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推薦目錄盤點2018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

2019年1月4日,工信部公佈了第315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與產品公告》,公告中同時還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8年第13批)》,作為今年最後一批的推薦目錄,本批次共包括48戶企業的95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45戶企業83個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4戶企業10個車型、燃料電池產品共2戶企業2個車型。至此,本文通過對2018年全年及往年推廣車型目錄進行分析,得出以下觀點:

一、入錄車型數量創新高,市場較為熱情

從整體上看,2018年被列入目錄的車型共4429款,比2017年3234款,2016年的2198增長了不少,這得益於2018年新能源汽車領域落地實施的兩個重要政策。一是2月13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四部委聯合下發新的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另一個是7月正式啟動的乘用車"雙積分"政策。這導致整個行業雖然從整體處於補貼退坡狀態,但卻間接激勵了技術、規模等有優勢的企業不斷加大參與市場的力度,使得新能源汽車的製造水平與產銷都得到了提升。

表1-1 2016-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對比

從推薦目錄盤點2018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

二、純電動新能源汽車的電池能量密度穩步提升

18年純電動車中,乘用車的能量密度的提升較快,17年乘用車型中電池能量密度主要集中於90-120瓦/千克,佔比達到47%,到了18年,推薦車型中佔比最高的為140-150瓦/千克,達到了45%。整體提升了30-40瓦/千克;18年客車無論是從總量還是電池能力密度均處於三種類型純電動車的前列。整個純電動客車的市場競爭相對充分,高於140瓦/千克的新品也是已經成為新品主流;專用車相對於客車和乘用車電池表現稍差,前期的基本都在90-120瓦/千克區間內。近期已全面轉入120-140瓦/千克能量密度。但依然保持增長趨勢。

表1-2 2017、2018年純電動新能源汽車電池密度情況及對比

從推薦目錄盤點2018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

三、整體平均續航里程大幅提升

表1-3 2017、2018年入錄新能源汽車最大續航里程情況及對比

從推薦目錄盤點2018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

可以看出,18年新能源汽車的平均續航里程大幅提升,低續航車型的推出銳減。400公里以上的車型增加較多,300-399公里續航的車型成為主力。考慮到未來的新能源積分作用減弱,未來高續航里程的車型仍會保持增長。

四、從品牌來看,比亞迪仍是新能源領域第一龍頭

從品牌的角度看,18年所有新能源汽車企業中,比亞迪旗下車型入選目錄數量位於榜首,北汽等企業的產品數量大幅下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仍是4月的補貼退坡,這對於曾經以A00產品為主的車企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比亞迪深耕插電混動領域,旗下唐DM、秦、宋DM等插電混動領域系列汽車在年末逆勢發力,成功的緩解了政策退坡帶來的影響。

表1-4 2018年入錄新能源汽車企業TOP10

從推薦目錄盤點2018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