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2月21日,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正式发文,经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2018年第二次“千年古县”专家认定评审会议鉴定,确认郓城县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系菏泽市第一个、山东省第十三个“千年古县”。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郓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春秋鲁成公四年筑城名郓,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郓城”专名沿用至今至少1389年。郓城县自然景观秀丽,文化遗产丰富,自古流传“古郓十景”,境内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遗迹130余处,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琴书》、《山东古筝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市级27项,县级86项,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位居山东省县区第一位。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郓城素有“书山戏海、筝琴之地”美称,民间特色文化丰富多彩,地方特色鲜明,尤以唢呐、筝、擂琴影响较大,并涌现出丝弦圣手王殿玉、古筝大师赵玉斋、花鼓艺人谢汝泉、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王合义等一批知名艺术家。郓城是革命老区,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1947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首战郓城,拉开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序幕;淮海战役期间,郓城人民送粮、送衣、抬担架,用小车支援前线。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另外,郓城是水浒文化的发祥地,素有“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是闻名全国的武术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古筝之乡、长寿之乡;是全国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全国返乡创业试点县、中国酒类包装之都,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示范县、山东省旅游强县、山东省文化强省先进县、省级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郓城县地名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现有馆藏文物1413件,其中国家级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8件、三级文物304件。近年来,郓城县高度重视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重点打造了国家4A级景区水浒好汉城,每年举办中国好汉节和郓城武林会盟,以郓城古地名和水浒文化命名了21条城区道路和部分住宅小区,水浒酒厂、水浒人家酒店、水浒医药公司等县内一大批知名企业以水浒命名,同时积极推进地名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并加快推进彭湖湿地、东溪湿地等地名文化主题公园工程建设,让博大精深的地名文化,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据了解,“千年古县”是由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和国家民政部共同实施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点项目之一,是国家重点文化走出去战略项目。依据“中国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体系”和“地名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对象鉴定标准”,在中国现存的800多个上千年的古县中,优选出100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名文化内涵丰富的古县,进行“千年古县”的重点保护和国内外宣传工作,并颁发证书,授予牌匾,进行弘扬和传播。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成功申报“千年古县”是郓城县的一大盛事,“千年古县”是中国的驰名商标,更是走向世界的一张响亮名片,对于郓城发展具有持续推动力和长远影响力。“千年古县”所产生的诸多效应,将极大提升该县的文化号召力和形象传播力,全面提升郓城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