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童“驚慌失措”踩死6個月大男嬰,被控一級謀殺


10歲女童“驚慌失措”踩死6個月大男嬰,被控一級謀殺


從熊孩子到罪犯,中間只隔了一句:沒關係,你還是個孩子。

最近有一則新聞,讓媽隊震驚了......

美國一名10歲女孩涉嫌踩死6個月大的男嬰,被控一級謀殺。

10歲女童“驚慌失措”踩死6個月大男嬰,被控一級謀殺

女孩說,自己將嬰兒摔到地上,為了阻止嬰兒大哭,驚慌失措的她,不停地用腳踩寶寶的頭。

最終這名男嬰因為傷勢過重,在醫院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10歲女童“驚慌失措”踩死6個月大男嬰,被控一級謀殺

對此,有網友留言說:“孩子才10歲,她懂什麼啊,一級謀殺罪?不至於吧...”

是啊,她才10歲,就親手殺死了一個比自己還要小的孩子,這樣也能被原諒?

只因為她小嗎?不!

任何人做錯事情都要付出代價,孩子也不例外。

未成年不是孩子的免死金牌

這絕不是個例,根據《中國教育發展報告》白皮書顯示,近年來,我國犯罪趨勢呈低齡化,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屢見不鮮,例如:

● 2012年,廣西13歲女孩,因嫉妒同學比自己漂亮,把同學約到家裡,殘忍殺害並肢解屍體。●2015年,湖南3名學生在當地小學宿舍實施搶劫,用木棍毆打女教師,並將她用毛巾活活悶死。●2016年,承德縣16歲少年,在超市買東西與店主發生爭執,一怒之下殺了店主一家三口。● 今年6月,湖北13歲少年尾隨女同學進入電梯,挾持她到一個空房間,強姦並劃傷她的身體。
10歲女童“驚慌失措”踩死6個月大男嬰,被控一級謀殺

為什麼這些孩子小小年紀就能犯下如此可怕的罪行呢?

有人說,這正是因為他們每次犯錯,都有家長的“包庇”,所以他們就認定,即使自己做出任何荒唐事也都不用承擔任何責任。

難道孩子犯罪真的不用負責嗎?當然不是!

10歲女童“驚慌失措”踩死6個月大男嬰,被控一級謀殺

記得曾在2013年12月,一個未成年人變“殺人魔頭”的新聞,震驚社會。

就讀於山東省一所警察學院的14歲學生扈強,2013年7月,持刀將同學捅成重傷,在案子鑑定期間,他再次持刀將另一名同學捅死。

10歲女童“驚慌失措”踩死6個月大男嬰,被控一級謀殺

本來,扈強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7年,但在死者親屬強烈要求對其從重處罰,法院決定改判扈強無期徒刑。

所以,孩子犯罪並非全部從輕處罰,有些錯,不值得被輕易原諒,同樣會被法律嚴厲制裁。

未成年不該成為孩子罪犯的“免死金牌”。不袒護孩子的惡,也不縱容孩子的壞。

紀錄片《鏡子》中如是說,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是社會的一面鏡子。

每個問題孩子背後,折射出的都是一個家庭的教育模式。

每一個“熊孩子”身後往往都站著一個“熊家長”。

片子中,14歲的男孩澤清,剛讀初二,就輟學了。

澤清沉迷於網絡,有暴力傾向。

他的媽媽說,兒子罵她賤,甚至動手,拽頭髮,用指甲撓,還動刀子。

是什麼原因,讓澤清變得如此狠心,竟然對親生母親拳打腳踢?

面對鏡頭,澤清說,我媽脾氣暴躁,講到最後,都是她對,我爸跟她解決不了的時候,一般就會用暴力。


10歲女童“驚慌失措”踩死6個月大男嬰,被控一級謀殺


曾經,澤清認為自己是個有使命感的孩子,他打算用自己的行為,去喚醒父母。

只是,當他的拳頭落在母親身上,把母親逼到牆角毆打的那一刻,他已經變成了自己父親的樣子。

就像片子裡的旁白說的那樣:

「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誠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

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後,都會有一個問題家庭。孩子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家庭的問題。

看過這樣一則暖心的新聞:

11月4日,山東淄博的車主李先生,發現愛車被刮蹭後,本來挺生氣的,但當他看見車上貼的字條後,立馬就釋懷了。


10歲女童“驚慌失措”踩死6個月大男嬰,被控一級謀殺


原來,孩子的媽媽手寫了一封道歉信說,

「非常抱歉,孩子騎車時,碰到了您的車……請您撥打電話……,到時給您協商解決。」

落款是調皮孩子的媽。

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太讚了。

身體力行,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什麼是責任和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