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過大年:給孩子講講老北京的“帶魚”情節

馬上要過年啦!如今咱北京過年與早前可是大不一樣了,當我們走在大街上看看那大小飯店門前的招牌,年飯得提前預定,晚了,就得奔大廳去佔座了。

以前呀,可不是這樣!不是說晚了定不上年飯啊,是根本不在外面吃。為什麼呢?因為沒有那麼好的經濟條件。在六七十年代,就是自家買點年貨還得憑證、票、券、本呢,計劃經濟嗎。小時候,一到過年,頭半個月人們就得拿著副食本和發的票去副食店排隊買些過年的吃食,現在過年不需要票據了,想吃啥,隨便買。超市就在小區附近,一天可以跑個四五次,太方便了。

寶貝過大年:給孩子講講老北京的“帶魚”情節

當然了,說到年貨北京人家兒的飯桌上是離不開魚的,特別是逢年過節,家裡來了親朋好友,炒幾個菜,端上一盤魚來,那氣氛、那年味兒,甭提了!

“帶魚”是條魚

說到魚,今天我們就講講這北京人的偏愛——“帶魚”。說是偏愛,其實是那個年代留給我們的記憶。在計劃經濟時代,家家兒的經濟狀況都差不多,誰比誰家沒高哪去,也不比誰家低多少。就是有條件好一點的家庭,有錢你也同樣買不著東西,因為是限購啊,就是在大菜市場的魚肉臺子上也不是見天兒的能看到“帶魚”。

寶貝過大年:給孩子講講老北京的“帶魚”情節

有些孩子饞充滿濃濃年味兒的---帶魚!這可是每到春節真可以說是家家要備的。

帶魚在外表上長得有點怪,牙尖尖的,魚身子銀白色,是長長的“怪形”魚。說實話,最初老北京人是看不上這種“無鱗魚”的,誰都喜歡鯉魚那種有頭有尾的,這種切成段兒的,開始啊真是上不了桌!

不過後來呢,從無人問津,到了開始嘗試吃。還有文章說過,當時甚至連這帶魚身上的白霜到底是油還是鱗,要不要刮掉,還會討論一番,而且那時的報紙和有些飯店開始介紹帶魚的優點。後來,北京人一吃,會發現,它味道還真不錯,而且刺兒少,魚肉又滑又嫩又香肉也多,逐漸的,帶魚就成了老百姓喜歡的海魚了。

寶貝過大年:給孩子講講老北京的“帶魚”情節

雖然現在經常吃,但是總覺得小時候吃的那種比現在的帶魚好吃!如果帶魚不算大,黑眼睛的是國產的;帶魚又長又寬,黃眼睛的是進囗的!幹炸買小的,紅燒買中等的,汁別收乾淨漫泡一宿,改天吃時收汁,這是北京傳統做法又稱隔夜帶魚。

那個年代吃“帶魚”

聽老北京人講以前,還能清晰的記得,那時每年只有臘月裡按人口限量供應的帶魚,窄點的0.25一斤,寬點的0.38一斤,無頭帶魚0.42一斤,那時的帶魚全部為國產的。那個年代,過年能吃上帶魚的,感覺特幸福!特好吃!真好吃,那會兒要是有朋友圈,保證家家都得曬“帶魚食品”。

寶貝過大年:給孩子講講老北京的“帶魚”情節

我認識一位老北京的大娘:他原來年輕的時候,住在城裡的夕照寺,她回憶,當年在“崇文門菜市場”起早排隊買帶魚!7.30開門,6點去的排了個第三十名,開門後隊伍還算整齊地向前走,可是三毛八分的帶魚是普通百姓的首選,前面還有兩位的時就聽售貨員喊:三毛八的沒有了!那心,一下子由赤道甩到了西伯利亞。

只有二毛五的和五毛五的!二毛五分錢一斤的也就有“手錶帶”寬。五毛五一斤的特級品,好是好,可是價格不是普通百姓能接受的,多花不少錢,所以很多人所性不買了。 隊伍散了!望著平臺上擺著的一寬一細兩種帶魚,大多數人搖搖頭走了!每月購貨本上就那麼點定量!還吃不上隨心的!

