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知识—话说军区和战区

军事知识—话说军区和战区

摘录图片

军区是国家根据战略需要,结合地理条件及行政区域划分,设立的军事区域和军队一级组织。大部分国家的军区属于大陆型军区,通常隶属于陆军,有些隶属于统帅部或国防部。多数平时设有常设领导指挥机构,下辖作战部队和保障部队。

军区最早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古代波斯帝国开始设立军区,将全国军队划分各军区管辖。拜占庭帝国为抵抗外族入侵,先后划分了38个军区。中国历史上一些王朝设立过军区性质的军队组织。如魏晋时期设置都督诸州军事,统管数个州的军事。

近代沙皇俄国是较早开始设立军区的国家,由最初的4个军区增至后来的12个军区。

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也设立过军区。红军时期,在中央根据地设立过中央军区,在川陕根据地设立过西北军区。抗日时期,设立过山东、晋察冀军区等。解放战争期间,先后设立过中原、华东、华北、西北、东北等军区。建国后至1979年,结合国家行政区域设置与划分情况,几经调整共设过 11个军区。1985年军队裁军,合并调整为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成都、广州7个军区。

军事知识—话说军区和战区

摘录图片

我军的军区主官为司令员、政治委员,为大军区正职(正兵团级),军衔为中将或上将。军区副职领导有副司令员3至4名,副政治委员2名,为大军区副职,军衔为少将或中将。设有司令部,参谋长为大军区副职,政治部,主任为大军区副职。后勤部,90年代后勤部改为联勤部,同时增设装备部,部长为正军职。军区的司令员、政委、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为军区首长,政治部主任、联勤部长、装备部长为军区部门领导。司令部设作战、情报、军训和兵种、通信、军务、动员等部;政治部有组织、宣传、干部、保卫、群工等部,后勤设有司令部(参谋长为副军职),财务、军需、卫生等部;装备部有军械、战技等部,部长为正师职,相对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等下属的部长(一级部,正军职),俗称二级部。

下辖若干集团军、省军区(警备区)、军区空军部队(军区空军司令员兼任军区副司令员,主要还是由空军负责训练、管理和保障),部分海军舰队司令员兼任军区副司令员。还有直属的通信、防化、警卫等部(分)队和后勤保障分部,战术训练基地、兵种训练中心等等。负责组织战区部队的作战、训练、管理、司令部建设、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建设,根据可能的作战任务进行战场建设,部队政治工作和后勤装备保障工作等等。通俗地说,就是对所辖部队有作战指挥权、行政管理权和对正师职(不含)以下军官的任命权,为单位、个人记功(一等功及以下),授予个人荣誉称号权(二级英雄模范勋章)。

军事知识—话说军区和战区

摘录图片

至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设有军区,有的常设领导指挥机关,有的不设。设置的规模和任务也不相同。有的以地名命名,比如,俄国设有列宁格勒、莫斯科、西伯利亚等8个军区和加里宁格勒特别防御区,还有越南设有8个以地名命名的军区。有的以方位命名,比如,日本设有北部、东北部、东部、中部、西部5个军区,隶属于陆上自卫队,下辖若干师及保障部队。印度设有5个以方位命名的军区,隶属于陆军司令部,各辖若干军、师。还的有以地名和方位混合的方式为军区命,比如,瑞典设有上诺尔州、下诺尔州、南部等6个军区。

战区是为执行战略作战任务而划分的区域和设置的军事组织,又称为战略区。

战区的概念最早是19世纪若米尼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战区除地域因素外,还包括军事、政治、经济等因素,进而又发展成为与执行战略任务相适应的作战实体,成为军队的一级组织。

军事知识—话说军区和战区

摘录图片

红军在反围剿时期,曾经设立东方、东南、西南3个战区,并成立战区指挥部。前苏军在卫国战争期间,也建立过3个战区。

现在世界上设立战区的国家比较少,最有代表性的为美军设立的联合战区。美国为推行全球战略,在国外划分若干战区,建立指挥机构,经过几次调整,目前设有印度太平洋、大西洋、欧洲、南方、中央5个战区,并在各战区成立联合司令部,直接对总统和国防部长负责,辖2个或2个以上军种部队,战区设参谋部和若干下级司令部。对所辖部队有作战指挥权,但不负责部队的行政管理和后勤支援。比如,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已更名为印度太平洋司令部)成立于1947年1月1日,总部位于夏威夷史密斯兵营,是美国成立时间最早的联合作战司令部,这一司令面对中国,俄罗斯,印度,朝鲜,韩国。责任片区内的面积超过世界面的50%,横跨36个国家和20地区。人口数量约占世界人口的60%。

军事知识—话说军区和战区

摘录图片

近年来,我军将原来单纯以陆军为主的军区,调整为2个或以上军种联合作战的战区,更加注重联合作战,更加注重维护海洋、空中权益,更加突出战区作战指挥功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