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丨国药监一纸禁令带来市场震动:“药妆”称谓大面积消失


关注丨国药监一纸禁令带来市场震动:“药妆”称谓大面积消失

日前,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司发布《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再次明确我国对于“药妆”“医学护肤品”“药妆品”概念的监管态度——即以化妆品名义注册或备案的产品,宣称“药妆”“医学护肤品”等“药妆品”概念的,均属于违法行为。

此态度一出,引发药妆市场不小的震动。

关注丨国药监一纸禁令带来市场震动:“药妆”称谓大面积消失

近日,记者走访北京多个商圈的护肤品店、超市、药店发现,原本喜欢突出“药妆”字样的化妆品店,最近几乎都对“药妆”的宣传进行了低调处理。

在位于东城区国瑞城的一家屈臣氏门店看到,进门左手处靠墙是一排进口护肤品陈列架,几种常见的以“药妆”著称的产品均在货架上,但产品周围并没有出现以往随处可见的醒目“药妆”招牌。记者仅在货架上方的一张促销单页上,看到一行小字体写着“八大药妆同品牌”几个字。促销活动的落款日期显示,这项关于“药妆”的活动从2019年1月25日开始到2月14日结束。不过店员在介绍上述促销单页中的产品时,仍不断强调“这些都是纯天然无添加的药妆产品,非常安全,适合敏感肌肤”。

在位于朝阳区颐堤港的另一家屈臣氏门店,当顾客询问是否有药妆品牌时,导购员也进行了相关品牌介绍和功效推荐。北青报记者在该门店一处货架上发现,一款德国护肤品品牌的台历上标注了“来自德国药妆品牌”的宣传字样。此外,在西单附近一家同仁堂药店发现这里也有化妆品柜台,乳木果膏、尿素霜等价签上印着“非药品”字样,看似找不到“药妆”的痕迹,但柜台上化妆品优惠活动的宣传单中仍有“购买小药化妆品”的字样。

在上述监管背景下,最尴尬的莫过于本身名称中就含有“药妆”二字的商家。例如作为一家护肤品销售门店,“鸥美药妆”的名字中明确含有“药妆”二字。根据其官网介绍,“鸥美药妆”代理销售的是在法国药房出售的产品。

1月27日,记者分别走访了位于富力城和位于国瑞城的两家鸥美药妆店,发现店内多个显著位置均标注“药妆”字样,店员也表示店内销售的都是药妆品牌。

当问起“药妆”的说法是否涉嫌违规时,店员表示不清楚。而这两家门店所售产品包装上的“妆”字显示,这些产品都是按照化妆品注册的。对此,店员表示:“这些都是纯天然的非常安全的‘药妆’。”

随后记者致电鸥美药妆上海总部,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并没有听说过国家药监部门的相关说法,“我们是注册过的,也有法务部,谢谢关心!”随即挂断电话。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