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原來是有不為人知的內幕

民間有種說法,講鄭和下西洋是受明成祖朱棣之命,暗地搜尋焚燒皇宮而失蹤不見的建文帝朱允炆,事實真的這麼簡單嗎?鄭和是何許人?他在下西洋的過程中都經歷過哪些磨難?朱棣又為何會派他去?今天,讓我們將目光轉向15世紀的大明帝國,探尋答案……

“鄭和下西洋”原來是有不為人知的內幕

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就是在祖國輝煌航海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從江蘇太倉(古稱婁東)瀏河口的劉家港出發,“雲帆高張,晝夜星馳”,以大無畏的開拓精神,在茫茫大海上開創了規模空前的遠航。“永樂三年六月,(成祖)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以次遍歷諸番國。”這是《明史》中關於鄭和第一次出洋的記載。

鄭和航海,主流的說法是為了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繫;提高明朝的地位和威望等等,但是這些說法都不夠令人信服。鄭和下西洋其實有這幾個可能的目的:

“鄭和下西洋”原來是有不為人知的內幕

尋找朱允炆的下落。這個說法不是戲說或者民間傳說,而是有張廷玉的《明史》為證:成祖疑惠帝流亡海外,欲蹤跡之。靖難之役南京撐破到朱允炆下落不明,這是朱棣的心病,起碼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啊!但是這又不能公開尋找,所以暗中讓鄭和去做。

壟斷海外貿易的企圖。唐朝以來海外貿易就很發達,宋朝設市舶司專門管理,收入在國家財政收入中佔據重要部分。元朝是無論是海外貿易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進入鼎盛,隨著蒙古人的北徹留下的巨大利益。所以,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厚往薄來吸引海外各國與中國做生意,雖然明面上有點賠錢,但是海外貿易賺錢巨多。

蒐羅海外奇珍異寶的目的。中國的皇族一直都是最奢侈的群裡,國內的已經不能滿足需求,然後把目光轉向海外,這也導致開銷浩大後來難以繼續。關於這一目的也有很多記載,事實上也蒐羅了大量的奇珍異寶。

“鄭和下西洋”原來是有不為人知的內幕

歷朝歷代,鄭和下西洋也代表著中國強盛的極點。同時它也是中國古代海洋文化和海外交通發展史的必然結果,這不是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然而,就在鄭和去世後的五年時間裡,中國不再派船隊護送來訪的使臣回國。1436年,爪哇國使臣在搭乘別國船隊回國途中,不幸遭遇風浪,死了40多人。爪哇國王聞聽異常憤怒,從此不再與中國來往。

在此之後的數個世紀,中國航海業少見起色,更多的卻是諸國列強用鐵蹄和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