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杀死了柴可夫斯基?

能被称为著名音乐家的人历史上有很多,但是能够被冠以“伟大”这个词的却很少,柴可夫斯基就是其中一个。即便是十九世纪俄罗斯那个群星璀璨的大时代,在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列维坦、托尔斯泰等大师的光辉之下,柴可夫斯基仍然可以算得上是傲视群雄的佼佼者。但是,就在1893年11月6日,柴可夫斯基的事业和名望逐渐达到辉煌巅峰的时候,却突然去世。全世界在扼腕叹息之余,不免猜测,柴可夫斯基到底是怎么死的。

其实柴可夫斯基绝不像很多人无端猜测的那样,是一个寂寞而痛苦的人,正好相反,他从出生、学习、工作到创作出举世闻名的音乐作品,一直是很顺利的,除了他本身就具有音乐的天赋异禀之外,条件优越的出身环境也是重要的原因。柴可夫斯基的父亲是个工厂的厂长,相当富裕,他19岁就从圣彼得堡法律学校毕业,然后进入政府做公务员。21岁开始学习音乐,25岁就已经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当音乐教师,由此可见他对音乐有着极高的天赋。原本生活条件就优厚,后来又得到了著名的富婆寡妇梅克夫人的资助,柴可夫斯基除了创作音乐之外,就剩下到处旅游了。

在柴可夫斯基死后,由于他是举世闻名的音乐大师,俄国的政府很快就公布了他的死因。说是在柴可夫斯基刚刚在彼得堡爱乐厅指挥完成之后,就带着自己的家人到涅瓦大街的一家豪华餐厅吃饭。在吃饭的时候喝了餐厅的一杯水,第二天他竟然就一病不起,痛苦了短短几天就与世长辞。于是医生和法医们认为,柴可夫斯基所喝的那一杯水,里面渗进了霍乱细菌,因此他才感染霍乱导致死亡。

还有人说柴可夫斯基是死于自杀,自杀的方式就是服食砒霜。但是服食砒霜的症状跟霍乱很类似,一样会剧烈的上吐下泻,其惨状不可描述。况且一个决心自杀的人,一定会服食足够的分量,而要如此的话,服食者最快一个小时之内就会死亡,那撑得了几天。最重要的,柴可夫斯基并没有自杀的动机,他经济宽裕、性格开朗、事业有成、感情稳定,这样的人有什么理由不想活下去呢?退一步讲,一个想轻生的人又怎么会在前一天专心指挥音乐演奏呢?

所以我个人认为,柴可夫斯基极有可能是被人毒死的,而毒死他的理由就因为他是同性 恋。在19世纪末那个时代,世界上的思想意识主流还是很保守的,尤其是英、德、俄这样的君主制国家,同性这种严重违背基督教教义的行为,是绝对不可能被大众接受的。柴可夫斯基这一点私人爱好,其实早就被世人所知,但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非常宠爱柴可夫斯基,一直对他包庇保护。

随着俄国内部的各种矛盾剧烈演化,许多激进分子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宗教和意识问题也成为矛盾的暴风眼。而柴可夫斯基的名望与日俱增,已经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大师,这让那些顽固的保守派坐立不安,因为他们绝不愿意看到,自己国家的名片身上有这样的“污点”,于是乎就痛下杀手,以保全国家和自己的脸面,同时又不得罪沙皇。

在历史上,因为这种类似的私人问题,而被迫害致死的天才大师,还少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