的到來為前提的,完全是自己的獨立選擇,並且建立在自己的努力奮鬥上,不存在任何依賴的精神狀態。《野草》裡的過客,則是更加直接地表現了這種哲學。過客明知前方是墳,奮鬥沒有好結果,卻堅持往前走,只為了單純與黑暗搗亂鬥爭,這才是強者該有的姿態。過客的態度,其實也是魯迅自己的選擇。

當人們不滿意於現狀時,還有一個去處,就是過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懷舊。在回憶往事的時候,對過去生活中的美與醜,快樂與痛苦,我們總是選擇突出前者,而有意無意地避免,淡化後者。然而《風箏》卻用作者自身血淋淋的現實告訴我們,不要美化自己的過去,要正視生命中一切嚴峻的方面。

二、生死的絕望與正視的力量

其次要介紹的是《野草》裡對於生死的探討。這種探討以《死後》最為典型,在魯迅的筆下,死後的世界,不再是地獄或者天堂,也不是所謂的投胎轉世,而是單純地死亡。死去的人會在溼冷難受的土壤下,保存著清晰的意識和精神,既不能動也不能說,唯有被動地忍受各式各樣的痛苦。換而言之,死亡根本不是人的災難的結束,而是更大的痛苦和荒謬的繼續。魯迅就這樣無情地堵住了人類最後的退路(死亡),然而對於"現狀",他也是沒留什麼餘地。例如"死火",要麼被遺棄在冰谷裡,慢慢凍滅,要麼被帶出冰谷,迅速地燒完。無論是哪種,都躲不開被滅亡的命運。這就是生命的哲學矛盾,無論你選擇哪種生存方式,永遠擺脫不掉死亡的結局,但是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垂死掙扎。這些結論是相當悲涼的,但他就是拒絕出路,強調歷史、人生、現實等等都是沒有出路的,是必然痛苦的,要否定一切精神避難的努力,於這之中找到一種壯士的鬥爭精神,就如他筆下的雪,充滿了力量的孤獨的雪,死掉的雪,也是雨的精魂。魯迅說追求的人生,正是生命的"精魂"

戰士的孤墳:《野草》裡的人生死地

魯迅對於生死的探討還體現在他時常回首,反觀自己走過的路,充滿懷舊的情緒,從而產生精神上的不自覺收縮,然後再以這種情緒關照未來,在未來中看到可懼的循環。例如《死後》裡就告訴我們:人怎麼死的,死在哪裡,死後的世界又是怎麼樣的,人沒有任意生存的權利,自然也沒有任意死掉的權利。這些死後的想象,全都是依靠著現實的經驗和對過去的悲涼體驗,表現出來的。魯迅的真正深刻性在於,它不僅無畏地正視死亡這必然境遇,而且進一步從死亡這一本屬將來才會發生的事實回溯人的當前、過去之存在,並據此來籌劃人的未來,從而深刻地發掘出死亡在人的生命存在中的本體意義和創造功能。

三、戰士的孤獨與仇視的態度

最後要介紹的是《野草》裡我與他人的關係,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我的敵人,一種是我的親人,但無論是哪種,魯迅的態度只有一個---仇視。這一點可以在《這樣的戰士》和《過客》中明顯地看出。先是戰士面臨著的無物之陣,這種含糊不清的敵人,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方式,從什麼地方,來向他發起攻擊,因此令戰士身心交瘁,飽受折磨。那麼無物之陣裡有什麼呢?是敵人的策略手段和親人愛人的無意傷害。《過客》裡小女孩同情過客,想給予他佈施,但卻換來過客狠毒地詛咒,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愛與溫情的牽掛會使自己失去作為一個戰士,一個改革者的思想與行動的自由,這也正是無物之陣的一股力量。我們可以看出,魯迅在考察個體生命與他人的關係時,是懷著多麼悲涼的心情。他依舊把這一命題推向了絕望的極致。讓自己的生命充滿了敵人和孤獨,主動地摒棄所有的愛與關懷,這就是魯迅的人生,也是魯迅的影。在《影的告別》裡,魯迅很明確地指出,自己要作為歷史的中間物生存---既存在於光明與黑暗的對立中,又在兩面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這是一個彷徨於無地的無所依託的存在。

戰士的孤墳:《野草》裡的人生死地

講到這裡,我們不難發現魯迅的《野草》把所有的美好都推向了絕望的極端,但是在這極端中,我們也是可以看見希望的。即置之死地而後生,即所謂的"看透",看透了便不會有失望,於無所希望中得救,覺悟到這些,也就達到了大徹大悟,達到超越,但是這裡還有兩種不同的態度。一種是消極的態度,即知其不可而不為。另一種是魯迅的態度,知其不可而為之。所以明知前面是墳,過客還往前走,總覺得有聲音一直在呼喚自己。這聲音其實是內心的命令,儘管怎麼走,走到哪裡去都無法預測,但依舊要努力前進,要奮鬥。這種哲學是包含兩個特點的,一是絕望,絕望就是清醒,清醒地面對現實,打破一切自欺欺人的神話;二是積極進取的態度,如死火燒完,棗樹明知春後還是求,卻仍然生長。表面上看,很黑暗很絕望,但黑暗中承載了光明,給人建立在清醒基礎上的可靠的奮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