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容忍战略性亏损,逆向布局未来

这两天简单复了个盘,就用一句话总结下2018年的惨烈:剔除当年新上市股票,全年上涨公司数量仅占6%,个股下跌中位数-34%。国民经济各部门杠杆率高企,出口压力预期在2019年凸显,地产经济难以维系,需求疲软,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时间……从数据上看,2018年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8%,1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4,经济下行趋势明显,众多利空集聚压制着A股。所以2019年对于A股,我们应该继续悲观吗?

我是乐观的:2019年不存在趋势性大牛市,但经过前期系统性风险释放后,优质个股存在明显投资机会。从2015年开始A股市场已经调整了3年半,2018年更是几乎全军覆没,市场整体估值也处于历史底部,股指进一步大幅杀跌的可能性很小;股市是反映预期的市场,上述各种经济不利因素已经充分反映到了市场表现中;减税降费等利好措施只会迟到,不会缺席,力度也很难低于市场预期;国企改革也存在超预期进展的可能性;外围市场波动对A股的影响会持续钝化;既然经济很坏的预期已经Price-in了,那么未来每一个边际变好都会积攒为推动市场向上的力量。底部区域往往波动较大震荡反复,买入股票短期多半是痛苦的,但长期来看,往往逆向思维的决策才能带来长期超额收益。

虽然判断市场已经在底部区域,但并不是所有个股都会有向上的机会,A股还是存在很多质地差,前期过度资本运作,长期发展前景堪忧的公司,这些都需要在未来持续出清。经济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未来存量经济市场龙头股溢价会愈发明显,也意味着由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创新需求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对于2019年的投资主线有以下一些思考:

经济下行会影响大部分板块,那么从业绩确定性上我们应该多寻找需求与经济周期弱相关或者负相关的一些板块,尤其是科技创新带来增量需求(5G带动应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或者科技创造出来的新细分行业(一个很突出的案例是扫地机器人)。

另外,中国具有最大的消费市场、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不断提升,消费短期受经济周期、行业出清等影响出现了严重下滑,但反过来思考,也为布局消费长牛股提供为很好的机会,尤其是市场空间大,龙头市占率不高的行业存在集中度持续上升空间,很多细分板块值得关注和等待(如影视传媒、服装家纺等)。

同时,这两年一二级市场大幅杀估值,低价注入真正优质资产的并购重组股值得重点关注。经历了2013到2015年的并购热潮以及之后的业绩对赌不达预期、商誉爆雷,资本市场愈发冷静,也意味着当下的并购重组更具理性和投资价值。

从宏观大趋势看也有一些阶段性回避的行业,比如中国医保覆盖不足,解决看病贵问题意味着仿制药、医药耗材等价格下降是中长期大趋势;环保让步于经济托底意味着短期难以大幅放量,经济下行带动大宗商品下行等等。

当然未来也存在极端事件的可能性,例如经济超预期大幅下行、地方债务出现重大危机、中美贸易摩擦极度恶化,市场持续暴跌带来新一轮质押爆仓风险等,小概率事件也需要持续跟踪和预期修正。

新的一年,敬畏市场,持续反思。

本报告中所叙述的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使用,不应将其视为购买、认购或销售任何证券或其它金融产品票据的要约。我司对使用该报告或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的版权为我司独有,若需个人学习转发分享,请注明出处,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出于商业目的进行任何形式的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不得出于商业目的更改、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全部或任何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