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聊戏:忆北京京剧团十年

以马谭张裘为四大头牌(后来赵燕侠入盟成五大头牌)的北京京剧团被视为解放后实力最强、最有影响力的京剧创作和演出队伍。从1956年至1966年初,北京京剧团在舞台上活跃了十个年头多一点。

老沈聊戏:忆北京京剧团十年

1955年底,马连良京剧团和谭富英裘盛戎领导的北京市京剧二团合并 正式组建北京京剧团。马谭裘三大头牌12月1日和2日在天桥剧场举办建团纪念演出。头场是黄元庆的《挑滑车》、罗慧兰的《女起解》、裘盛戎的《枣阳山》和马连良谭富英的《十道本》,二场是马谭裘三位主演的《潘杨恨》,原定第三场是马谭裘的《群英会借东风》,因马连良腰伤,这场停演。

1956年底张君秋领导的北京市京剧三团并入北京京剧团,形成了马谭张裘四大头牌的强大阵容。1957年1月2日在长安戏院举办合团纪念演出,《龙凤呈祥》,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李多奎、马富禄、周和桐、黄元庆、茹富华、马长礼、李四广、朱金琴等悉数登场。这场演出有现场录音传世,弥足珍贵。

1960年底,赵燕侠加盟北京京剧团,马谭张裘赵,五大头牌,北京京剧团达到最鼎盛时期。

老沈聊戏:忆北京京剧团十年

这个团不仅有马谭张裘赵,而且四梁四柱刚硬整齐,李多奎和马富禄都是京剧界元老级艺术家,在团里尊称“二老”。他们给五大头牌配戏,极尽“红花绿叶”之功效,他们参加年轻演员的演出不仅是提携,更提高了演出档次。

这个团的配角人才济济,能够同时承担多台戏的演出,毫无“捉襟见肘”之感。一个晚上,几位头牌还可以在不同剧场同时演出。如,1958年12月7日那天晚上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在广和、西单和吉祥三个剧场分别演出《火牛阵》《珍妃》《打龙袍》。如此实力强大的剧团实在罕见。1963年北京京剧团大部分主力赴港澳演出数月,依然能够组成以李世济领衔的演出队在内地巡回演出。

除了五大头牌之外,北京京剧团还经常以“小团”名义演出,也颇受欢迎。在“小团”能够单独主演大轴戏的演员不少,老生有陈少霖、谭元寿、马长礼、高宝贤,旦行有李世济、李毓芳、小王玉蓉,武生有杨盛春、黄元庆、杨少春等。名丑慈少泉曾主演《百丑图》列为大轴。马盛龙是硬里子、也是团里唯一能演红生的,《三顾茅庐》《长坂坡汉津口》中关羽一角非他莫属。

演配角的各行当整齐刚硬。周和桐、张洪祥、郝庆海、马崇仁、张韵斌等承担着花脸的重担,茹富华、刘雪涛、闵兆华三位小生各司其职胜任愉快,何盛清、耿世华二位老旦恪尽职守。任志秋、赵丽秋和马艳芬是团内资深的二旦,任志秋不常上台,只有贴《四郎探母》(萧太后)和《得意缘》(郎霞玉)时才偶尔露演。李四广、李盛芳、郭元祥、钮荣亮、马崇年等丑角各展“绿叶”之妙,还有“刘副官”翟韵奎,他是给裘盛戎、谭元寿的《连环套》配朱光祖的武丑。

1959年首都舞台上推出两台献礼大戏《赤壁之战》和《西厢记》,轰动剧坛。北京京剧团的四大头牌均参与创作和主演。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与中国京剧院的李少春、叶盛兰、袁世海、孙盛武、李和曾、景荣庆等主演《赤壁之战》,张君秋与中京院的杜近芳、叶盛兰、李金泉、娄振奎等主演《西厢记》。献礼演出活动结束后,北京京剧团把这两出戏带回来重新排演,全部由本团演员担纲,足见北京团力量之雄厚。在《赤壁之战》里,除了马连良的孔明、谭富英的鲁肃、裘盛戎的黄盖外,周和桐的曹操、茹富华的周瑜、马富禄的蒋干、陈少霖的张昭、张洪祥的孙权。在《西厢记》里,张君秋主演崔莺莺,李毓芳的红娘、刘雪涛的张珙、耿世华的崔老夫人、郝庆海的惠明。张君秋这出《西厢记》后来成为张派名剧保留至今。

