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微信”今日迎来三面围攻,三足鼎立还是一手遮天?

就在今日,三款APP齐齐对准微信,抢占社交平台。

据消息称,张一鸣的字节跳动、罗永浩的快如科技和快播创始人王欣的云歌人工智能都将在今日发布自己的社交APP:多闪、马桶MT、聊天宝。

张一鸣创办的字节跳动发布的产品,可能是一款名为“多闪”的短视频社交产品,Slogan是“这是年轻的时代”;

王欣再次创业成立的“云歌智能”,发布的产品则是名为主打匿名社交的“马桶MT”,Slogan是“我们 换个方式聊”;

罗永浩,也将在今晚举行一场产品发布会。子弹短信后,这次的新产品可能叫“聊天宝”,Slogan是“我们想跟这个世界聊聊”。

引发网友大量讨论,是微信时代的终结?还是这三款社交软件的昙花一现?

1

纯水平类社交产品很难有机会

陌生社交和职场社交也比较难做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纯水平类社交产品很难有机会了,从整体上看,已经不是当初的蓝海而是红海,各个领域都有个中强手。

社区产品,说到底兴趣类导向,比如最早的BBS、各类聊天室,就连最近的小红书都是社区产品。

四面楚歌,“微信”今日迎来三面围攻,三足鼎立还是一手遮天?

社区类产品上,用户互动以兴趣为导向,聊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两种结局:一,一次聊high,然后相忘于江湖;二,互加对方(微信/QQ....)。

从第二种结果来看,社区产品其实起到了给社交做导流的作用。

所以,社区产品,天天都有机会。

2

三款产品放在同一天发布,不认为是刻意为之,或许是一种巧合。

字节跳动推出社交产品,其实是为了留住更多平台用户,而从多闪推出短视频功能来看,其主要发展方向应该是视频社交聊天。

按照道理,微信横行社交战场多年,目前累计用户超过十亿,成为中国用户量最高的社交APP。用户对其已经养成了使用习惯。简单来说,几款社交软件放在一起,其他社交软件即使有些新的功能,出于习惯考虑,用户最后选择的还是微信。

也就是说,在社交这片红海里,微信是绝对老大,很多社交软件想在大社交范围内分一杯羹很难,但是

也不是不可能,或许垂直化差异化小的社交是一条出路。

四面楚歌,“微信”今日迎来三面围攻,三足鼎立还是一手遮天?

需要清楚的是,真正能够与微信同等较量的肯定不是另外一款和它差不多的产品。这款产品,只有在某些方面超出了微信可以运用的范围,它才能够有机会与其平起平坐。

而这个关键的切入口就在,谁更满足用户需求。

当初微信胜了QQ,是因为推出朋友圈、漂流瓶等,将重点转移到社交、互动一块。就朋友圈来讲,这个功能的运用就可以满足人渴望被肯定被夸赞的心理。

微信在了解用户心理方面比QQ更进了一层,那么它是否满足了用户的所有需求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每个独立的用户个体,其需求随着年龄阅历增长会不断发生变化,微信可能满足他现有阶段的诉求,但谁又能保证之后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幸运呢?

做一款社交产品,就好比接力赛,跑完了用户此阶段的需求总量,还需要对下一阶段甚至更远的时间里,客户的需求局势的变动做预判,防止被同行超越,也防止被用户抛弃。

3

今日头条的社交产品

腾讯是先有微信,用微信来引流才有新闻资讯平台:天天快报,企鹅号等;今日头条是先有新闻资讯平台今日头条,以及西瓜视频、抖音等,再用这些流量来切入社交。

两者分别通过相反的方向,做类似的事情,从而形成信息、资讯、互动的一个社交新闭环。

四面楚歌,“微信”今日迎来三面围攻,三足鼎立还是一手遮天?

微信几年前在这么多同类型产品中脱颖而出,恰恰证明了它能够迎合市场,满足用户现有要求。

我们大胆猜测,今日头条今天推出的产品和微信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但它会实现和新闻资讯产品、移动短视频平台的良好互动,形成一个良性闭环。

但很可惜的是,它对标微信的话,机会很小。毕竟,微信不具备可替代性,今日头条具备可替代性,这就是社交产品的威力所在。

4

今日头条具备可替代性

机会小,不意味着机会不存在。

整个社交网络还是呈现出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不同类型的产品,不同类型的服务,只要能满足用户差异化的需求,还是能找到自己的发力点,绝对不会出现被某一个产品垄断,一家独大的情况。

不过有个现实避不开:中国网民数量增幅已经达到历史最低点。根据CNNIC统计的数据显示,网民在突破八个亿之后,

增长已经非常缓慢了。

四面楚歌,“微信”今日迎来三面围攻,三足鼎立还是一手遮天?

而且,绝大部分的社交就是无效的,社交网络是虚拟的,是真实世界的一个映射,真实世界里面有的,社交网络上也会有,所以不能带着功利性的心态,去看待互联网产品。

但也许,今日头条系做社交软件,是对原有社交体系的一种补充。

微信满足的是最一般的社交需求,陌陌、脉脉等满足特殊社交需求,有些是有机会在某个垂直领域发展成小众的应用存活下来的,但它们基本上不会是微信的挑战者。

现在,今日头条系做社交软件,我认为跟Facebook做Massage一样,是对原有体系的一种补充。社交是极其消耗用户时间的,它想用这种方式使自己的产品产生一个闭环,增加产品间用户与用户的互动。

所以,我认为,字节跳动新社交产品的发布,主要是作为增黏剂去稳固生态,增加用户黏性和留存,而不是为了挑战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