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腊八节

今天腊八节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过年的各种习俗在童年的记忆里的烙印最深,它充满了喜庆和神秘的色彩。不论日子多么艰难,人们企盼新年的劲头从未消减过,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从未改变过。

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我那艰涩的童年年月里醇厚香甜的腊八粥。因为那时候,生活困难,我们小孩子的零食特别少,以至于腊八节煮的各种食材,都是父母省吃俭用才攒下的。所以,直到现在,每每记起儿时喝腊八粥的情景,仍像喝一杯醇醇的红酒,暖了纯纯的童心,也醉了暖暖和和的思乡之情……

今天腊八节

​腊月初八,又叫腊八节,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一锅腊八粥。每件事情的前夕,都会有准备工作。要想做腊八粥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母亲会在腊月初七的晚上收拾各种豆子,如豌豆、黄豆、红豆、绿豆、花生、核桃、枣等各种食材,把它们挑拣好,清洗干净,泡在一个盆里。

腊月初八的早晨,开始熬煮。精心挑选搭配的各种杂粮豆,经过母亲巧手的精挑细选,再加上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各种胀鼓鼓的豆粒儿珠圆玉润,在黏糊糊的稠液中莹莹地透着亮光,煞是好看。

今天腊八节

我是个吃货,总喜爱趴在锅边等着母亲熬粥,那袅袅地舞动着的热气里弥漫着甜丝丝、香喷喷的味道,还没等到入口,感觉已甜到了心里,等粥熬好后,美美地吃上一口,细细舔一舔,慢慢品一品,那种甜的发丝的感觉,简直就是人间难得的美味!“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吃着母亲做的腊八粥心里却是暖的,热的,我们也能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人间的真情所在。这也许正是每到春节,人们不远万里回家过年的原因所在吧。

我们一边喝粥,一边聆听母亲讲的腊八粥的故事。古时候,有个叫朱元璋的小孩,他家里很穷,为了度日,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回来时,走过一座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腿摔断了。老财主气坏了,便把朱元璋关起来,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很,忽然间发现屋里有一个鼠洞,原来这里有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还惦记着那粥,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今天腊八节

说起儿时的腊八粥,我不仅欣赏它的色泽,而且想嗅闻它的清香,也似乎此刻能触摸到它那正袅袅上升的热气。在那青花瓷的碗里,装的满满的是它那诱人的身姿。品着腊八粥,听着母亲的故事,那真是一种惬意的事情。长大后,每每临近腊八节,我都会久久地回味,仿佛依稀品尝到了那黏黏的又爽滑的又鲜美的儿时腊八粥!只可惜再也回不到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了。

关于腊八节的传说,也就在人们的期盼里,随着腊八粥的香甜,在纯朴的劳动人民的心里,在淳厚朴实的民风里,一代代传承开来,渐渐弥漫开来……

今天腊八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