1961年后,谭富英因病淡出舞台,他的戏则由谭元寿、马长礼、高宝贤等分别替代,同样受到观众的欢迎。像谭元寿与裘盛戎合演的《将相和》、马长礼与张君秋裘盛戎合演的《二进宫》、高宝贤替代谭富英在《赵氏孤儿》里演赵盾等。

裘盛戎的很多戏缺不了老旦,李多奎是他的老搭档。李多奎因病辍演后,裘盛戎的《赤桑镇》就没法唱了。后来发现了本团学员班的小老旦万一英不错,安排与裘盛戎合演《赤桑镇》,年刚20的万一英毫不怯阵,圆满完成,裘盛戎十分满意。万一英后来在《沙家浜》中扮演沙奶奶。

北京京剧团虽然以传统剧目为主, 但是在创作新编现代戏方面也勇于探索实践,取得不小成绩。这期间,《智擒惯匪座山雕》《青春之歌》《草原烽火》《党的女儿》《社长的女儿》《刘三姐》《黎明的河边》相继问世,谭元寿、马长礼、李世济、李毓芳、郝庆海等“小团”的一线演员成了现代戏的骨干力量。

在大演现代戏热潮中,北京京剧团先后排演了《沙家浜》《杜鹃山》《南方来信》《年年有余》《雪花飘》等,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马富禄、李世济、谭元寿、马长礼、周和桐等在这些戏中曾分别扮演过重要角色。最出名的是《沙家浜》,曾作为“样板”而拍成电影,戏中“智斗”一折流传至今。

1966年对北京京剧团是灾难的和致命的一年,年初是马连良、张君秋两位头牌被踢出北京京剧团,归入了北京京剧二团,夏末,裘盛戎被抄家了,接着赵燕侠也被控制使用。年底,创作演出“样板戏”的院团全部划归部队编制,创作《沙家浜》的北京京剧团也在其中,虽然名称未改,但是原来那个马连良为团长、马谭张裘赵为五大头牌的北京京剧团不复存在了。更不幸的是,京剧大师马连良在当年12月突发心脑疾病,溘然长逝。

老沈聊戏:忆北京京剧团十年

北京京剧团这十年,《赵氏孤儿》《秦香莲》《群英会借东风》《龙凤呈祥》《官渡之战》《状元媒》《碧波仙子》《望江亭》《姚期》《将相和》《淮河营》《铡判官》《四进士》《战太平》《诗文会》《红梅阁》《得意缘》……成了戏迷们永久的美好回忆。

上面提到的北京京剧二团,是1963年由梅剧团、尚剧团、荀剧团和北京青年京剧团合并组建的,又称四联剧团。主演有梅葆玖、梅葆玥、李宗义、李慧芳、赵荣琛、王吟秋、李元春、李韵秋等。北京京剧团划归部队与北京市脱钩后,没有一团,何来二团?于是北京京剧二团与北京戏校实验京剧团合并组建了北京市京剧团。

“文革”后,“样板团”回归地方,1979年,在北京的京剧院团重新调整,组建了北京京剧院。据说是“文革”中被打倒的原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张梦庚恢复职务后,专门给他修的一座“庙”,张梦庚出任北京京剧院首任院长。院下设四个团,原北京京剧团的班底归入一团,主要演员有张君秋(后调入中国戏校)、赵燕侠、谭元寿、马长礼、杨淑蕊、高宝贤、周和桐、郝庆海、郭元祥、钮荣亮、刘雪涛、徐韵昌、杨少春、万一英等。那时一团的演出最为火爆,戏迷仿佛追寻当年北京京剧团的影子。

随着八十年代末赵燕侠、谭元寿、马长礼这些带有北京京剧团印记的老演员的相继退休,“北京京剧团”这个承载着解放后京剧辉煌的名字彻底进入了历史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