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司機談談網約車(上)

網約車司機談談網約車(上)

作為一個廣州的滴滴司機,看了很多關於網約車的文章,但是感覺大部分文章要麼是粗暴的感情宣洩,要麼就是不疼不癢的評價,還有一些則是脫離實際的所謂研究等。接下來我就想用兩篇文章談談對網約車司機群體和網約車市場的個人看法。本人因為身體原因已於國慶前後退出網約車司機的行列,所以我會盡自己所能客觀看待,不對之處,還請大家糾正。

因為個人創業失敗的原因,本人於2015年2月先是成為了優步司機,後在優步和滴滴合併後成為滴滴司機,一直到2018年10月退出,目前星級5星,總單數2萬單以上,對於網約車也算是有比較深的體會。

先來談談網約車司機的現狀,我這裡所說的網約車司機主要是指滴滴司機,對於像神州、曹操等專車的司機,我並不熟悉,因為大家的模式還是有區別。

相較於剛興起時的輝煌,現在沉澱下來的網約車司機大部分應該是屬於一無技能、二無出路、而且充滿了無奈的“三無”人員了,我想但凡有更好一點的出路,絕大部分人可能都不太願意繼續下去了。對於目前的網約車司機而言,我想最關心的,無非是兩點,第一:還能賺錢嗎?第二:還能在現有模式下長久下去嗎?

對於第一點還能不能賺錢的問題,我的回答是:當然能。如果不能賺錢,現在哪還有這麼多人跑呢?多少司機一邊吐槽,一邊還開著滴滴,不就因為還能賺到錢嘛。而且吐槽、抱怨的司機雖然越來越多,但司機也沒見怎麼少。但是話又說回來,你覺得開滴滴能賺多少錢呢?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在2015年上半年網約車剛興起的時候,因為高額補貼,網約車司機每天出車12個小時左右,一週工作6天,一個月的流水大概可以去到3萬元左右。那個時候是網約車最瘋狂也是最風光的時候,那個時候要是誰說自己是個網約車司機,是會引來別人羨慕的。從2015年的下半年開始,隨著大量司機的湧入,補貼開始減少,但是也還算不錯,同樣的出車時間,每月流水依然可以高達1.5萬-2萬元左右。依然是個高薪職業。從2016年8月滴滴和優步合併後一個星期開始,補貼基本是斷崖式下降,為了能達到每月過萬的流水,我基本上每天有14-16個小時在出車,按照這種出車時長,一週工作6天,基本上每個月還是可以有1.2萬左右的流水,雖然更加辛苦了,但是看著每個月都能有過萬的流水,也只能咬牙堅持了。但是進入2018年之後,司機的收入開始節節下降,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現在每天出車12個小時左右,車資加補貼一起,一般不會超過500元,除非是節假日。作為一個一線城市而言,這麼點流水雖然不至於虧損,但是扣掉各項看得見看不見的成本,到手基本也就所剩無幾了。造成司機收入快速下降的原因,無非以下兩點:

一是更大幅度的補貼取消。對於現在的補貼,我基本歸結為“雞肋獎”和“祖墳冒青煙獎”。什麼意思呢,就是努力一下還可以拿得到的補貼,基本可有可無,是為“雞肋獎”。還有一種就是讓你看的見摸不著的補貼,要想拿到,除非你家祖墳冒青煙了,所以我稱之為“祖墳冒青煙獎”,以下是11月15日廣州滴滴僅剩的早晚高峰獎勵,不知道誰家的祖墳能冒青煙,一個高峰能做10單。

網約車司機談談網約車(上)

網約車司機談談網約車(上)

其實,對於補貼下降,這個並不是不能理解,畢竟滴滴是一個公司,盈利是王道,也是長久發展下去的必要條件。但是,我想說的是,看到這種獎勵,始終會讓司機覺得缺乏一種被尊重,一方面口口聲聲說始終把關心司機放在首位,可是另一方面做出來的事卻經常讓人感覺是在侮辱司機,我想這也是司機現在普遍對滴滴沒有好感的原因之一吧。

司機收入下降的第二個原因是,打車的人少了很多。自滴滴和優步合併後,乘客端的車費就一直在上調,到現在,滴滴的價格已大幅超出了的士的價格,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乘客快速下降,除了高峰期,其他時段乘客基本很少。這種後果比起補貼下降更嚴重,經常是一個小時都接不到一單,單位時段的收入大幅減少,可是車輛一動,成本並不能減少多少。至於滴滴快速上調車費,是出於自己盈利的考慮還是因為政府的壓力,這個就不得而知了。

當然了,我倒覺得現在這種情況才算是常態。放眼全世界,司機都是一個低收入群體,沒見到哪個地方的司機是一個令人羨慕的高薪職業。而現在很多司機心理落差大,跟以前網約車的風口期的大量補貼帶來的高預期有關,但畢竟那只是暫時的,市場進入成熟期,司機的收入自然也就恢復常態了。

綜合現在的實際情況,個人建議是,如果你是私家車,而且已經是個二手車,沒有租車或者貸款買車的壓力,暫時也沒有更好的發展,跑滴滴還是可以的,可以拿一個普通打工者的收入,但是相對又自由點。但是如果是租車或者貸款買車,個人並不建議,廣州現在租一輛合規車輛大概4000元/月左右,貸款買車也差不多,以現有的流水,是很難賺到錢的,除非分兩班不停的跑攤薄成本。

說完司機賺錢的問題,還有就是現有的模式還能走多遠的問題了。其實現有的模式能走多遠,主動權既不在司機手上,也不在滴滴手上,而是在政府手上。今年以來,政府對網約車的規範明顯提速,尤其是經歷了兩次命案之後,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政府覺得必須要更有作為。所以,司機和車輛合規工作明顯提速,即司機必須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俗稱人證),車輛必須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俗稱車證)。就目前的模式而言,對司機和滴滴都是最樂見的,因為成本最低。但是,網約車畢竟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務屬性,決定了政府不可能不去規範,這是大方向,是不可能半途而廢的。但是一規範,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成本的大幅提升,無論對於司機還是滴滴而言都是如此。對於司機而言,除了看的見的成本提升外,還有一個隱形的危機是不能不考慮的,即萬一因為各種原因,被滴滴暫停服務或封號,如何面對這一危機?對於司機而言,沒有滴滴正式員工的待遇,卻承擔著不對稱的風險,這是任何一個司機都會顧慮的。有人會說,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啊,就不存在這種風險啊!但是,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正常反應,明天會發生什麼,誰知道呢?目前而言,滴滴官方的說法是已經在向持有人證和車證的司機派單傾斜,並且也有通過少量現金獎勵鼓勵司機去辦理人證和車證,時間截止是到2018年12月31日。現在有流傳的說法是自2019年1月1日開始將會全部清除出沒有人證和車證的車輛,至於真假,不敢斷言,還須以官方通報為準。但是,無論如何現有模式已經不可能再長期繼續下去了。對於廣大司機而言,還需未雨綢繆早做準備。個人的建議,如果有意向繼續全職從事這份職業,還是需要去考個人證。至於車證,我建議是跟人一起合夥跑一臺車,可適當減輕負擔。

接下來,我會在第二篇文章中談談自己對網約車的現狀及未來的個人淺見。有問題也歡迎大家提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