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前途未卜的中國市場,2019年的福特該何去何從?

面對前途未卜的中國市場,2019年的福特該何去何從?

2019年1月份,國內乘用車市場再度出現兩位數的同比下滑,大部分同比增長的企業,也只是勉強維繫個位數。不過對於福特,尤其是其在華的主要合資企業長安福特來說,這個寒冬卻更加得冷。

據相關數據顯示,長安福特1月銷量僅僅有1.47萬臺,不僅遠遠落後於國內的主流乘用車企業,1.47萬臺甚至不及部分熱門車型一個月的銷量。要知道,長安福特在2016年離全年銷量破百萬的目標僅一步之遙,僅僅兩年間便落得如此境地,頗有物是人非事事休之感。

面對前途未卜的中國市場,2019年的福特該何去何從?

很多人都將當前福特的困境解讀在新車上市脫節上,但我們認為,如今的中國汽車市場雖說還是靠新車所拉動的市場,但已絕非是之前靠一兩款新車就可以支撐整個企業的時代了。所以,福特也是時候摒棄之前靠一款福克斯就能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思想了。

面對前途未卜的中國市場,2019年的福特該何去何從?

更深一層次來看,對於長安福特來說,以推出一款緊湊型轎車作為整個企業復興之路的開端,這個戰略本身就值得商榷。對於不少品牌來說,往往都是先推出旗艦車型,然後再慢慢延展開來,這樣有助於品牌形象的建立,更是會對後期下沉的車型的銷售助力不小。福特耗費大量資源塑造的轉型之路,卻被首款車型拉低了整個品牌形象。所以福特還是要靠未來推出的更為高端的車型來打開銷售趨冷的局面。

汽車是一個長週期的行業,對於處於困境中的福特,我們認為還是要保持對於過往既定戰略的定力,認準的並且是正確的方向不能輕易去改變,這樣才能熬到走出頹勢的時間。


  • 新車型導入技術能否順利實施?

全新一代福克斯與福睿思在2018年底的導入,使得長安福特擺脫了3年時間沒有新車上市的尷尬。此外,我們還看到福特在1515計劃之後,公佈了最新的2025計劃。不僅是福特中國的員工,廣大的供應商以及經銷商都希望看到這個計劃被很好地執行貫徹下去。

面對前途未卜的中國市場,2019年的福特該何去何從?

但引入新車型並非像寫寫PPT那般簡單,這背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是整個公司體系能力的體現。對於2018年在中國鉅虧的福特,我們只是希望福特未來還可以堅定對中國市場持續投入的信心,來順利完成2025計劃。


  • 本土研發能力有待加強!

相比於大眾和通用在國內的技術中心,無論是福特中國還是長安福特的本土化研發能力相形見絀不少。這主要是因為之前福特在全球範圍推行所謂“一個福特”的戰略,更多地依賴於北美的研發團隊的支持,使得本土研發投入長期受到壓制。長安福特這幾年缺乏新車型的導入,除了受到全球戰略的制約,其實更多還是自身本土研發能力的不足所導致的。

大家都知道中國汽車市場是一個新車市場這個事實,難道福特管理層會不知道?即使福特不清楚,但作為合資方的長安汽車肯定明白。但是,缺乏一個有競爭力的技術中心,長安福特只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空有想法,卻只能受制於福特北美的研發團隊的支持。

面對前途未卜的中國市場,2019年的福特該何去何從?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為美系汽車巨頭的通用,也和福特一樣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到新能源和無人駕駛領域,近兩年也沒有太多的全球新車型上市。但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卻為上海通用源源不斷地提供本土新車方案,來維繫銷售大局的全盤穩定。所以對於福特來說,強化本土研發能力刻不容緩。


  • 聚焦SUV以及皮卡戰略是否得當?

放棄除野馬之外的其他轎車車型的開發,是我們對福特最為失望的地方。誠然,SUV有著更高的溢價和利潤率,但是轎車市場龐大的銷售數量仍然是全球範圍內每一家主機廠不能忽視的。2018年,經歷多年高速增長的SUV在中國市場首度折戟,讓轎車重新奪回了增長的領先地位,不知道福特管理層看到相關數據之後會作何感想?

面對前途未卜的中國市場,2019年的福特該何去何從?

我們倒不是希望福特立即改變之前所做的決定,畢竟以福特眼下的財力實在難以再兼顧轎車市場。但福特能否考慮將更多的轎車開發技術轉移到長安福特呢?讓長安福特承擔更多的轎車車型開發,至少是改型工作,在能夠大大降低開發成本的同時可以更好的滿足中國市場需求。這也為未來福特的財政狀況企穩後,快速重啟轎車新項目的研發保留了可能性。


  • 林肯品牌的再定位

當下哀鴻一片的中國汽車市場,除去能夠獲得高額補貼以及路權優勢的新能源車型,就數豪華品牌細分市場風景最好了。但林肯品牌卻是起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這其中辛酸淚估計只有福特自己心裡知道。

面對前途未卜的中國市場,2019年的福特該何去何從?

我們之所以提再定位,就是林肯不能再將奔馳、寶馬作為自己的競爭對手了。即使面對豪華品牌的第二陣營,林肯差距也是很大的。目前,豪華品牌細分市場的主要玩家都已經基本完成了自己的戰略佈局。從研發中心、製造工廠、供應鏈、銷售網絡等已經建立起較大的領先優勢,只要自己不犯大錯,旁人很難超過。而年銷量尚不足奔馳、寶馬單月銷量的林肯,應該將自己的產品定位在主流合資品牌+的位置上,用更具性價比以及更接地氣的營銷手段,來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一味將自己定位在高高在上的豪華品牌,國內消費者必然不會為林肯買單。定位準確,藉助國產化的東風,林肯的銷量說不定可以邁上一個新臺階。

動輒兩位數增長的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成為過去式了,這對於中國汽車市場來說並非壞事。穩步增長的市場才是可持續的,同時也可以淘汰不少在技術品質上落後的企業。但對於企業個體來說,在沒有了新增市場助力的情況下,需要從競爭對手口中虎口奪食,難度可想而知。

面對前途未卜的中國市場,2019年的福特該何去何從?

作為一家百年車企,福特的品牌底蘊以及技術積累放在那裡,但是福特在中國市場最大的問題始終在於沒有能夠更多地傾聽本土消費者的呼聲。要想擺脫被邊緣化的局面,重拾輝煌,福特只能下苦功開發更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同時,也要拋棄妄圖靠一款車型來扭轉全局的思想。只有用仔細規劃過的完善的車型矩陣,才能通過給到消費者信心,進而最大程度收割到市場的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