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缺席年會被指“垂簾”,二當家這樣迴應……

來源 | 金融家(ID:ijrjia)

這個週末,京東又吸引了媒體的目光。

據悉,1月19日,在京東集團核心版塊京東商城舉行的年會上,不見往年主講人劉強東的身影,京東商城輪值CEO徐雷擔任演講人。

對於劉強東首次缺席年會,有傳言認為,劉強東手把手培養起來的“二當家”徐雷C位出道成功,這也是“劉強東放權”的強烈信號。

一時間的輿論四起,惹得一貫低調的徐雷發微博“闢謠”,稱“別聯想太多”。無論京東年會此舉有何意,劉強東對徐雷的信任是不言而喻。

早在2018年底的業績公告上,劉強東就表示,現在整個京東集團的管理團隊已經穩定成型,成熟的業務管理層都可以搞定。

那麼,“閒”下來的劉強東,又在忙些什麼呢?“二當家”將帶著京東駛向何處?


劉強東缺席年會被指“垂簾”,二當家這樣回應……


京東不再“屬於”劉強東

2018年各行各業都很“冷”,年會成為“暖”場子的重頭戲。

對於京東來說,2018年可謂是“大變革”,2019年也將是“艱鉅”的,這場“家庭盛會”,牽動著16萬“京東人”的心絃。

可在1月19日的京東商城年會上,卻不見京東“代言人”劉強東的身影,往年的年會演講也由京東商城輪值CEO徐雷替代。有媒體稱,這恐怕是創立京東以來,劉強東第一次缺席。

過去說起京東,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劉強東。有數據顯示,劉強東控制著京東董事會80%的投票權。換句話說,京東就是劉強東,劉強東就是京東。

作為自己企業的良好形象“代言人”,劉強東勝過千萬明星代言。憨厚、老實的企業家形象是消費者心目中的“理想型,這讓京東“我物流快,我沒假貨”成為屹立不倒的賣點,投資人也樂意為劉強東“買單”。

然樹欲靜而風不止,關注度越高,責任就越大,形象一旦崩塌,背後的代價更為慘痛。

通過去年的“劉強東事件”就能看的出來,事件一經爆料,不管事情真偽、結果如何,京東股價就先狂跌了10.64%,才三天市值就蒸發超72億美元。

其實,早在“劉強東事件”之前,劉強東就意識到了“獨裁”的弊端,正在實行輪值CEO制度,試圖“放權”京東。

京東商城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是京東集團的核心業務版塊。數據顯示,618京東全球年中購物節店慶期間,京東商城18天的累計下單金額就達到了1592億元。

這次京東商城的年會,成為首位輪值CEO徐雷的主場,可以說,“劉強東放權”的信號已十分強烈了,京東不再只“屬於”劉強東。

劉強東缺席年會被指“垂簾”,二當家這樣回應……


“二當家”徐雷什麼來頭

被網友稱為京東“二當家”的徐雷,是個低調的主,不喜西裝革履,獨愛休閒服。徐雷開始進入公眾視野,是在去年7月。

當時,京東集團宣佈正式實施輪值CEO的制度,集團CMO徐雷兼任首任京東商城CEO,直接向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彙報。媒體一下子炸開了鍋,徐雷的“底子”也被翻了個遍。

徐雷是京東元老級的人物,自2007年5月加入京東擔任市場營銷顧問,短短兩年,便成為京東商城營銷副總裁,全面負責京東商城廣告推廣、公關宣傳、品牌建設、政府公關、校園及企業營銷等工作。

徐雷是個營銷奇才,京東商城曾在他的帶領下,一年的時間就得到爆發性增長,品牌知名度、用戶覆蓋度大幅提升。

後來,他也曾加盟優購網上鞋城。以獨特的營銷方式,只用了半年,就將優購打造成了鞋類B2C領域的一匹黑馬,銷量位列鞋類購物網站前三。

2016年,徐雷再次迴歸京東,擔任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掌控整個商城營銷平臺體系下設部門。可以說是,手握著京東半壁江山。

這一次,他通過“創新”提升了公司的營銷和運營效率,帶領團隊在雙11、三超項目、開普勒計劃、品牌力提升等多個核心項目中取得了重大突破,為商城構建了強有力的運營及營銷競爭力。在2017年4月,徐雷當之無愧的晉升為京東集團CMO,並直接向劉強東彙報工作。

正是因為有了直接的溝通,劉強東對徐雷的信任也更在深刻,以至於在京東決定實施輪值CEO制度的時候,徐雷便成了首任京東商城輪值CEO。要知道,在這之前,京東CEO的位置已經空缺了將近兩年。


劉強東缺席年會被指“垂簾”,二當家這樣回應……


2018年11月,在京東業績公告會上,劉強東表示,現在整個京東集團的管理團隊已經穩定而且成型,他個人的主要點會放在新業務上,成熟的業務管理層都可以搞定。

在京東最新的一輪組織架構調整中,三位高級副總裁均由原來的直接向劉強東彙報,調整為向徐雷彙報,算是確定了“龍骨”,徐雷也因此被視作劉強東有意培養的“二當家”。

今年京東商城的年會也一改常態,由徐雷擔任主講人,更進一步坐實了京東“二當家”的頭銜。隨後,徐雷發微博“闢謠”,讓大家“別聯想太多”。這一波回應,可以說是既幽默,又相當機智了。


劉強東缺席年會被指“垂簾”,二當家這樣回應……



放權或是“生生不息”的秘訣

公開資料顯示,《福布斯》創刊於1917年,當年福布斯100企業當中,實際上現存的企業只有30多家,60%的企業都已經不存在。20世紀的公司平均壽命67年,本世紀的公司平均壽命僅有15年。

而從近年的企業統計數據來看,中國的企業平均壽命只有 3.9 年,很多企業養不大。其實,一家企業能否長遠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CEO。俗話說的好:千軍易得,一帥難求。

對於巨頭企業來說,放權不代表是壞事,更多的是“生存”戰略所需。像華為、阿里等成熟的優秀企業,都率先京東嘗試過“最高管理人放權”的輪值CEO制度。

據瞭解,輪值CEO制度起源於華為公司的一種企業文化。早在14年前,華為就實行了輪值制度,CEO由八名高管輪值出任,任職期為6個月。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經表態:“華為實在是找不到什麼好的辦法。CEO輪值制度是不是好的辦法,它是需要時間來檢驗的。”輪值CEO是華為目前所處發展階段的產物,但不一定會成為長期使用的制度安排。

近幾年,越來越多成熟的企業,開始借鑑華為這種特殊的高層管理模式,如德邦物流、阿里大文娛。

去年9月,馬雲也宣佈“放權”,並於一年後卸任,由阿里CEO張勇接任。此舉雖然導致公司治理結構發生變化,但同樣也向創始人做了“表率”,走出了新的高度。

劉強東緊隨其後實行“放權”制度,或許也是想讓京東“生生不息”。徐雷將駕著京東這艘巨輪航向何方,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