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感恩,如何培养懂得感恩的孩子?

我们为什么要感恩,如何培养懂得感恩的孩子?

现在很多孩子缺乏最基本的感恩之心,最可悲的是许多家长甚至不再奢望孩子懂得感恩。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对孩子的付出,比如接送孩子参加各种活动,而孩子理所当然,孩子们对家长严重缺乏尊重。每一代人似乎都在抱怨,和多年前相比,如今的孩子更不懂感恩,孩子们的感恩之心大不如前。家长们深信,孩子的自我感觉越好——例如家长经常夸赞孩子,迎合他们的每一个需求,让他们感到快乐——就越有助于其性格发展。但我们看到的大量实际例子却恰恰相反:如果家长的生活安排围着孩子转,这些孩子会觉得人人都应当如此,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如果孩子被培养成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的人,他们的感恩之心自然会完全丧失。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定期感恩生活的赐予会带来许多心理和社交层面的好处。研究结果还表明,让孩子们领会感恩生活中美好一面所带来的喜乐,永远都不会太晚。感恩之心可以在任何年龄得到培养,无论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一种心情、某种社交情绪还是某项个性特征。

我们为什么要感恩,如何培养懂得感恩的孩子?

懂得感恩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恩对象范围往往更广,如朋友、健康的体魄、大自然、工作或是强大的力量——他们能更强烈地体会感激之情。对他们而言,感激不仅仅是一次性地说声“谢谢”。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感恩还是一种精神情绪,无论这种情绪是以直接还是间接的方式得到表达。从心理健康层面上来说,懂得感恩的人所表现出来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往往更低,身心也更健康。

懂得感恩所拥有的一切能让人自然而然地学会应对挫折。和其他每个人一样,懂得感恩的人每天也会遭遇艰难困苦,但是他们往往能换一个角度看待挫折,在重重困难中看到积极的一面。感恩度的上升不仅仅预示着积极社会行为的增长,同时也预示着消极社会行为的减少。懂得感恩也能降低青少年做出反社会行为的动机。懂得感恩的学生在管理自己的生活以及寻找未来重要目标方面的表现也更好一些。怀有感恩之心的青少年与同龄人的关系也更好,部分原因可能是他们积极的性情让自己显得更有吸引力,更受喜爱。

我们为什么要感恩,如何培养懂得感恩的孩子?

对于感恩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是,父母作为榜样进行言传身教,让感恩成为一种家庭习惯,从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开始培养。鼓励孩子们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而不仅仅是在收到礼物时寻找感恩的源泉,例如在受到别人的任何帮助时就要学会感恩。第二是通过有意识的练习,记录下感恩的事件,感恩可以从一个转瞬即逝的念头转化为一种习惯,并最终成为一种个性特征。第三是学习感恩的课程,让孩子们受到感恩教育,并且勇敢的说出他们的感恩,这可以持续加深孩子们脑子里感恩的印象。

对孩子们而言,发现并认可那些离自己不那么近但是却让自己生活受益的人群,如学校的保安人员、清洁工等同样至关重要。在一个如此缺乏凝聚力、人人只关注自我的社会,感恩是一种共同纽带,是让人与人之间相互连接的最佳方式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