寶貝過大年:給孩子講講老北京的“帶魚”情節

有些條件稍微好點的,買了五毛五的,然後走人,其他的普通百姓只好白白排了一早晨隊,等下次吧!那時有多失望,有過生活的人才會體會到!這位大媽說,即使貴點,也得給買一條,給婆婆吃,那會兒的婆姨關係,真是鐵啊。

雖然我沒有經歷過排隊的故事,但是我看過《我愛我家》。《我愛我家》裡和平失憶那集說過:“咱吃帶魚吧,買最貴的,買3毛8一斤的”,三毛八的就是極品了銀白色,鮮亮,一般情況下碰不上,真碰上您就算抄上了。

老北京人燉帶魚時,最愛用醋,能去腥味,還能提鮮,這魚湯兒泡飯,也是別提多香了,這味兒,整個院兒,甚至整個衚衕春節一到都給傳遍了。有些老北京回憶:那些飄進衚衕的帶魚香味,把魂都給勾出來了,如果能吃上剩的魚湯泡米飯,真的不比現在零食差!

寶貝過大年:給孩子講講老北京的“帶魚”情節

小小的一條帶魚,久久的一段回憶

滿滿內心都是老北京春節惦記的那一口香,帶魚來到北京人家兒的飯桌雖然比較晚(五十年代),跟涮羊肉比,算是後起之秀。但很快便成了老百姓家裡的一道主打菜。因為它便宜:七十年代,兩指來寬的帶魚每斤才一毛多錢,好點的,近四指來寬的也就三毛八。在就是它刺兒少:帶魚除兩邊有刺兒外,就中間一條魚骨,摘著方便,魚肉給小孩兒吃也放心。

帶魚的肉嫩入味兒:帶魚的肉比較細嫩,做起來容易入味,吃到嘴裡比較棉、香。再就是帶魚的做法不多且簡單,一般是紅燒、幹炸,也有垮燉的。現在還有一種吃法是“烙餅卷帶魚”,這個魚做的是連骨帶刺兒都酥了,加在烙餅裡連骨帶刺兒都能吃了。有人用高壓鍋做,先把帶魚炸了,高壓鍋放好佐料,再放魚,加水莫過帶魚,蓋蓋兒,蓋上壓力閥,三個半小時就行了。對了,還有一種帶魚,今天不多見了,“鹹帶魚”。它是乾的,買回來用水泡泡,洗去上面的鹽粒兒,切段兒,餅鐺到上些油,將鹹帶魚段兩面煎一下,就著稀飯,可好吃啦。

寶貝過大年:給孩子講講老北京的“帶魚”情節

北京人吃帶魚,愛吃國產的,特別是舟山帶魚。可在八、九十年代,好長一段時間在北京,您很難見到國產帶魚了,因為改革開放初期《捕魚法》還沒有出臺,沿海一帶魚類逐漸減少,也因此市場上出現了“進口”帶魚,“西非帶魚”、“西非黃魚”。說實在的,說是“進口”,實際上是咱們自己打的。

在這兒,囉嗦幾句:那年代在北京有兩個大冷庫,一個在海淀,叫“西冷”,一個在豐臺,叫“南冷”。八十年代初,西冷的領導層非常有眼光,他們買了一艘法國廢棄的客輪,改造成了冷藏船,起名“京冷一”,出遠海捕魚,從此,西非帶魚、西非黃魚擺在了北京人家的飯桌上,後來又有了“京冷二”、“京冷三”規模逐漸的開始龐大了。這也使得北京人家裡的飯桌上豐富了起來。

寶貝過大年:給孩子講講老北京的“帶魚”情節

以前帶魚在任何一個飯店是上不了桌的,就連那個年代的小飯館兒也沒有這道菜,今天不同了,飯館兒裡有、飯店裡也有,花樣繁多,吃帶魚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但它確留給了北京人一段記憶,一段美好的回憶!

對了,過年啦,您家附近超市進帶魚了嗎?多錢一斤?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寶貝過大年:給孩子講講老北京的“帶魚”情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