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共享經濟模式已死 信用免押成趨勢

這兩年來,酷騎單車、小藍單車等共享單車企業押金無法退還的事件頻出,因此,不少人士認為以押金為核心,甚至為主要盈利模式的“偽共享經濟”模式已死。

經過近幾年的“野蠻生長”和無序化競爭,以多起單車企業倒閉,千萬用戶押金難退為標誌和轉折點,以押金為主要盈利模式的“偽共享經濟”已失去生命力。

“現在,留給那些仍以押金為主要發展模式的企業時間已經不多了,這是一個生存和死亡的選擇。”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執行院長傅蔚岡亦表示,去年以來,用戶對押金模式已經非常牴觸,這一模式已經開始失去了市場。

除了房子、車之外,租衣服、租玩具等各種租賃平臺正火熱發展起來,租賃品類不斷豐富,租賃經濟正在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數據顯示,2018年租賃領域主要表現出三大趨勢變化:首先,三四線城市崛起,用戶數增長速度迅猛,已佔總用戶的近30%;其次,年輕化趨勢明顯,80後和90後佔總用戶的90%以上;此外,2018年用戶租賃的物品更加豐富,3C數碼、服裝飾物、圖書成為使用頻次最高的物品。


偽共享經濟模式已死 信用免押成趨勢


那麼,新租賃經濟究竟“新”在何處?又如何可能?

“傳統租賃模式中的兩個成本制約了行業的發展:交易成本和渠道成本。”上述報告認為,與傳統租賃模式相比,新租賃經濟的亮點體現在“採用信用免押機制” 、“以互聯網為基礎”兩個方面。傳統租賃模式採用押金的形式雖然保障了商家的利益,但存在商家濫用押金或者出現押金退不回來的問題。

押金作為租賃擔保物,單方面保障租賃企業,在直接交易的模式下,消費者缺乏有效的手段保障自身的利益,實踐中,消費者對押金的疑慮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押金是否存在被挪用等濫用行為,二是押金能否及時全額歸還,商家是否會找藉口扣減金額。”上述報告指出


偽共享經濟模式已死 信用免押成趨勢


2018年下半年,以某共享單車千萬用戶退押金為標誌和轉折點,以押金為核心,甚至為主要盈利模式的偽共享經濟模式已死。以信用替代押金的新租賃經濟模式,讓租賃企業可以通過信用機制識別合格的租賃者,無須通過押金來保障商品的所有者權益,沒有押金也避免了出租方濫用押金的行為,維護了用戶的利益。

與此同時,這幾年信用免押模式儼然已成為一種主流趨勢。截至2018年12月,芝麻提供的信用免押服務已經擴展到酒店、租房 、租車、共享單車、醫療和公共服務等38個行業,上百種商業場景,累計為消費者減免押金超過1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推行信用免押服務的企業,並沒有出現明顯資金損失,甚至因為用戶量的快速提升而更快進入盈虧平衡期。2019年,共享經濟進入下半場,以信用取代押金的新租賃經濟將成為行業趨勢,從而降低用戶使用門檻和資金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