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简译

基础的属性状态不需要人为设计,所以是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

个性化属性状态存在不会脱离以事物本质属性为基础前提条件,所以它并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属性特长。

固有属性特长不用去人为设计而具有解决适应相关事务的自然能力,个性化属性特长也具有能够解决适应相关事务的能力但是需要人为事先去学习和培养。

人类共有人性属性所决定的人类社会运动无需人为设计也能自然发展,而人类个性化处理人际关系的属性特征则需要人为去主观有意识操作培养。

依靠人为制造的社会规则秩序处理事务则独立于客观运动规律自然属性掌控之外,可以随手抛开事物固有属性特征运动规律的制约关系。

因此,忽略具体客观运动规律的组合所表现出来的整体功能状态就是事物的属性存在。忽略纷繁复杂的各种事物属性具体运动状态存在展现出来的则是这个世界人类所固有人性高级物种属性特征。忽略人类所共同拥有的固有高等级物种人性特征,人们表现出来的就是各种个性化自由存在的自主情感意识形态属性特征。忽略人们各种个性化自主意识形态具体操作属性特征所形成的社会活动结构体系,就形成了具有社会秩序和规则规矩的文明社会属性状态模式。

对于以人设规矩和规则秩序为依托的社会存在属性状态而言,忠诚度和信用度的淡薄,就会是祸乱产生的源头。

那些不切实际超前主观意识的人,所展示的运动规律属性状态富丽堂皇,而这正是愚昧无知的本质特征。

所以有作为的人追求不断的磨练积累各种有利属性特长特征,不满足止步于表面肤浅掌握的技能技巧。谋取实际获得利益,不求奢望虚荣浮华。

因此要以主观外在附属产物为末,以客观固有存在产物为本!

从这一章开始,老子主要阐述事物的属性状态。“道”就是客观存在的运动规律,“德”就是由运动规律组合形成所产生的功能用途或属性状态存在。“道”不能人为更改设计,人们只能遵循使用它。也就是说人们无法行使“道”所固有的支配权,因此“道”在调节约束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时是“镇”,是一种支配权地位的操纵掌控。“德”则有基础固有属性的“上德”和后天培养模仿属性特长特征的“下德”之区别。“上德”是自然形成的事物本源固有属性,人们不能支配它,但是在此基础上人为培养设计出来的特长功能属性人们是可以主观能动支配掌控它的。明白了这些道理再来阅读老子的《道德经》,就很容易理解了!

“上”是优秀、高等级或本质基础的意思,反正代表最好的状态。“德”就是属性状态或功能特征,它是事物的各种内在具体运动规律组合形成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外在功能作用。“有之以为利”指的就是具体“道”的运动规律,“无之以为用”指的就是整个体系所展示出来“德”的功能用途和特长特征属性状态。上德是不能支配的固有必然属性,下德是可以支配舍取的附属属性。最尾“去彼取此”指的就是可以去下德但一定要坚守上德。“无以为”是指固有属性什么相关的事情都能自觉应付,“有以为”是指个性化特长属性也能应付相应事务,只不过需要事先设计培养。这个“仁”是指人类固有的基本人类人性属性特征,是决定人类和兽类属性特征的界线。这个“义”指的就是人们个性化人际关系交往的情感情绪,具有主观意识判断属性。这个“礼”泛指人类社会的规则规矩和社会秩序,它维系着人类社会文明属性的存在,它也具有可人为操纵掌控性。“莫之应”是因为社会规则律法调控人类社会行为模式和自然客观运动规律无为而治调控人类社会行为模式有天壤之别,根本不是一回事。这个“失德”不是抛弃的意思,而是指“忽略、跳过、不理会”的意思。这类似于“当其无,有车之用”是一个道理。忽略掉车轮等等具体的制造工艺,整个机械体系就是一台小汽车的功能属性。“前识者”指的是那些不尊重客观规律存在,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人。“厚”是指属性特长特征的积累和培养,艺高人胆大,这就是厚德能够承载更多事物和责任的原因。圣人贵腹不贵目,是以知本末,去彼而取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