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不再難求 互聯網為春運旅客帶來多元選擇

年關將至,春運啟程。歷經幾十載,春節前的這場大“遷徙”交織著時代變遷的共同記憶與歸途兩端的惦念期盼。如今,網上訂票和行程規劃的高效便捷已經取代了徹夜排隊購票的艱辛,漫漫歸途變成了說走就走的旅行。互聯網出行的應用不斷升級完善,春節出行多了舒適便捷,少了顛簸疲憊,始終不變的是中國人關於春節團聚難以割捨的情懷。

一票不再難求 互聯網為春運旅客帶來多元選擇

互聯網重新定義了“出行”這件事。而春運作為“交通大考”,也越來越凸顯互聯網的重要作用。近年來,春節出行去車站或機場買票已不再是首選,足不出戶在線購票成為很多人習以為常的方式,購票渠道也從最初的網頁,發展為功能豐富性能穩定的各類App、小程序、二維碼以及公眾號。以春運的主要運力鐵路為例,2019年網絡平臺繼續發揮春運售票主渠道作用,預計網上購票比例將超90%。

點評:從“一票難求”到“一鍵定製”,出行便利的背後是整體運力的提升,當然,互聯網這個春運交通“調度員”也絕對功不可沒。

一票不再難求 互聯網為春運旅客帶來多元選擇

沒買到票或行程有變怎麼辦?2019年春運開始前,鐵路部門就在部分區段推出了“候補購票”服務試點,買不到票的旅客可按日期、車次、席別提交候補訂單,當對應的車次、席別產生餘票時,售票系統將自動按候補順序兌現車票。這種通過“官方預約”鎖定餘票的方式,提升了購票速度、成功率和安全性,讓沒買到車票的旅客不必再反覆刷票或排隊“等漏”,不僅節省了旅客的時間和精力,也大大壓縮了第三方搶票軟件和倒票“黃牛”的生存空間,在保障旅客財產及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引導旅客順利出行。截至1月17日,候補購票共接到候補訂單29.4萬筆,兌現率達到62.6%。

點評:買票不用搶,軟件幫上忙,智能出行太太太強大!

一票不再難求 互聯網為春運旅客帶來多元選擇

“一站式”大數據服務“粵省事·春運服務專區”上線

除提供購票服務外,各大互聯網平臺充分利用微信、短信、App提示等通道在信息服務上做足了功夫。退改簽餘票快速查詢、正晚點運行動態實時更新、候車登機變動及時提示,多項信息提示服務幫助旅客提前掌握信息,合理安排行程。廣東省近日在“粵事通”平臺開通春運服務專區,首次將公安、交通、氣象、鐵路、公路、民航等部門資訊整合,打造“一站式”全鏈條春運出行服務,旅客只需一個App就能瞭解所有春運服務信息。

點評:春運途中每個細小的環節都被提示得明明白白,你忽略的出行信息,總會有平臺幫你記著。

一票不再難求 互聯網為春運旅客帶來多元選擇

如今,在旅途中有特殊需求,一鍵預約就能享受定製化服務。高鐵、飛機等在行前開放在線選座,靠窗靠過道還是特定位置都由用戶自行選擇,充分尊重每位旅客的出行意願;北京、深圳、吉林等地近日開展了電子臨時乘機身份證試點,旅客可隨時隨地通過手機上網申請辦理,確保忘帶或丟失身份證件的旅客也能按計劃出行;此外,鐵路和民航系統不斷完善對老幼病殘孕等重點旅客出行服務的保障措施,形成線上預約和線下服務全流程閉環管理,確保全程服務不斷線。

點評:有再多需求也不怕人在囧途,讓互聯網定製服務做你的出行智能小助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