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遇冷,220元的费用,农民并非拿不出,而是没弄懂3个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为了加快农村地区建设的步伐,缩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早日来临,针对农村实施的越来越多的补助项目,对农村进行大力度的支持,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通过政策上的补助来帮助农民解决问题,促进农村发展,其中有一项,就是新农合。

新农合作为一项医疗合作机制,是一个位农民医保保障做出贡献的句子,农民缴纳新农合费用之后,这能够在生病治病的时候,享受到一定的优惠,也就是能够到时候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对于农民来说,这无疑是一项减轻生活负担,增强幸福感的惠农政策。

然而到了近期,新农合的实施遇到了一些问题,在农村地区遇冷,农民们不再愿意去缴纳220元的费用,参加新农合,不过新农合之所以会遇冷,可并不是因为每人需要缴纳的220元,而是因为新农合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没有弄懂三个问题。

新农合遇冷,220元的费用,农民并非拿不出,而是没弄懂3个问题

第一、报销流程

在农村地区,农民在报销医疗费用时,其实有一个很疑惑的问题,那就是报销的流程,十分的繁琐,需要到各大站点去进行证明签字,而有一些站点位置,十分难找,这样农民感到很疑惑,这么麻烦的报销流程,怎样才能成功的报销到医疗费。

新农合遇冷,220元的费用,农民并非拿不出,而是没弄懂3个问题

第二、看病会花更多的钱

新农合的推出,就是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减轻农民的压力,降低医疗的费用,这是新农合出发点也是它的存在意义。但农民却惊讶的发现,加入新农合之后,总是要到大医院做一些无关紧要的调查和程序,认真的算了一些,似乎看病会花更多的钱。

新农合遇冷,220元的费用,农民并非拿不出,而是没弄懂3个问题

第三、报销的范围

在新农合实施的这段时间里,农民们逐渐的意识到,不是所有的医疗项目都可以得到报销的,新农合的报销有着诸多限制,并且报销的范围过于狭窄,同时也对报销的范围存在着一些疑问,医疗报销范围的不定性,让农民们感到有些疑惑。

新农合遇冷,220元的费用,农民并非拿不出,而是没弄懂3个问题

新农合中以前的深受农民喜爱,转变到了无人问津,就算是村委上门收钱,也有部分农民不愿意缴纳这笔费用,追究其原因,不是没有钱交,但是以上的三个问题还没有弄懂,对新农合存在疑问而不愿意缴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